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咖啡豆一爆豆子吸熱時生豆烘焙物理變化批發生豆 生豆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11-22 04:27:50

  
  生豆烘焙物理變化
 
烘焙使咖啡豆顏色改變、水份蒸發、體積變大、咖啡豆變脆。幾乎所有咖啡業內人士都把顏色作爲衡量咖啡烘焙度的標準,即使對不同烘焙度命名,但每種名稱所對稱的烘焙度在咖啡業內也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
 
色變
烘焙咖啡豆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烘乾」,這幾乎是所有咖啡生豆在烘焙時的必經之路。在烘焙咖啡豆的前幾分鐘,生豆中的葉綠素在高溫下降解,顏色從綠逐漸變黃。接下來,咖啡豆慢慢的從黃色變成的淺棕色,這是因爲梅拉德反應引起的。當咖啡豆接近第一次爆響,由於焦糖反應,咖啡豆慢慢變成深棕色。如果是深度烘焙咖啡豆的話,由於碳化反應,咖啡豆將會變黑。
 
傳統的烘焙度定義
淺度烘焙使咖啡擁有明亮酸度、花香、和水果風味,與深度烘培相比,香氣比較弱,醇厚度不高。深度烘焙使咖啡產生煙味、刺鼻的、甘苦和炭化風味。如果是極度深烘焙的話,咖啡味道如燒焦,而醇厚度喪失。
 
世界咖啡業在咖啡烘焙度上缺乏不同等級的命名,從而經常在這個問題上不僅是消費者,連咖啡烘焙師有的時候也會迷失。在這裏筆者不會提供對不同烘焙度的定義,但是以下對烘焙度的命名可以根據咖啡豆的顏色,形象的描述,是大家更容易理解。
 
肉桂烘焙(Cinnamon)
肉桂烘焙只是因爲烘焙顏色像肉桂,而不是味道像肉桂。肉桂烘焙籠統地來說,在烘焙爐裏沒多長時間,第一次爆響剛剛開始就下豆了。目前只有少數顧客喜歡這種青草味、花生味十足的肉桂烘焙度,不算是主流。但是,一些大型的咖啡公司將肉桂烘焙度咖啡賣給對成本非常敏感的客戶,因爲肉桂烘焙的咖啡豆重量流失的少。一杯肉桂咖啡烘焙度的咖啡,酸度很強,青草味、花生味十足,帶有花香和青草香氣,醇厚度輕盈。
  
城市烘焙(City)
城市烘焙是在咖啡豆一爆尾端,或者剛剛結束一爆時出爐。此種烘焙度醇厚度輕盈,酸度很高。城市烘焙現在非常流行,被譽爲「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指定烘焙度」。在歷史上,城市烘焙是北歐咖啡烘焙的標準。一杯城市烘焙度的咖啡酸度明顯、紅酒口感、果汁、如果烘焙得當會出現明顯甜感;具有花香和果香,略微焦糖甜感,輕度醇厚度。如果烘焙不當,會出現青草味、檸檬味、和尖酸口感。
 
飽滿城市烘焙(Full City)
咖啡豆剛到二爆前出爐,豆子表面出油。大多數消費者鍾愛此烘焙度,因爲所烘出的咖啡酸度適中均衡,具有醇厚的焦糖感,中度醇厚度。一杯Full City咖啡焦糖味十足,猶如品嚐熟果,醇厚度適中。
 
維也納烘焙(Viennese)
維也納烘焙度是當咖啡豆在二爆前期時出爐,也就是當油脂剛剛開始出現在豆表上。星巴克就是用此種烘焙度。一杯維也納烘焙咖啡,口感甘苦,焦糖感十足,辛辣,有時具有堅果味;醇厚度極重,猶如糖漿。
 
法式烘焙(French)
法式烘焙度的豆子豆表油脂很多,口感辛辣、甘苦、焦炭味十足。此種烘焙度已經無法辨別其唯一性和莊園特性。一杯法式烘焙的咖啡,口感焦苦、油煙味十足、略出現焦糖口感、醇厚度或中或重。
 
意大利烘焙(Italian)
大多數意大利烘焙是在中烘出爐(中烘?中烘不是城市烘焙嗎?)但是是在所有現今流行烘焙度中,顏色最深、最油、最苦、最炭化的烘焙方式了。幾乎所有的意大利式烘焙時的氣味都非常難聞和刺鼻,因爲咖啡豆中的綠原酸和纖維素完全降解,並且迅速氧化。一杯意式咖啡焦苦味十足、煙燻味、腐臭味、炭化味,醇厚度適中。
 
