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生活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11-21 22:57:02
自家烘焙咖啡風潮的興起
短短十年的時間,咖啡生豆的進口量從每年五千公噸,增爲三倍,達到一萬五千公噸之多。這表示,臺灣消費者的咖啡飲用量增加三倍,這得歸功於星巴克、85度C還有超商咖啡的普及化,讓咖啡逐漸成爲臺灣飲食習慣的一部分。
大叔認爲,除了總量的增加之外,品質方面的提升更是業者們應該全力以赴的目標。目前,全臺各地以提供自家烘焙咖啡的店家,約有五百間以上,大多數位在都會型城市,甚至出現連鎖經營的模式。這股自家烘焙風潮的興起,使得烘焙咖啡豆成爲開業的重要課題之一。
爲什麼我們要自家烘焙
傳統的大型烘豆工廠,動輒是百公斤級的烘焙機具,所使用的咖啡生豆通常是廉價的大宗商業豆,所烘焙出的咖啡豆都成爲了罐裝咖啡或早餐店的廉價咖啡,有時爲求用量少口感濃,所以在烘焙程度上都採取重烘焙或加入羅布斯塔種咖啡,造成消費者對咖啡的印象,就是又濃又苦的感覺。
而自家烘焙咖啡在生豆選擇上,走的是莊園級精品路線,採客製化小量烘焙,以保留咖啡原本的優質風味爲考量。除了在品項上提供給消費者更加多樣性,新鮮度更是無可挑剔,對於講究咖啡品質的消費者來說,能夠品嚐到咖啡原有的酸甜風味,是個更好的選擇。
烘豆師所應具備的能力
要成爲一位稱職的咖啡豆烘焙師應具備四種能力。
1、生豆鑑別:以經驗或儀器來判定生豆品質、挑除瑕疵。
2、咖啡烘焙:熟悉機器功能並能完全加以操控,烘焙出品質穩定的咖啡豆。
3、咖啡杯測:對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評鑑並描述風味,找出烘焙所造成的優缺點。
4、配方調製:調和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綜合咖啡,符合營業上需求。
優秀的烘豆師必須透過不斷的烘焙與紀錄,才能克服在咖啡豆烘焙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諸多變因,同時也藉著杯測樣本數的累積,達到對於來自不同產地的咖啡豆,在風味的表現上,有著更深入且全面的瞭解。如此,對於綜合配方的調製,自然能夠信手拈來,將所要表現的風味確實傳達給消費者。
烘焙咖啡從這裡開始
「一鍋、二豆、三烘焙。」在這句話裡,指出了影響烘焙咖啡的要素。
鍋,指的就是用來烘焙咖啡的機具。烘豆機的穩定度與可操控度,關係著風味上的可複製性。也就是說,偶然的優質烘焙並不值得慶幸,好的味道必須能夠再次的被複製出來,保持著一定的水淮。所以機器製造商都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除了溫度量測日益精確之外,拜科技發達所賜,近年來的新款烘豆機,甚至都已經能夠按照電腦所設定的資料,來調整風門、火力,試圖將人爲操作所造成的誤差降至最低
。
在烘焙機是穩定且可操控的情況下,從生豆的品質就能預見結果,放什麼進去機器裡面,出來的就是什麼東西。生豆的含水量、質地軟硬都會在烘焙過程中造成影響。新鮮的生豆經過高溫烘焙之後,有著豐富的香氣和風味,要是存放時間過久或保存環境不當,都會使得生豆風味流失,最後的成果肯定是差強人意的。
烘焙技巧被放在最後,是因爲同款生豆在使用相同機器並採取正確的烘焙方式時,所產生的差異,就是所謂個人烘焙風格的表現。最大的分別,通常是因爲烘焙的深淺度所造成,讓咖啡的酸質、甜感、苦味、厚實感有所不同,所保留的風味與乾淨度也是一大關鍵。
咖啡烘焙的原理與過程
我們必須先了解到,生豆是咖啡漿果內的堅硬種子,除了粗纖維之外,還含有水分、綠原酸、蛋白質、生物礆、咖啡因、脂肪類、糖類等物質。在高溫烘焙的同時,上述的物質會出現像是梅納反應、史崔克降解等化學變化,從而產生咖啡單寧酸、淤草酸、芳香酯、醇類、碳水化合物等影響咖啡風味的物質。
所以,對於烘焙咖啡豆這件事,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爲是個溫度上升的過程,但必須是在受控制的情況之下。也因爲如此,烘焙時的溫度高低與升溫快慢,就是造成風味差異的主要原因。
