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11-22 00:26:10
筆者擬稿至此,心情激盪而凝重。中國咖啡、特別是雲南小粒咖啡在中國大陸通過幾代人的執著耕耘,幾經坎坷和曲折,能發展到大規模產業化的今天,能被國際咖啡組織(ICO)評爲一類產品是來之不易的。筆者認爲,雲南小粒咖啡能迅速在中國大陸的崛起與我國農業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卓越努力是分不開的。毫無疑問,科技助推了中國咖啡的發展。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雲南咖啡植區鐵皮卡和波邦變種咖啡的病蟲害比較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鏽病、旋皮天牛和根粉蚧,大大制約了雲南小粒咖啡的發展。事實上,雲南小粒咖啡系阿拉比卡(Arabica)中的鐵畢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兩個經典優質咖啡品種混合栽培於雲南高原特定地理氣候環境下的變種咖啡。1991年又從肯尼亞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種,由於這兩個品種形態和習性相似,因而兩者在雲南多混合栽培。均屬阿拉伯種(又稱小粒種)的變種。
1967-1968 年雲南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德宏所)從印度引進抗鏽小粒種咖啡S288 進行試種;先後兩次從德宏州農科所引入抗鏽咖啡品種S795、S288,共37株,種在果園保存。新一輪發展咖啡配置抗鏽咖啡品種是重中之重。科技工作者對S288咖啡寄予希望,通過18年的保存和試驗觀測,已經證明該品種是理想的抗鏽品種。
1985年10月德宏分局試驗站由德宏農墾分局科辦主持,邀請農墾設計院、版納分局、德宏州科委等單位的專家到會,對“抗鏽咖啡S288引種試種”科研成果進行驗收鑑定,與會專家都認爲該品種是一個難得的抗鏽品種,對該所在“文革”困難期間將這個品種保存下來給予高度評價,一致通過了科研成果的驗收鑑定。建議在溼熱區大力推廣,並開始在州內省內推廣應用。種子引往華南、西雙版納、思茅、臨滄、紅河、文山等地栽培。推廣種植面積到達21333.33公頃。“抗鏽咖啡S288引種試種及推廣”獲1985年度德宏州科技進步二等獎。不過由於該品種是20世紀30年代印度選育的咖啡抗鏽品種,故除了抗鏽性外,產量和其它農藝性狀已落後,滿足不了生產需要。
原雲南德宏州農科所高級農藝師餘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從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植保所調來德宏開展咖啡鏽病研究工作,是我國咖啡鏽病研究的專家。1985年他調回原單位工作後,於1986年再度到雲南德宏進行咖啡調查,保山潞江農場姜平陪同他到單位舉辦了咖啡學術報告。餘浩就大家關心的咖啡高產問題闡述了咖啡結果大小年是咖啡植物生理學的特性。姜平從園藝措施上論述瞭如何控制咖啡大小年的發生。技術員段保亭陪同兩位專家到潞江壩考察了咖啡園。餘浩調回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工作後,仍然是進行咖啡鏽病研究。
餘浩多年在德宏工作,瞭解德宏種植咖啡條件好,只是鏽病問題制約了咖啡的發展。根據他在德宏研究咖啡鏽病的結果表明,產量越高的那年咖啡鏽病越重,再噴多少波爾多液也沒有效果。所以他回海南後,藉助熱帶作物研究院與國內外科研機構聯繫便利的有利條件,與葡萄牙咖啡鏽病研究中心(以下稱CIFC)取得聯繫。1988年他從 CIFC的主任卡羅斯博士那裏獲得了卡蒂姆CIFC7960(F6)、CIFC7961(F6)、CIFC7962(F6)、CIFC7963(F6)等系列抗鏽咖啡品種,並將綜合性狀表現好的CIFC7963(F6)咖啡寄給了本所和保山潞江農場的姜平。1988年5月該所將寄來的21克(102粒)於同年播種育苗,得苗50株;1989年6月定植在試驗隊的路邊平地,植距1.5×2米。