 
 
組織結構變化
咖啡生豆的微結構非常的排列有序和稠密,油脂包圍着纖維素基。當咖啡進行烘焙時,所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是豆內壓力增強,從而使組織結構伸展膨脹。在接近一爆的前幾分鐘內,咖啡豆已經膨脹的足夠大從而使外部銀皮開始脫落,卷在內部的銀皮被困其中。當纖維素無法再伸展時,纖維開始有裂縫,其中的水蒸氣等氣體瞬間穿破纖維組織,造成了第一次爆響。
 
精品咖啡烘焙師通常尋求中淺烘焙度,一般大概在一爆結束和二爆開始這個時間段出爐。一爆完成以後,豆內氣體繼續生成,從新在咖啡豆細胞內產生壓力,與此同時,由於烘焙度的加深,咖啡豆結構變得更加脆弱,準備開始進行第二次爆響。既然一爆的主要成因是水蒸氣形成壓力衝破纖維,那麼二爆的主要成因則是二氧化碳的劇增導致的。二爆剛剛結束時,油脂開始附在豆壁上,幾乎所有的烘焙師想烘焙深烘豆的話,主要看油脂的出現。
 
咖啡豆的內部發展
烘焙過程中的一爆二爆階段,由於豆體體積增大、水份蒸發、其他氣體的生成和排除等現象,使豆子的纖維結構變得脆弱,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將豆子穿刺得千瘡百孔。烘焙度越深,豆子越疏鬆,豆子的內部環境越脆弱,豆子內部發展的完全。豆子內部發展好的咖啡,預兆了未來將會好研磨、萃取率高、和雜味少。
 
在烘焙過程中,豆子內部的發展相比豆外部發展而言相對滯後。一個經驗十足的烘焙師應該知道如何在豆表顏色達到預期值的同時,豆內部也應該烘熟。在理想狀態下的淺度烘焙,豆內和豆表因該幾乎沒有色差的。烘焙度越深,豆內外色差越大。本書將會有大段章節來研究這個問題。
 
豆體、密度及失重
根據咖啡豆原先的含水量、烘焙度、以及烘焙過程中豆子內部的發展,咖啡豆烘焙前後一般來說大概失去自己原有重量的12%~24%。假設烘焙前咖啡生豆含水量爲10%~12%,烘焙時間爲11-12分鐘,淺烘的(一爆末)失重率爲11%~13%;一爆結束30秒後出爐咖啡豆的失重率爲14%~16%;二爆初的失重率爲17%~18%;深度出油烘焙的失重率將大於22%。目前盛行精品咖啡業的北歐淺烘的失重率約平均14%~16%。
 
對於淺度烘焙來說,90%的重量流失爲水份的蒸發,另外10%包括一些有機質和二氧化碳,還有一些烘乾了的銀皮,一氧化碳、氮氣、揮發性化合物、和一些揮發酸。烘焙度越深,豆子中的有機含量消失得越多:中烘時有機物流失5%~8%,而深烘時有機物將流失12%。當烘焙使豆子流失重量時,豆子的體積將會是原先的150%~190%,豆子的質量和密度同時減半,體積增大。
  
本章節詞彙
First Crack 一爆,豆子吸熱時,水份轉化爲水蒸氣,衝破細胞壁的聲音。
Second Crack 二爆,一爆以後,豆子再次吸熱,化學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再次衝破細胞壁的聲音。
Carbonisation炭化反應
Nordic Countries北歐國家,也就是挪威、瑞典、芬蘭和丹麥四國。
Pungent辛辣的
Ripe Fruit熟果
Nutty堅果味
Syrupy糖漿一樣黏稠
Rancid腐臭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一氧化碳
Inner Bean豆子內部
Outer Bean豆子外部
“Spread” 咖啡英語術語,描述烘焙後,豆內外“色差”的術語/行話。
Shrinkage縮水,咖啡英語術語,指烘焙造成咖啡豆的重量流失比率。
Water Voper水蒸氣
Brittle變脆了
Chaff 銀皮,大家知道還有一種說法是"Silver Skin"。兩者的區別是"Silver Skin"指的是烘焙前生豆狀態下的銀皮;而Chaff是指烘焙之後被烘乾了的銀皮。

2016-06-28 14:20:4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