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網推薦美洲精品咖啡豆咖啡生豆處理方式介紹日曬法選豆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美洲咖啡精品莊園 > 2024-06-26 11:57:56

  日曬法處理首先會將水槽鑑別的沉豆,即成熟的或半熟的豆子鋪在曬豆場進行自然乾燥。具體時間視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一般需要兩週到四周的時間。當咖啡豆的水分降低到12%時,然後用去殼機打磨掉乾硬的果肉和銀皮就大功告成了。
 
  日曬法處理對氣候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日曬過程中遇到雨天,就會讓豆子回潮發黴。日曬豆生豆時的顏色偏黃,烘焙後中鋒會呈棕色,而不是水洗豆的白色。日曬豆相對而言擁有更好的甘味和醇厚度,同時酸味也會較少,但是品質較不穩定,會有較大的起伏。由於日曬法處理的成本較低,所以不僅在埃塞俄比亞和也門被廣泛使用,在非洲和印尼種植的羅百斯特種的咖啡一般也採用日曬法處理。
 
  1、選豆:將新鮮採收的咖啡豆放到裝水的水槽裏,成熟的不美觀的豆會沉下去,而未熟和過熟的不美觀的豆會浮上來,可以加以剔除。
 
  2、乾燥:將篩選的成熟不美觀實放在廣場上暴曬5-6日,直到充實幹燥爲止。這時,不美觀生豆外表變的深褐色,含水率13%
 
  3、脫殼:乾燥之後的不美觀皮變得易碎,輕易脫落,便可用機械除去。企業化經營的農場都是自設脫殼工場,小農莊則交由措置中心代爲加工。
 
  4、遴選與分級:企業化的農場會經由人工或機械來分辯瑕疵豆,將它遴選出來。人工遴選法是使用約1米的傳輸帶,由坐在兩旁的數位女工,以目視法挑選不良的豆子;有一些優良的農場裏,甚至經由好幾回遴選,直到看不到瑕疵豆爲止。機械遴選法使用機械分辯,剔除瑕疵豆,接着是分級的軌範,遵照既定的尺度將咖啡豆分成若干質量品級,好的咖啡進入精選咖啡市場,欠好的咖啡則流入商業咖啡市場。
 
  5、磨光:脫殼措置只能除去豆子外表不美觀的一層,這時,銀膜仍然保存在種子的外層,得使用機械磨去這層薄膜。

  據巴拿馬翡翠莊園網站資料介紹,“瑰夏”咖啡種子於1931年取自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GeishaMountain(瑰夏山),1931、1932年移栽至肯尼亞,1936年轉種於坦桑尼亞,1953年引進至哥斯達黎加,至於何時引種至巴拿馬的加拉蜜樓(Jaramillo)莊園不得而知,只知巴拿馬翡翠農場(HaciendaLaEsmeralda)的皮特森家族(PricePeterson)於1996年買下加拉蜜樓莊園後,發現該莊園邊緣地帶的咖啡風味獨特,於是參加2004年巴拿馬“超凡一杯”(COE)大賽,不曾想一舉成名,此後幾乎年年得獎。後經鑑定,該品種源自埃塞俄比亞“瑰夏山”,於是稱其爲“瑰夏”咖啡。巴拿馬瑰夏咖啡曾拍賣出每公斤近290美元的天價。
 
  哥倫比亞“希望農場”的赫拉拉(Herrera)家族於2007年從巴拿馬翡翠莊園引進瑰夏咖啡,雖起初失敗,但經多年努力試種,於2011年4月份在休斯頓獲得“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舉辦的年度生豆大賽”(COTY-CoffeesoftheYear)第一名。
 
  國家:哥倫比亞
 
  等級:AATOP
 
  產區:考卡山谷
 
  海拔:1800公尺
 
  處理方式:日曬
 
  品種:瑰夏
 
  莊園:希望莊園
 
  風味:莓果,蜂蜜,香草,果汁甜香

 
  

2016-04-05 16:47:1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