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採摘與處理方式-肯尼亞咖啡採摘時節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咖啡 > 2024-06-29 04:07:58

咖啡的採摘與處理方式-肯尼亞咖啡採摘時節
很大一部份咖啡都是手工採摘的,這就需要大量的季節性勞作,採摘工也得注意不能摘不熟的、壞的或太熟的咖啡豆。因爲它們會影響所收穫咖啡的整體品質。那些已經不太好的咖啡豆被稱作“普通的”“酸的”或“發酵的”而加以分類,最後一種是極差品
採摘:通常使用機器採摘。
乾燥:可利用陽光暴曬,讓果實幹燥,或者採用烘乾機乾燥。在溼度達到12%的時候放入地窖儲存。
脫殼:使用專門的脫殼機脫去果殼。
拋光:咖啡豆在出口之前是保留咖啡豆外部的銀皮的。只有在出口訂單下來後,纔會去除,並在拋光之後才能運送國外。
使用這一過程加工的咖啡豆被稱爲“乾燥豆”,或稱爲“自然豆”
一.機械採摘
  機械採摘適用於土地平整且大面積種植的咖啡園 ,事後還需要檢查機器採摘的咖啡豆,把掉在漏斗裏的葉子和樹枝揀出去,巴西多采用此法。
  優點:成本低效率高
  缺點:採摘的咖啡豆參差不齊,品質較差
  二.手工採摘
  有選擇的採摘,也就是以8-10天爲間隔,在樹間走幾次而且只摘那些已熟透的紅色漿果,品質較高的咖啡豆採用。
  優點:採摘後的咖啡果實大小均勻、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雜質,有利於後期加工.
  缺點:成本偏高
  爲烘烤過程準備咖啡豆有兩種方法。所選用的方法對於咖啡的最終價值和質量具有重大的影響。最便宜的加工方法被稱爲“乾燥法”,此法用於較低等的咖啡豆,而較高質量的咖啡豆則用“溼處理法”進行加工。乾燥法用於未經洗過的咖啡豆。溼處理法用於徹底清洗過的或半清洗過的咖啡豆。除了在巴西和埃塞俄比亞比較普遍地使用乾燥法之外,大多數阿拉比卡咖啡豆都是用溼處理法加工的。一些羅巴斯塔咖啡豆也用溼處理法加工。

2016-12-09 15:08:2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