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生活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11-23 15:57:16
首先,每天咖啡的研磨度根據天氣,溼度,溫度,都會在早上試杯後做適當的調整,在試杯時要觀察咖啡萃取時的狀態,還有淬取後的味道!最後得出判斷,決定壓粉的力度。
研磨度和壓粉力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要注意,進行微調!所以,研磨的越細,要求壓粉的力度要相對減輕,研磨的調粗,壓粉的力度也要相對的調重,當然這兩種情況對咖啡的味道的影響也是蠻大的!
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將研磨度進行了調整後,壓粉的力度始終沒有改變,在衝煮萃取時出現了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出現了深褐色的油脂,淬取時的咖啡液流狀也是不穩定的,前期出現過細,出水困難,萃取時間過長,也就是第一種淬取過度的現象,味道上會出現焦糊味,而且口中會有咖啡渣。這種就是典型的壓粉力度過大造成的。第二就是淬取時間較短,出水偏粗,十五秒左右出30CC,咖啡顏色是淺褐色,味道偏酸!這種就是典型的壓粉力度較小,水迅速的透過咖啡粉造成的!
所以,無論哪位咖啡師,想做好一杯espresso還是要適當根據試杯時的天氣狀況,淬取狀態,咖啡的口感,調整研磨度後來調整壓粉力度的!並不是越大力壓粉就越好!
其次,壓粉的力度和裝粉量也有莫大的關係!
先來說說espresso的味道與口感上什麼最主要,第一要說的就是咖啡入口時的柔滑不澀,第二就是咖啡的香濃與醇厚,第三要說的便是餘韻和齒間留香!那麼會影響到這三點的主要因素便是咖啡的油脂!一杯好的espresso的油脂可以佔到咖啡總量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在端到顧客面前時也不要少於百分之五十,而且也要給顧客品嚐的方法和品嚐的內容的相關建議,最好是讓顧客在三口內全部喝掉,這並不是讓顧客喝的快,而是爲了能讓品嚐者在品嚐咖啡時,保證咖啡有足夠的熱量和油脂存在,才能保證品嚐者嚐到espresso的真諦!
沒錯,裝粉量會影響到油脂的量和質!當然不僅僅是這一點會影響油脂的,拼配,烘焙,研磨等都會影響油脂。所以在以上條件適中的條件下,粉量的微調會對油脂和咖啡的味道,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當單杯的粉量略大於7克粉時壓粉的力度相對減輕,咖啡出品時的油脂會持續時間略長,油脂厚度較大,味道也比較均衡。所以,可以根據裝粉的量來調整壓粉力度,以達到調整咖啡的味道和口感!
再次,壓粉力度和咖啡豆的烘焙程度也有很直接的關係!
這裏要簡單的談談用來製作espresso的豆子。大家都知道,espresso的豆子都是用拼陪的方法來製作的,因爲單一品種的豆子不能滿足espresso味道的要求,所以拼陪和味道的調整,也是一大影響味道的因素。既然咖啡是由拼配製作而成的,那麼就少不了烘焙的問題。
在西方國家,espresso的咖啡製作大多數是在法式烘焙到意式烘焙的拼陪豆子,因爲這和咖啡發展的歷史,以及西方人肉食的飲食習慣,逐漸形成的對咖啡味道的要求;在東方,則不然,東方的咖啡文化及歷史還不夠深遠,對咖啡的味道判斷大多停留在苦味,飲食習慣大多數以東方式的素食爲主,所以,大多數的咖啡製作者和烘焙者,喜歡將咖啡的酸味體現的較爲明顯,讓espresso的味道的厚重程度降低,也就是說,東方人很少將咖啡豆的烘焙達到真正的意式效果。
那麼這樣的烘焙度下,咖啡還想突出味道的均衡,我們要怎麼做呢?沒錯,我們可以在咖啡壓粉上想出辦法!有人提出過這樣的理論,壓粉力度偏大,咖啡粉壓的越實,(保證粉量一定時)則水分會慢慢的透過咖啡粉,萃取的成分就越充足,可以彌補咖啡酸味過強,味道不夠厚重的現象!當然這種理論有它存在的弊端,第一,這樣容易萃取過度,即出現焦糊味,第二如果掌握不好,會延長淬取時間,將咖啡中不好的成分萃取出來,第三容易造成味道的偏激,即死苦的味道,無芳香可言。可以說味道的偏向是一大特色,但是一杯好的espresso還是以味道的均衡爲主!
所以,espresso的製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跟據各種情況來進行微調壓粉力度!espresso的製作上狀態和味道與口感纔是王道!!
2014-06-03 16:06:19 責任編輯:咖啡生活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