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和茶 喝咖啡還是喝茶?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15:10:44

  家裏總備着咖啡和茶,在我看來這兩種飲料是並行不悖的,猶如東西方文化,有各自的發展歷史各自的風情,我對這兩種文化的態度是:兼收幷蓄。正如我們癡迷的喜歡着西方歌劇芭蕾,交響樂等小資情調時,他們亦同樣癡迷的研究着中國的京劇,喜歡着中國的武術、甚至雜耍等傳統的淳樸和磅然大氣,這不但反映出文化的相互包容性,更表明只有這樣互不衝突的開放態度才能使兩種文化走的更遠更悠久深厚。

  對兩種飲料的知識我是有些瞭解的,有時候隨心境我還會特意的品飲其中某一款來渲染心情而自得其樂。咖啡有它的人文情懷,有屬於它的時尚文化,而茶更甚,不但有它的傳統文化,還有茶道。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爲:“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爲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先生評價事物總是讓我叫絕,如果用先生的話來評價咖啡也不是過分了,不然怎麼又能出現那麼多喜歡喝咖啡的小資呢?他們總是不願意自己在家裏獨自品飲,儘管在咖啡館的單杯價格能在家裏煮上一壺,而約上幾個朋友一起高談闊論,或者自己靜靜的聽聽鋼琴曲,翻翻雜誌也已經很愜意,養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的表達着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寫意感。

  威海,這座海上的城市,也絲毫不能阻擋人們對於這兩種文化的喜愛,穿越百年曆史,傳統和現代、西方和東方文化不斷的交融,給這座城市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記。各色的建築中競相開起了許多咖啡和茶的店鋪,其中不泛國際品牌。一次偶然的機遇,讓我發現了一個茶與咖啡俱存的地方。這是新外灘的一個標誌性建築,通體是玻璃和鋼結構,在餐廳的十五層透過玻璃窗俯視,腳下就是大海,真有一種“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峯”的氣勢。小波是這裏的調酒師,在喝過他給我調的一杯純正的意式咖啡後,他建議我喝會茶等他忙完陪他聊會天,我答應了,餐廳正放着《和爵士談戀愛》的pub曲子,讓我感覺很放鬆也很奇妙,如此喝茶的環境竟然不拘一格,同樣的背景音樂和環境裏我在咖啡和茶裏自得其樂同樣愜意。服務員給我送來了一壺茶,我卻突發奇想喊來小波說:“不如你上茶具我們泡工夫茶,若不然多可惜你這調酒師!”我壞笑,我只是好奇天天調製咖啡和雞尾酒的手是怎樣泡茶的。茶具很精緻,是非洲巴布津韋石雕的,通體黑亮光滑,更精緻的是他泡茶的手法,雖然少了些神韻,卻多了力道和節奏,沖泡的程序竟然毫不顛倒點滴不漏。看來咖啡與茶風格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的特性卻有共通之處,而能集中體現在小波身上兩種文化特質的年輕人,也是爲數不多的,“茶多半是受家庭和傳統的影響,而咖啡,是我自己的選擇!”他告訴我。是的,茶之與中國猶如咖啡之與法國,因爲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纔有了更多的引領與傳播。

  古箏絲絲,鋼琴叮咚,不管是咖啡還是茶於我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如果允許我將兩種文化歸結爲一種道,那我要給它們的解釋就是:“一種品飲的方法和意境!” 但是這種意境又與兩種飲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同山水,讓更多的性情中人去見仁見智。很高興有這麼多的人來引領這種文化,讓人們在城市的喧鬧中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其實茶之本不過燒水點茶,咖啡之本也不過磨豆衝調,可一旦心裏有了,通過靜濾,就能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造就更多的毫無做作、不浮不躁、不貪不嗔的虛靜之心。

  茶和咖啡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難以抗拒的,生活,因爲有了它們而更愜意,如此而已。

2015-06-11 17:42:47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