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瓶咖啡重視的精品咖啡產區 - 哥斯大黎加的寶藏莊園介紹:
十月9,20188軒從咖啡看世界
攝影:Matthew Kwong,關於Unsplash
以往,哥斯大黎加的農民們,都把咖啡漿果出售給大型處理廠,但現在他們自行投資設立微型處理廠,運用各種處理法(日曬與各種蜜處理)生產小批量的生豆,也就是常聽到的“微批次”,再賣給優質國際買家,例如:藍瓶(Blue Bottle)。
這次,非常高興能來參與這場由聯傑生豆商所舉辦分享會,算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咖啡的上游商,也更瞭解生豆(咖啡豆尚未烘焙稱作生豆,若已經烘焙爲熟豆)的處理方式和風味變化,而且主講人居然是來自哥斯大黎加 - 寶藏莊園的第二代莊園主人,用西班牙語講述他們的家族,咖啡事業以及關於他們產區的一切!
哥斯大黎加的傳統咖啡生產方式
以往在哥斯大黎加的咖啡生產者,都是以家庭式農場爲主,面積大概在5~10公頃,其中一公頃能生產1000公斤的生豆,但生產出來的咖啡漿果,都是直接賣給大型溼處理廠(溼磨),並讓大型溼處理廠做成帶殼豆,一次都是五至六公噸的豆子一起處理,導致風味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也就是我們平常喝的商業咖啡豆。
然而,20世紀末國際咖啡價格開始崩跌,商業咖啡的價格無法支撐農民成本,讓農民損失慘重,於是農民開始重新思考其他出路,因此,微型處理廠就這樣誕生!
微型處理革命
所謂的微型處理,其實就是由咖啡農民自行少量處理咖啡漿果。從西元兩千年開始,哥斯大黎加的農民購入乾式水洗處理系統,一套大約兩萬五千到三萬美元,算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因此,各個產區開始有了自己獨特風味的莊園咖啡豆,並參與知名的咖啡競賽(如:COE),讓更多國際的第三波精品咖啡買家能接觸到這些莊園的生豆其中。 ,寶藏莊園受到藍瓶咖啡的賞識,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哥斯大黎加因爲有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多數都是採用機械式水洗的處理法,不過,寶藏莊園只專做蜜處理,並且還是黑蜜處理,保留了全數黏質狀的果肉層,是高程度的蜜處理!(還有嘗試百香蜜處理)
關於寶藏莊園
其實,第二代莊園主的爺爺原本從事畜牧業,是他們的父親從西元1990年創園,開始生產漿果,一家人也在咖啡園內生活,對於第二代莊園主這對兄弟檔而言,咖啡園就是他們的童年,他們從小就在園區內玩耍,工作,生長。
寶藏莊園內,除了咖啡樹之外還有芭樂樹以及其他原生植物,主要就是希望保留原始的生態樣貌,給森林內的動物生長的空間,不過爲了防止這些動物喫漿果,他們也種植了香蕉樹作爲動物的糧食。
從兩千年開始,寶藏莊園其實做了非常多的改變,提升咖啡豆的品質,像是將倉庫改造得更耐用,更乾淨,以及生豆包裝上調整成兩層式的包裝,能夠防潮,保存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各種生豆精製設備的升級。
這些努力,也讓國際上的精品豆買家看見,並持續受到國際的肯定,我們也在會場中喝到幾款蜜處理的咖啡豆,其中較令人驚豔的是奇裏波美景莊園(百香蜜處理)與圖卡斯莊園(黑蜜),但這些都還是實驗批次,產量稀少,所以只給有參加會展的民衆參與購買,如果有想嘗試風味的朋友,可到此連結購買哥斯大黎加咖啡豆(限量,隨時會售完)。
寶藏莊園未來發展
寶藏莊園的莊主們其實還在進行更多的試驗,他們會嘗試許多的咖啡苗種植與處理方式,並協助附近居民像是奇裏波地區,發展咖啡多樣化,這樣能讓更多國際生豆商瞭解他們的高品質咖啡豆,同時買到多個莊園或是處理廠的豆子,是一個正向循環!
他們目前主要的市場爲美國和臺灣,他們認爲美國愛好的口味比較均衡,不喜歡太濃郁的那種咖啡,喜歡帶一點巧克力香味,咖啡味不是很濃厚的。而臺灣比較喜歡有異國風情的果香味,除此之外還要有一些強烈刺激,口味較濃郁,喜歡層次感!
因此他們會隨着市場喜歡的風味,去做小型試驗,希望讓生豆商與消費者能更喜歡他們的咖啡豆!
結語
第一次參加產區分享會,讓我對於生豆和產區有更多的瞭解,並且會後的發問與分享更是讓我收穫良多,像是有些人就會針對產區狀況,未來處理法的發展趨勢或曝曬方式做詢問,能看到許多專業的咖啡愛好者一起討論咖啡,真的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