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一場動搖全臺的地震,震出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產業。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帶來想像不到的慘重災情。從南投集集到古坑華山,滿目瘡痍的災區順着中央山脈蔓延。災後山區土石松弛,緊接而來的桃芝、納莉颱風更引發土石流,造成恐怖的二度災害。各地哀鴻遍野,地方政府除搶救搶修外,面對毀滅的家園,如何重建災後地方產業,是立刻就要面對的沉重命題。
於是,「種植咖啡」的想法被提出來了。
臺灣從日據時期即爲東亞最大的咖啡豆產地,擁有合適的氣候條件、廉宜勞動力與便捷的市場。明治維新造成咖啡風靡日本,日據時期開始,日本人才終於擁有了咖啡生產基地。
在官方與產業合作下,日人在臺灣各地丈量並尋找合適的咖啡種植地點,派遣專家學者進行土質、雨量、日照、坡度量測統計,有計劃地種植咖啡。舉凡臺東關山鎮電光裏、知本、古坑荷苞山、花蓮瑞穗舞鶴臺地、屏東泰武鄉等,皆爲日據時期咖啡種植據點,斗六市甚至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咖啡處理廠,可見盛況於一班。
日據時期結束,國民政府接手拓展咖啡種植,六十年代是臺灣咖啡歷史上的黃金時期。當年國府以政策補助經濟農場,收購附近農戶咖啡作物,再行後製加工出口創造外匯,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裏不知造福多少農戶。
然而,不同於日據時期,臺灣本身缺乏咖啡內需市場,加上國際觀不足、工資提升等因素,如此榮景只維持了非常短暫的時間。咖啡生產逐漸難以獲利,不久即失去重視,各產地逐步荒廢、改種其他產物,咖啡種植慢慢式微。
漫長的三十年過去了,臺灣從戰後復興,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都市咖啡館林立,風景區舉目可見行動咖啡車;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駐,咖啡文化全面滲透市場。過去缺乏的內需市場變成逐年提升的進口量, 喝咖啡已是現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因此,面對九二一的災區復興,恢復咖啡種植,似乎是擺在眼前的一條明路。
然而,經過三十年的荒廢,臺灣咖啡早就斷了根。原本的農場消失無蹤,只有少數野生咖啡樹在荒草與叢林間結着零星的殷紅果實。雖有成熟市場,卻無產業配套,想要立竿見影以咖啡種植振興地方產業,尚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路是人走出來的,既有市場,種植作物難不了亞洲水果王國。從古坑咖啡打響第一炮,古坑鄉「咖啡腳」聚落農民從荒煙蔓草中找回塵封多年的咖啡樹重新種植;隨後南投國姓鄉跟進,在一片土石流的瘡痍山坡地上,種下與檳榔樹共生的陌生種子。
屏東泰武鄉排灣族人就地取材,拾起滿地掉落的紅色咖啡果實;臺東關山的阿美族在沃野稻田水光的倒影中,種下過去「咖啡山」遺留老欉的新苗;舞鶴臺地再度出現咖啡集散市集、臺南東山農戶回到山區,尋找當年從楠西帶回的咖啡種苗……
彷彿有着默契, 遺忘多年的臺灣咖啡,一夕重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