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咖啡豆: 咖啡知識 > 2025-02-22 14:25:15
三十五。坦桑尼亞
極品咖啡酸度柔和、芳香誘人,是絕對超值的享受。
坦桑尼亞(Tanzania)的咖啡出口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豆形漿果咖啡的出產量很大,而且據說比普通的咖啡更香濃。大體上說,坦桑尼亞的咖啡豆具體有不同凡響的品質。例如在臨近乞力馬紮羅(Kilimanjaro)山的莫希(Moshi)區出產的上乘坦桑尼亞查格AA級咖啡(Chagga
AA),便以其顆粒飽滿,芳香四溢的品質而聞名。
由於政局不穩,加之病蟲害蟲猖獗,坦桑尼亞咖啡業遭到破壞,導致咖啡整體水平下降和質量的不穩定,這些問題又導致價格的降低,而價格降的結果通常就是使得咖啡業進一步滑坡。更值得一提的是,據估計從1969~1985年坦桑尼亞北部種植的12%以上的阿拉伯咖啡都走私到肯尼亞。不過近期該國的咖啡業已有好轉的跡象。雖然這種好轉的進程是緩慢的,但仍然令人歡欣鼓舞,因爲畢竟坦桑尼亞的咖啡質量是上乘的。
在過去,坦桑尼亞咖啡業一直是莊園種植占主導地位,而現在85%以上是由小耕農種植。許多小耕農組合成合作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合作組織是乞力馬紮羅合作聯盟(Kilimanjaro
Cooperative Union,簡稱KNCU)。坦桑尼亞咖啡以拍賣的形式由坦桑尼亞咖啡經營委員會(Tanzanian Coffee Marketing
Board,簡稱TCMB)出售給私人出口商。在80年代,坦桑尼亞的大部分咖啡銷售從拍賣的形式轉爲直接出售給坦桑尼亞的咖啡經營委員會,現在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咖啡業正在改革,以便將來允許個人或團體購買咖啡,到時候咖啡還要按不同的方式區分等級,以便吸引來自德國、芬蘭、比利時和日本的購買者。
三十六。蘇丹
內戰幾乎摧毀了咖啡生產。
蘇丹(Sudan)南部斷斷續續20年災難般的內戰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也給鄉村地區帶來了無法言喻的破壞,包括咖啡業。
羅百氏特咖啡現在同過去一樣要在南部種植,而在該國的北部和東部地區則種植原本是野生的阿拉伯咖啡。
在歷史上,阿拉伯人把蘇丹南部的黑人當作奴隸運往阿拉伯,奴隸們在被販運的過程中曾隨身帶着咖啡豆充飢。據說,這些咖啡豆也因此傳入也門。正是這些不幸的蘇丹黑奴首先開始種植咖啡,才使得它成爲今日世界廣泛種植、廣泛交易的農產品。
目前,蘇丹的咖啡業瀕臨危險的邊緣,只有極少量的咖啡出口。
三十七。也門
在公元6世紀前,也門(Yemen)一直被稱爲阿拉伯,因而從也門運至其他地方的咖啡樹也被稱爲阿拉伯咖啡樹。但是這些樹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是荷蘭人把這些咖啡樹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向東航行繞過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的荷蘭商人,在他們開始長途跋涉到達印度以前,要先經過非洲的東海岸行至也門的摩卡(Mocha)港。1696年,荷蘭人把咖啡樹引入錫蘭(現名斯里蘭卡),然後又引入到爪哇的巴塔維亞(Batavia).
摩卡咖啡豆比絕大多數咖啡豆更小圓,這使得摩卡咖啡豆看起來很像豌豆—事實上豆形漿果咖啡豆(Peaberrybean)有時也被稱爲摩卡咖啡豆.摩卡咖啡豆的外形又與埃塞俄比亞的哈拉(Harrar)咖啡豆相似,它顆粒小、酸度高,還混合着一種奇異而不可名狀的辛辣味道.仔細品嚐,還能辨別出一點巧克力味,因此把巧克力加入咖啡的嘗試是一種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在也門,咖啡種植者栽種楊樹來給咖啡提供生長所需要的蔭涼.如同過去一樣,這些樹種植在陡峭的梯田上,以便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較少的降雨和有限的土地資源.除了蒂皮卡咖啡樹和波旁咖啡樹以外,還有十多種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不同咖啡樹種在也門種植.但是,即使是上好的咖啡,如優等摩卡咖啡,風乾後果皮都和豆連在一起.也門直到現在還經常使用傳統的石磨除去幹硬的果殼,這樣一來就使咖啡豆的形狀很不規則,而且經常損傷咖啡豆.
