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創業產生的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65萬個,相當於平均每天成立1萬個公司。
2015年,創業成爲絕對的“熱詞”。
6月16日,中國政府網全文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爲進入“創時代”後,政府鼓勵創業政策再加碼。
此前,5月7日,李克強總理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與青年創客們交流,還喝了一杯“互聯網咖啡”,隨後,多項鼓勵大衆創業的政策出臺。
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衆創空間推進大衆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工作,在公共服務、財政支持、投融資機制等方面予以支持。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於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此次《意見》包含30條鼓勵創業的“法寶”。
制度創新,提升大衆創業熱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是我國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要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關鍵還在於依靠制度創新,激發人們創業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創業創新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做出投入,支付出一定成本,同時還需要承擔風險。只有當創業創新的主體感覺到自己的收益大於成本,纔會有持續創新的動力。因此,要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首先必須深入開展以激發人們創業創新熱情爲導向的制度創新。
一個企業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基礎市場環境,只要市場是機會平等、自由進出、產權保護和不當干預最小化,就內生地促使人們創新和創業。這是一個普惠的環境激勵,不分所有制,所有企業都在同一個制度約束下,拼創新、拼服務、拼價格,而不是拼關係。
爲創業清障,政府做減法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說:“鼓勵創業最重要的還是營造創業氛圍,爲創業‘清障’。”
初生牛犢相對“弱勢”,要從制度上爲創業破除障礙、簡化程序。《意見》提出,要加快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落實“先照後證”改革。
從近期一系列支持創業政策的出臺來看,爲支持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政府方面主要是做減法,比如簡政放權,權力瘦身,規避尋租。5月7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將“營造寬鬆發展環境”放到了相當靠前的位置。
此外,《意見》還明確,各地要逐步清理並廢除妨礙創業發展的制度和規定,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依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爲。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在知識產權方面,《意見》指出,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與維權援助機制,縮短確權審查、侵權處理週期。集中查處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的大案要案,加大對反覆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爲的處罰力度,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李洪堅博士說:“如果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創業公司辛辛苦苦研發出一個好產品,卻很輕易地就被模仿、抄襲和‘山寨’了,很可能會最終導致創業失敗。因此,在鼓勵創業的同時,要繼續加大對創新發明和知識產權的保護。”
或引發中概股迴流潮
《意見》指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並鼓勵創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
新興企業的培育與成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但我國資本市場現有的市場體系和發行制度更多考慮傳統企業的特點,缺少專門針對高新企業、暫未盈利的創業企業的制度安排,導致新興企業難以進入資本市場、難以獲得融資支持。
此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世安指出,建設戰略新興板契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能滿足新興企業的現實需求、有利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同時也將爲投資於新興企業的風險資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
互聯網金融從業者表示,鼓勵暫時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上市,可謂給拼搏在互聯網一線的創業者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前,因爲國內資本市場的政策限制,一些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只能選擇在海外上市。政策落地後,一些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會爲國內資本市場增加優質的投資標的,或引發中概股迴流潮。
打造經濟新的增長極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從短期看,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有利於促進“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緩解就業壓力。
從去年開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就成爲國務院常務會議熱詞,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後9次研究討論創業創新工作,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開始,有關創業創新的工作步伐明顯加快,今年全國兩會之前的兩個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先後5次討論部署創業創新。
隨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再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同時,也正式升級成爲中國經濟增長“雙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