從實際的烘焙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生豆顏色的變化,會從原本含水量高時的青綠色,經過高溫烘焙脫去大部分的水份後,轉爲略白的黃色。隨著溫度繼續上升,逐漸泛黃,當到達產生梅納反應的溫度時,表面明顯的變爲褐色,並逐漸加深。若持續的加溫,會出現碳化現象,咖啡豆就變成深黑色,表面還帶著油脂的亮感,若不停止加熱,最後還會起火燃燒。
除了顏色上的變化,咖啡豆的體積也會出現不同的改變,除了小幅度的受熱膨脹之外,還會在不同溫度時,產生兩次爆裂的現象,體積約會增加60%之多。在體積膨脹的同時,由於失去水份和銀皮脫除的原因,總重量也會減少,隨著烘焙淺到深,大約會減少12~20%的重量。
除了烘焙溫度和時間長短之外,藉由外觀顏色、體積變化、失重比率,我們可以初步的判斷出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另外,也可以透過 Agtron 焦糖化光譜分析儀來做檢測,精淮的得到烘焙度的深淺爲何。
瞭解咖啡烘焙機器的設計原理
以臺灣製造的烘豆機爲例,在烘焙過程中,能夠控制的功能有瓦斯火力、排氣閥門、鍋爐轉速;提供的溫度觀察數值則有爐內豆溫、出風口溫度這兩項,並有觀豆窗和取樣棒來判斷生豆外貌和氣味。
不停旋轉的鍋爐是爲讓了生豆能夠均勻受熱,鍋爐內良好的擋板設計,讓攪動時更顯活潑跳躍,避免點狀燙傷。當轉速緩慢時,生豆與鍋爐接觸的時間長;轉動快速時,生豆被拋在熱風中的時間長,這兩者對風味會產生影響。但是,鍋爐轉速在德國、日本、美國的烘焙機器上,是無法調整的。
除了火力之外,瓦斯火排與鍋爐之間的距離,稱爲火距,也是機器設計時的一大難題。日系品牌烘豆機常施作的改裝,就是增加瓦斯噴嘴數目,但把火距拉遠,其實考慮的也是均勻受熱的問題。臺灣製造的新款機器,則是把瓦斯噴嘴改爲三排雙開關的設計,視烘焙量多寡點火,增加操作的靈活度。
點火加熱,熱能會藉由傳導、對流、輻射這三種型態,對咖啡豆產生加熱效果。
除了全熱風式機器是以對流熱爲主之外,我們常聽到的還有半熱風和直火式這兩種機器。簡單的來說,直火式烘豆機的烘焙室鍋壁是有打孔的,能讓輻射熱直接作用到生豆上面,這樣的機器,還可以加裝遠紅外線套件,讓輻射熱達到最大效用。
半熱風式機器則是利用傳導熱與對流熱爲主,當火力固定時,排氣閥門的大小控制,就是影響對流熱的主要因素。
實際操作咖啡烘焙機器的步驟
啓動機器,點燃火源,待鍋爐溫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後,關火,將咖啡生豆投入。
此時室溫狀態的生豆會跟熱燙的鍋爐產生熱交換,從儀表上可以觀測到鍋爐溫度會下降,依照生豆數量的多寡,這個熱交換的時間也會隨之增加。直到生豆吸熱完全後,鍋爐溫度開始上升,稱之爲「回溫點」。
生豆投入前,關火與否,是每個人的烘焙習慣不同,但是這會影響到回溫點的高低,需注意。
一開始的溫度上升會較快,但隨著豆色泛黃、水份減少,溫度上升會逐漸趨緩而穩定。若是利用取樣棒取出生豆,可以很明顯的聞到味道的變化,從水分蒸發的青草澀味到類似烤麵包或地瓜的香氣,這時銀皮也會逐漸剝離,可以適度的打開排氣閥門,讓銀皮吹出。在第一次爆裂之前,溫度上升趨緩,生豆從熱風中大量的吸取熱量,淮備迎接爆裂。
從零星的爆裂聲開始,逐漸密集,溫度上升加快、煙氣大量排出,這時需透過排氣閥門讓它適當排氣。需注意到的是,過大的排氣量會導致對流熱過強,會出現不好的風味。
持續加熱,第一次爆裂聲響暫歇之後,咖啡豆醞釀著第二次爆裂,兩者溫度約會相差25℃。第二次爆裂時,煙霧加劇,咖啡豆逐漸轉向深褐色,略微出現焦香氣。
下豆前,啓動冷卻盤風扇與攪拌,使咖啡豆在最短時間內降溫,以保持風味良好。
如何才能達到穩定的烘焙
如何達到穩定的烘焙,複製出最完美的那個味道,這是每個烘豆師最大的課題。
一、利用儀器檢測生豆含水量,事前制訂烘焙計劃曲線,詳實紀錄烘焙過程的各項數據,做爲參考改正的依據。
二、利用固定的回溫點爲基淮,讓升溫曲線保持一致,避免無謂的火力調整與修正。
三、確實做好烘豆機器的保養與清潔,包含集塵桶,讓烘焙條件保持一致。
四、慎選烘豆機擺放位置,讓環境因素降至最低,甚至每批次的烘焙鍋數都得控制在一定範圍,避免過少或過多。
烘焙咖啡豆是相當有趣且有挑戰性的工作,追求完美的極致風味,是永遠無法停止的目標。
2014-06-19 10:33:24 責任編輯:咖啡生活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