玻利維亞羅德格里斯家族瓦里奇莊園爪哇咖啡豆烘焙度風味特點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5:04:12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玻利維亞是拉丁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是一個內陸國家,毗鄰巴西和哥倫比亞。雖然是一個咖啡出口非常有潛力的國家,但其產量一直相當稀少,種植咖啡的條件極佳,但挑戰也極爲艱鉅,結果就是在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的異常豐富的農業史。

 

 

玻利維亞的咖啡生產是小農生產系統爲主,全國擁有23000個大小介於2-9公頃大小的小型農場,比較特別的是,玻利維亞的咖啡文化大約有40%以內銷爲主。而且玻利維亞的栽種幾乎都是以有機方式栽種。

 

 

| RODRIGUEZ FAMILY 

 

十五年前,Pedro認識到玻利維亞特色咖啡的潛力,在過去十年中,他建立了一個名爲Agricafe的企業,該企業致力於在相互信任和利益的基礎上與生產者建立長期關係。

 

 

現在,Pedro Rodriguez帶領着他的兒女們,繼續爲玻利維亞的精品咖啡的生產和品質提升作出努力。

 

 

爲了凸顯玻利維亞咖啡所可以創造的美味,羅德里格斯家族(Rodriguez family)種植了相當特殊的品種:瑰夏(Geisha)與爪哇(Java)

 

| Agricafe 

 

Agricafe出口高質量,單一來源以及小批量生產的微批次。大多是來自於Yungas和Santa Cruz地區的,主要出口北美和南美,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

 

 

Agricafe專注於南美特色咖啡,成立於1986年,當時Pedro Rodriguez決定追求他對農業的熱情。

 

 

Agricafe公司依靠與生產商建立密切關係來創造出色的咖啡。在國際專家的幫助下,Agricafe向玻利維亞引入了創新教育計劃和現代農業實踐,旨在進一步提高質量。

 

 

玻利維亞的咖啡生產可以追溯到1880年代。最初,大型土地所有者是咖啡的唯一生產者,但這種情況在1991年都發生了變化。玻利維亞的咖啡生產一直很小,再加上在過去十年中,出口持續下降。例如,在2010年,該國出口了大約70,000袋咖啡,而2017年只有22,000袋。

 

 

Agricafe承擔了重新審視這一趨勢的責任,並允許咖啡生產者爲他們的辛勤工作付出合理的代價。爲了做出改變,Agricafe推出了兩個項目“The Buena Vista Project”和“Sol de la Manana Program”。這兩個項目都致力於通過咖啡種植社區支持和分享他們的知識,投資小農以提高咖啡的質量,在生產的每個階段保持透明,並以開發可持續的模式和可持續農場。

 

| Waliki 

 

 

瓦里奇(Waliki)是一個面積僅有6公頃的小莊園,該莊園位於玻利維亞咖啡的主要產區卡拉納維(Caranavi),海拔高度在1600米以上,該地區氣候寒冷,咖啡種植週期相對較長。咖啡採收後,咖啡櫻桃統一被送到月球處理廠進行處理。

 

| JAVA 

 

 

在玻利維亞當地稱爲長形豆的品種,因其豆貌長而得名,其正式名稱應該是爪哇 (Java),爪哇是個非常有趣的豆種,從名字就可知與印尼有強烈的關聯。但事實上爪哇最早是生於埃塞俄比亞原始森林的咖啡樹種,由當地民族收集,然後透過也門傳到印尼,在當地被命名爲爪哇。原先大家普遍以爲爪哇是鐵比卡的一支,但經過基因比對後發現,爪哇其實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品種Abysinia。

 

 

印尼之後,爪哇先傳到附近的帝汶(Timor)島嶼羣,然後又傳到東非的喀麥隆(Cameroon),1980年首先在喀麥隆釋出供農民種植。至於傳到中南美洲,是在育種專家 Benoit Bertrand 的主導下,1991 年透過 CIRAD (the Centre de Coopération Internationale en Recherche Agronomique pour le Développement)傳入哥斯達黎加。第一個正式認可爪哇豆種的中美洲國家是巴拿馬,至於傳入玻利維亞是透過尼加拉瓜。

 

 

長形豆正如其名,果實與種籽都很長,嫩芽是黃銅色,植株相當高,但產量低。由於風味突出,不輸瑰夏,對葉鏽病與咖啡果實病的抗病力更強,很適合小農種植。

 

| 日曬處理 

 

 

把收成的咖啡果實倒進大水槽裏,成熟飽滿的果實會沉入水底,剔除浮豆。將整顆連肉帶皮帶籽的咖啡果實,放到高架牀上去日曬,不定時翻動自然乾燥到含水量約12%,所需時間約二至四周。最後以去殼機器打掉乾硬的果皮,果肉和羊皮層,生豆就出現了。

 

| 烘焙分析 

 

 

烘焙機楊家800N半直火(烘焙量300g)

 

爐溫預熱至170℃入鍋,風門開設3,30S後開火,火力調整140,風門保持3不變,回溫點1`39``,保持火力,140℃時火力不變,風門開到4 5分鐘轉黃,青草味消失,進入脫水階段,火力、風門不變。166℃時調整火力至120,風門不變。

 

7`50脫水完畢,豆表出現皺褶和黑斑紋,烤麪包味轉爲咖啡香,爲一爆前奏,這時要留意聽一爆的聲音。到8`37``開始一爆,風門全開5,火力不變。一爆後發展時間1'30",到190.5℃下鍋。

 

 

杯測:幹香有着榛果的香氣,入口先是奶油、榛果、杏仁的香甜,以及柑橘、熱帶水果的酸甜調,帶着發酵酒香。

 

 

 

| 衝煮建議 

 

推薦煮制方式:手衝

 

 

參數:V60/1:15/89℃/研磨度BG 5R(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衝煮時間1’56”

 

 

入口是明顯的柑橘、萊姆、山楂的酸甜感,帶着些水果巧克力跟香草奶油的餘韻,溫度降下來是甜橙的酸調,涼了以後有着淡淡的楓糖甜感和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的餘韻,蔗糖回甘持久。

 


2022-06-21 11:53:0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