儘管也門咖啡質量上乘,滑膩芳香,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質量不能得到持續保證,其咖啡豆等級的劃分也是不確定的.傳統上認爲,也門最好的咖啡豆來自馬塔裏(Mattari),沙爾奇(Sharki)次之,然後是薩那尼(Sanani)。這些咖啡豆咖啡因含量低,在12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口.過去一直存在的問題是產自北方的咖啡在從南部港口亞當(Aden)裝運前就被摻入劣質之物.只有從霍德達(Hodeida)港口裝運的咖啡才能被確定爲真正產自北方.也門的咖啡絕大多數靠自然條件生長的,這主要由於種植者缺少資金的緣故.
三十八。烏干達
在烏干達(Uganda),阿拉伯咖啡豆的產量只佔全國咖啡總產量的10%,但已足以引起重視。烏干達最好的咖啡主要出產於北部的沿着肯尼亞邊界的埃爾貢(Elgon)山區和布吉蘇(Bugisu)山區以及西部的魯文佐裏(Ruwensori)山區,其咖啡在每年的1月或2月便可供應出口。
赤道橫穿烏干達,適宜的氣候使它成爲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豆的主要產區。20世紀60年代,烏干達咖啡產量保持在每年350萬袋。到了80年代中期,主要由於政治原因,咖啡產量下降到每年250袋。但是現在咖啡生產又有回升趨勢,目前大約是每年300萬袋。咖啡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沒有良好的公路可以把咖啡運到肯尼亞的蒙巴薩(Mombasa)或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等港口。
爲了提高咖啡質量和降低成本,1990年11月烏干達取消了咖啡經營委員會(Coffee Marketing
Board,簡稱CMB)的獨家經營權。原來由咖啡經營委員會負責的絕大部分工作現已交給合作組織管理。私有化的咖啡來所造的出口收入佔全國的2/3,因此政府便對咖啡行來實行徵稅,希望藉此增加急需的收入。但事與願違,這反而引起咖啡出口下降了20%,咖啡走私也愈來愈嚴重。
像坦桑尼亞一樣,近年來咖啡價格的上漲鼓勵了農場主重返莊園,一度廢棄的土地重新開墾種植咖啡,烏干達咖啡業看來大有希望。
三十九。贊比亞
20世紀早期咖啡早期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引入贊比亞(Zambin),現在它也出產巨形咖啡豆和豆形漿果咖啡豆.
高質的贊比亞咖啡呈越來越好的趨勢,儘管味道略淡,但風味與肯尼亞咖啡相似,價格也完全相同.贊比亞咖啡主要種植在北部的卡薩馬(Kasama)地區和臨近首都盧薩卡(Lusaka)附近的納孔德(Nakonde)和伊索卡(Isoka)地區.
四十。扎伊爾
最好的扎伊爾咖啡在該國的東北部種植,特別是在東方(Oriental)省和基伍(Kivu)省,而且這些地區過去曾出產上好的豆形漿果咖啡豆和巨形咖啡豆.遺憾的是,扎伊爾(Zaǐre)出產的高質量咖啡正日趨減少,但是扎伊爾咖啡的口感仍屬極佳之列.如同肯尼亞咖啡一樣,扎伊爾咖啡具有理想的酸度,濃郁芳香,適度可口.
最近扎伊爾咖啡業逐步私有化,而且有可能提高價格,以便有利於提供復興咖啡業所必需的投資.扎伊爾大約有4萬公頃耕地用於種植阿拉伯咖啡豆,22萬公頃用於種植羅百氏特咖啡豆.1960年扎伊爾獨立以前,絕大多數咖啡在種植園種植。1989年世界咖啡價格暴跌,許多農場主放棄了他們的莊園.現在,扎伊爾的咖啡種植以小耕農種植爲主.