1992年保存39株,並進行抗鏽性及適應性觀測,第一代種子引到溼熱區的瑞麗農場六分場、遮放農場試驗站、遮放農場四分場、潞西市象滾塘鄉、隴川縣龍江河谷海拔780—900米的範圍種植。曾多次做大田鏽病接種試驗,人工接種上鏽病孢子。但多數接種點僅產生黃斑,而不產生鏽病孢子亦不擴散,發病率爲9.5%。對照(波邦或鐵畢卡)爲49%,表現爲亞免疫型抗病品種。該品種表現出了樹形矮生緊湊生勢強,抗鏽高產品質優,這39株平均單株產幹豆0.78千克,最高達1.4千克。於1993年在果園橡膠林下種植0.67公頃,在原1966年生比區種植1公頃,在牛肋巴和肥料試驗區各種植0.33公頃,對不同立地環境擴大種植。1994年佈置到遮放和潞江新城農場種植。而CIFC7963(F6)咖啡在潞江農場的姜平的努力下,同年播種育苗,得苗11株,同年定植於姜平自留地11株。1991年潞江農場試驗站建立0.17公頃試驗地,到1993年已經發展到生產試種33.33公頃,到1995年已推廣種植66.67公頃。
1996 年對該品種引種試種進行了總結驗收後推廣生產使用。“九五”期間在德宏、保山、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玉溪、怒江等地區及緬甸共推廣種子13059.3kg,種苗20萬株,推廣面積達6 984hm2 。經過不斷繁育推廣現全省卡蒂莫CIFC7963 F6 種植面積已達10 000hm2 。成爲咖啡生產上的主栽品種。「7」高產品系卡蒂莫 CIFC7963 F6 咖啡生產列入了雲南省生物資源創新工程開發項目,目前雲南種植的小粒咖啡品種中該品種佔了80%。
1980年中央四部一社在保山召開全國咖啡工作會,咖啡生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86年雲南省熱區開發領導小組成立,由金人慶副省長任組長,並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熱經所)開展“熱帶作物栽培技術培訓班”。來自全省各地約40人蔘加了半年的培訓,主要以咖啡爲主。
1985—1988年省委書記普朝柱、省長和志強、副省長金人慶、副省長趙廷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錢偉長以及國家南亞辦負責人等到所視察,非常重視熱區開發和咖啡生產。此時熱經所的咖啡科技推廣工作主要在保山、德宏、怒江幾個地州,到1988年全省咖啡推廣面積831.7公頃,收穫面積總產達224.9噸。
1989年瑞士雀巢咖啡公司與思茅簽訂6666.66公頃的咖啡生產合同,此後美國麥氏咖啡也進入雲南咖啡市場,從此大大促進了雲南咖啡產業的發展。
1992—1993年,熱經所派出張星燦、黃家雄等七位科技人員到臨滄地區耿馬縣協助美國麥氏咖啡公司進行咖啡技術培訓和指導生產,培訓人員40餘人;與美籍華人李華林,巴西專家愛德瓦多開展了學術交流,並指導育苗等工作。
咖啡初加工分爲幹法加工、溼法加工、半溼法加工(機械化脫皮脫膠加工)幾種,1980年以前雲南咖啡加工多采用幹法加工,即將鮮果直接曬乾,再用碾米機去殼即爲咖啡米,或人工去皮發酵曬乾脫殼爲咖啡米。此方法難以曬乾,品質差,工效低。1979年熱經所楊志華、李超在碾米機的基礎上,改造發明了咖啡鮮果脫皮機、脫殼機,加工能力鮮果250-2000千克/小時,咖啡豆120千克/小時,此技術已在全省得到推廣應用。
1995年隨着思茅咖啡的投產,由於國內的機械加工能力有限,因而從哥倫比亞引進255CM立式脫皮機,大提高了工效,但該技術需發酵,耗水量大。爲此,1999年熱經所吳永康在對巴西進行考察的基礎上,引進了咖啡脫皮脫膠組合機,不需發酵直接曬乾。該技術引進後,通過與昆明利邦機械有限公司合作,已成功舉辦二期機械培訓班,爲全省培養人才100多人。熱經所文志華在該技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多次參加授課和到基地指導生產。生態型脫皮脫膠組合機具有省水、質量穩定、人爲可控等優點,目前已被多數大型咖啡園所採用。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香飲所)興隆香飲所。20世紀60年代以來,香飲所陸續從國外引進和收集國內咖啡高產和抗病品種,進行適應性種植和抗病性鑑定。