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被電商請出咖啡店 美國開始有外送服務

作者:中國食品報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03 07:34:26

  美國率先試水外賣

  本報訊 不爲生意發愁的星巴克雖未上線相關外送服務,卻被連咖啡、愛鮮蜂、百度外賣等請出了咖啡店。面對較大的市場需求,“高冷”的星巴克有新動作,將在美國部分地區嘗試咖啡外送。

  咖啡配送市場空間大

  咖啡配送在我國有着很大的市場空間。連咖啡聯合創始人王濤表示,咖啡消費用戶中的60%—70%都是咖啡配送的潛在用戶,目前北京每天的咖啡配送量達到幾萬杯,而且在快速增長。

  調查發現,星巴克目前並未在中國推出外送服務,這一市場大多被連咖啡、愛鮮蜂、百度外賣等提供餐飲配送的電商企業所佔據。

  據介紹,通過連咖啡訂購一杯星巴克咖啡,價格與星巴克門店價格相同,從下單到收到咖啡,用時未超過40分鐘。在連咖啡平臺上訂購咖啡,1杯就可起送,僅需支付配送服務費2元;愛鮮蜂的星巴克咖啡配送門檻相對前者較高,和其他零售商品的起送價格一樣,訂購星巴克咖啡需要30元起送,額外支付配送服務費10元。

  目前北京的星巴克門店中,僅有嘉裏中心、北辰時代等少數門店承諾提供外送服務,且配送門檻很高。星巴克相關負責人表示,星巴克在國內沒有開設外賣配送相關業務,個別門店提供的外送服務屬服務人員個人行爲。另外,對於連咖啡等提供星巴克咖啡配送的電商平臺,該負責人表示,星巴克方面並未對其有過授權,且不方便做出評論。愛鮮蜂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坦言,愛鮮蜂在上線之初就提供了星巴克咖啡配送服務,且一直在和星巴克方面進行溝通,但尚未建立正式的品牌合作關係,這與雙方的佈局、戰略有關。

  配送電商收益不足

  對於提供咖啡配送的電商平臺來說,雖然咖啡配送有效地增加了用戶對平臺的黏性,但咖啡配送所帶來的利潤並不多。市場分析人士認爲,如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商品價格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企業間如果沒有深度的合作關係,僅靠收取人力服務費,配送電商賺取利潤的空間不大。愛鮮蜂方面表示,星巴克咖啡配送業務依靠免郵門檻以及配送費用,僅可以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其更大的作用是增加用戶黏性。王濤表示,連咖啡的初衷是讓更多用戶在不同場景下消費咖啡,目前連咖啡的工作重點是提高用戶體驗及運營效率。

  連咖啡、愛鮮蜂等提供的咖啡外賣服務,其實更像是一種代購行爲,其運作模式和美團外賣、餓了麼等餐飲O2O企業的模式類似。一位連咖啡配送員表示,顧客下單後,配送人員按照顧客需求到就近的星巴克門店購買咖啡,然後送到顧客手中。王濤也表示,“消費者通過連咖啡購買咖啡時,可以把我們設想爲咖啡代購,連咖啡在星巴克購買咖啡時並不享有任何便利條件,也沒有其他優惠和折扣,我們也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

  美國率先試水移動預訂

  星巴克咖啡外賣暢銷已經引起了星巴克高層的關注。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曾在去年10月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星巴克將在部分市場開始外賣咖啡和食品,作爲進軍電子商務行動的一部分,這項送貨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目前,國外消費者已可以通過星巴克手機App在美國華盛頓、阿拉斯加、愛達荷州等地在線預訂咖啡。但無論是送貨計劃還是在線預訂,國內的消費者距離享受到相關的服務還要等一段時間。

  此外,不同於國外星巴克的經營情況,國內星巴克門店面對着客流量大、消費者駐店時間長問題,店內服務人員工作量普遍較大。市場分析人士認爲,星巴克若想在國內提供外賣業務,在保證店內服務的基礎上,勢必要加大各門店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李鐸 陳克遠)

2015-03-27 14:41:22 責任編輯:中國食品報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