四十一。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Zimbabwe)的咖啡種植相對來說始於近代,也就是在20世紀60年代,南部非洲的農場主們建立咖啡種植園時纔開始。津巴布韋的咖啡種植主要集中在東部高地臨近莫桑比克的地區,高地主要是由奇馬尼馬尼(Chimanimani)山脈和往北的尼揚加(Nyanga)山脈構成,而尼揚加山脈又受到伊尼揚加尼(Inyangani)山的遮擋。咖啡種植主要地區位於東部高地的南端奇平加鎮(Chipinge)附近。
法樂費爾莊園(Farfell)是最有趣的咖啡種植園之一。這個小種植園採取家庭經營模式,生產質量優異、手工採摘、日曬烘乾的上等咖啡豆。法爾費爾莊園種植了大約170公頃阿拉伯咖啡樹。良好的土壤、較高的海拔和常年降水使得咖啡樹長勢旺盛。
總而言之,津巴布韋的咖啡在每一方面都和優質肯尼亞AA級咖啡一樣,口感柔滑爽,帶有馥郁果香。
四十二。印度
印度咖啡之所以受到咖啡愛好都有的喜愛,這有幾種原因,但最生要的是由於應用在咖啡豆上的一個加工過程,通常被稱作“季風”(monsooning)過程.在過去,乘客或貨物搭乘帆船往來印度,大約需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歐洲.在運送途中由於空氣溼度高,生咖啡豆的味道和顏色都有所改變,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咖啡豆已由原來的綠色轉爲一種奇特的黃色.
消費者們漸漸習慣了這一點,所以當蒸汽輪船縮短了旅途的時間之後,咖啡生產者發現消費者仍然想要原來那樣顏色和味道且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豆.爲了能再造出原來那種咖啡的風味,就採用了"季風"處理過程.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會出現季風現象,因此在季風季節,人們將咖啡攤在四周敞開的特製房子裏,大約有12~20釐米的在厚度,在那幾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這些咖啡豆,以便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觸到當時溼度極高的空氣,然後把這些咖豆鬆鬆地裝到袋子裏堆起來,以便使季風可以吹透袋子.這些袋子每週重新裝一次、堆一次,一共經過7周,直到咖啡豆變了顏色和味道.最後這些咖啡豆經過手工挑選,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風"影響的咖啡豆,然後裝袋,準備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製作"季風"咖啡的好時節.
除了在卡納塔克(Karnataka)邦之外,上好的咖啡在西南部的喀拉拉(Kerala)邦的特利切裏(Tellichery)和馬拉爾(Malabar)也有種植,另外還有東南部泰米納德(Tamil
Nadu,
以前曾叫做馬德拉斯省)邦的尼爾吉里斯(Nilgiris).
上好的印度咖啡也被劃歸爲阿拉伯種植園咖啡,最優等的是A級、B級、C級和T級."季風"咖啡分爲優質馬拉巴爾(Monsooned
Malabar)AA級咖啡和"季風"巴桑尼克利(Monsooned
Basanically)咖啡.印度另外也生產一些豆形漿果咖啡.當前,咖啡業所面臨的問題是—官僚主義嚴重,稅收過重,投資匱乏.目前,印度咖啡委員會(Indian Cffee
Board)控制着整個咖啡業,統一收購咖啡,然後出售.咖啡以大批量拍賣的形式售出.這些咖啡被混合在一起以達到一定的貿易數量,而這又使莊園和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復存在了,因此致使許多優質咖啡的生產者缺乏足夠的動力來生產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的咖啡豆.政府於1992年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努力,在幾個優質咖啡生產區通過A級咖啡種植園的種子獲得了著名的瓦利納吉茨咖啡(Valley
Nuggets)。人們希望這能鼓勵其他的咖啡種植者,因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確實渴望將自己的產品打入美食咖啡市場.
四十三。印度尼西亞
整個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島都出產咖啡,爪哇在咖啡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7世紀中期,咖啡樹由荷蘭人引入印度尼西亞(某些官方資料認爲比這更早一些).1712年第一批來自爪哇的咖啡銷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所有種植園的咖啡樹均被咖啡鏽病毀壞,而不得不從非洲引進羅百氏特咖啡樹替代原有樹種.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伯咖啡豆.印度尼西來是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的主要生產國,每年生產680萬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種植園,約佔總產量的90%。
整個羣島最好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Blawan)
、蘇拉威西島(Sulawesi)
、弗洛勒斯島(Flores)。
爪哇生產精緻的芳香型咖啡,酸度相對較低,口感細膩,均衡度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的咖啡更勝一籌.爪哇最好的種植園是布拉萬(Blawan)、詹姆比特(Jambit)、卡尤馬斯(Kayumas)和潘庫爾(Pankur)等.爪哇摩卡咖啡是爪哇咖啡和也門摩卡咖啡的混合品.