1974年從墨西哥引進蒙多諾沃種,從喀麥隆引種喀麥隆種,1978年分別從海南、雲南、廣西和從墨西哥、馬來西亞引進23個品種(小粒種),在興隆地區選育種。其中墨西哥4個、馬來西亞1個和巴西等品種生勢好,樹型合理,抗性強,產量高,適合在海南低海拔地區推廣。1960~1988年,香飲所經多年篩選和系比試驗選出8箇中粒種咖啡無性系,並進行了插條繁殖試驗。經海南興隆、澄邁等三個地區區域性種植,對其高產穩產性進行方差分析,4個品系具有優良性狀的品系。並從18個無性系初級系比中,選出7個進行中級系比,選出5個品種建立綜合豐產試驗示範基地。用其換接低產咖啡園,幹豆產量爲2030~3550kg/h㎡噸,產量提高4~5倍,達世界先進水平「8」。
6.對外開放和國外企業挺進中國咖啡市場
總部位於瑞士的雀巢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雀巢就開始與中國政府商談在中國投資建廠,並將其在營養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頂尖專有技術和豐富的專業知識轉讓給中國。1990年,雀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合資廠開始運營,隨後又建了多家工廠。雀巢通過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製造同等高品質的食品,替代進口產品,幫助中國在這方面節約了大量外匯。現在雀巢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中99%是在本地製造的。
在過去的近20年中,雀巢從瑞士對大中華區的直接投資已累計達70億元人民幣。雀巢大中華區的總部設在北京,經營21家工廠,其中4家在上海地區、3家在廣東省、4家在天津地區、3家在四川省、2家在山東省、1家在黑龍江省、1家在江蘇省、1家在內蒙古自治區、1家在北京地區,還有1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01年,雀巢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雀巢研發中心。2006年,雀巢在大中華地區的年度銷售額達119億元人民幣,繳納各項稅款約11億元人民幣。
1997年,“麥氏”改名爲“麥斯威爾”。麥斯威爾咖啡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咖啡,也是享譽世界的美味咖啡。當時爲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在喝了那些咖啡後稱讚“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濃,意猶未盡),該語句現爲麥斯威爾產品的註冊商標。麥斯威爾咖啡在1985年首次進入中國。
臺灣咖啡連鎖店在中國大陸的經營主要有:星巴克、真鍋、上島。
星巴克採取區域授權方式,把全國劃分爲華北、華中、華南三區,並分別與不同的公司結盟合作。星巴克一般紮根在一些繁華商業大樓或者寫字樓的底層。在全球的每一家店址選好後,星巴克要求加盟商把這家店的平面圖、周邊環境等資料發往美國總部,由其策劃裝潢設計,然後再把設計圖發回各地。星巴克由曾在臺灣經營麥當勞、硬石的孫大偉在1999年引進到大陸來。
真鍋採取直營+特許混合連鎖模式的原因是“便於培訓和提供樣板店給加盟者看”。真鍋對理想的加盟者是這樣描述的:良好的品德與信用,對經營咖啡事業有高度的熱忱與執著。加盟者需要提供一個150-200平米的店鋪,在交足120萬元的費用後,自己就成店主了。真鍋的“老家”在日本東京,1992年進入臺灣,在中國大陸,真鍋有30家咖啡連鎖店,其中6家是直營店。
上島採取低價合同連鎖。上島咖啡的加盟費用每四年僅爲6萬元。上島幫助加盟者選取設店地址,同時提供具有上島特色的餐飲原料、器具、物品與配套設施。上島咖啡由臺灣人陳文敏創辦,1997年5月,上島咖啡與唐城集團合作,自臺灣進入內地。
2015-02-07 16:35:1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