印度尼西亞羣島的第二大島蘇門答臘島是印尼的石油工業中心,島上的橡膠和木材也是有名的出口商品.但是蘇門答臘島的咖啡更加令人矚目,該咖啡與爪哇咖啡相似,只是顆粒稍重一些.曼德海令(Mandheling)和安科拉(Ankola)的咖啡豆也倍受重視,前者甚至被譽爲世界上顆粒最飽滿的咖啡豆.
位於婆羅洲(Brneo)和新幾內亞之間的蘇拉威西島有時亦被稱爲西里伯斯(Celebes
)。該島出產的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郁.最好的咖啡豆產自該島南部的卡洛西(Kalossi)和蘭特包(Rantepao)。在衆多品牌種,不妨試一下西里伯斯卡洛西咖啡.
新幾內亞島的主要咖啡生產者之一是錫格里(Sigri)種植園,它的產品與羣島咖啡的整體風格一樣,顆粒飽滿,均衡度好.
整體上看,印度尼西亞咖啡味道很濃,口味香醇,略帶糖漿味,酸度極好,其兩個主要出口市場是德國和日本,這從側面反映了該咖啡的優異質量.吸引消費者的是它那阿拉伯咖啡豆特有的上乘品質.你可將牛奶或奶油加入高品質的印度尼西亞咖啡中而不必擔心會影響其味道.印度尼西亞咖啡共分六等,最好的是AP。0但無人確知這兩個大寫字母究竟代表着什麼.
當輪船取代帆船之後,這些島嶼出產的咖啡面臨着與來自邁索爾(Mysore)的印度咖啡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消費者已經習慣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因而他們不願接受這種"新鮮"咖啡的口味.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印尼政府竭力仿製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他們把咖啡豆"貯存"多達一年之久.然而不盡人意的是這種經過溼潤處理的咖啡,味道未被廣泛接受,以至於影響了其咖啡的良好聲譽.
然而,印度尼西亞的"貯存"咖啡或叫"旅途"咖啡至今仍在生產.它的銷售品牌一般是"昔日政府"(Old
Government)"老布朗"(Old Brown)和"昔日爪哇"(Old
Java)。
儘管印度尼西亞出產如此之多令人叫好的咖啡,但令人不解的是當地居民更喜歡飲用土耳其風味的咖啡,而不是其久負盛名的歐洲風味的咖啡.
Kopi
Luwah
頂級咖啡。這種咖啡的名稱就是KOPI LUWAK。年產量僅500磅左右。物以稀爲貴,KOPI LUWAK
的價格是300美金一磅。價格可能反映了其稀有的特性,而其“生產”過程則可用“稀奇”來形容。
KOPI(印尼語,咖啡)LUWAK
產於蘇門達臘、爪窪、和蘇爾維什島上,屬於印度尼西亞13,677島嶼中的一部分。LUWAK咖啡貴如金銀並非是假海島上的無限風景,卻是因其如何產出。在印尼的這些島上,有一種有袋類狸貓,屬樹生大靈貓屬。當地人討厭這種狸貓因爲它們常在咖啡樹中喫掉最熟最紅的咖啡果。不知是誰第一個想到,這種動物會喫,也會消化和排泄。有些無恥,絕望,或只因懶惰的當地人從狸貓的排泄物中挑出比較完整的而且還裹着果肉粘液的豆子。也許真是通過動物胃中酵素的發酵,使這種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風味。有趣的是,這種特別的“生產工藝”並非是咖啡業獨有。類似橡膠樹的ARGAN樹產於摩洛哥,產出象橄欖狀的果實,可榨出ARGAN油。在摩洛哥,柏柏人趕羊上樹,讓羊喫樹上的果子。然後他們集起羊糞,除去糞土,將果子榨出ARGAN油。ARGAN油可用以按摩,食用和催情。由此假設,從一開始印尼的島民就用此免於爬樹之苦而產出世上最貴的咖啡。這種咖啡口感非常,厚重而帶點焦糖味。咖啡豆雖有些陳腐氣和叢林的清香,而烘焙出的豆有着很複雜的香味。由於狸貓的消化系統中的胃酸和酵素對咖啡的發酵過程和用水來發酵有很大的不同,使咖啡具有糖漿般的濃稠。KOPI
LUWAK咖啡口感醇厚和潤滑。如巧克力漿般濃厚的咖啡讓你的舌間能感到綿長而清晰的回味。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2015-01-19 19:36:17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