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辦沙龍,這還是兒時記憶中的“書店”嗎?

作者:中國新聞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03 02:47:52


  言幾又中關村書店內讀者選書。 上官雲 攝
 
  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有多少人還記得昔日書店的模樣?在很多80後甚至90後的回憶裏,書店有著老式的雙開門,店裏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書架上,碼放著著文史哲各類專著,翻開來還散發著淡淡的書香,間或有幾個讀者,還有微笑的店員,耐心回答著顧客的問題。
 
  但漸漸地,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除了一些傳統的圖書大廈可能還基本保留著上述模式外,很多書店的模樣已悄然發生改變:書架“靠牆站”,空出來的區域開闢爲餐飲區或者叫做“吧區”,書香之外,還瀰漫著咖啡、簡餐的香氣,筆筒、手賬、購物袋等一批批花式文創產品也琳琅滿目地擺在讀者面前。
 
  各種文化、藝術講座如火如荼的開辦起來。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一大批書店都開始承接一些沙龍活動,舊時人們逛書店買書,漸漸變成了現在的喝咖啡看書,在購書的同時,或許還會順手買走兩樣順眼的文創衍生品。
  涵芬樓的文創產品。 上官雲 攝
 
  這是一個順應時勢之舉,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不得不做的改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實體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關張、遷址的消息接二連三傳出,每一次都能引發愛書人一陣感嘆,但這樣的感嘆,似乎沒能擋住書業寒冬的降臨。高昂的租金、日益上漲的人工成本逼退了一批經營者,也逼得還在堅守的人紛紛謀求生存下去的路徑。上述賣咖啡、簡餐與文創產品,舉辦沙龍活動,就是被業內人士稱之爲書店們的“複合型經營”嘗試。
 
  即便商務印書館的涵芬樓,也小心翼翼邁出了步子。早先,涵芬樓二層碼放的是藝術類的書籍。2014年,這裏開闢成藝術館,供藝術家們展示作品、陳設衍生品。最近一段時間,二樓又大體分成了兩塊區域——一上樓的左手邊的區域被一位畫家暫時租下來,成了工作室﹔右手邊仍然主要作爲展示區域,時不時也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
  涵芬樓的文創產品。 上官雲 攝
 
  文化衍生品的售賣無疑是書店的一個盈利點。比如,涵芬樓裏擺放的一個真皮水桶包售價799元,除去折扣,仍然會有比較好的利潤,而工作人員扳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一本書定價是50塊錢,刨去人工成本、紙張費用、圖書編輯的費用,“一般來說,能掙十塊錢都不到。得賣多少書才能把那個利潤掙出來?”
 
  根據工作人員介紹,一般來說,涵芬樓門市折扣不低於八五折,在世界讀書日這天,可能最低最低能降到七五折,但去年,有電商平臺的圖書折扣低至四折,“它們有著天然優勢,用不著門市場租,也用不著那麼多工作人員。讀者老抱怨售價還是比電商高好多,但我們已經幾乎不掙錢了”。
 
  “只靠賣書,實體書店沒法生存。”涵芬樓工作人員無奈地嘆氣,“現在還是有了國家的一些扶持政策,倡導人們走進書店,情況還算有所好轉”。
  八月長安的粉絲排長隊購書。 上官雲 攝
 
  包括明星、作家籤售在內的沙龍對書店銷售額也有很明顯的帶動作用。4月15日下午,擁有大批年輕粉絲的暢銷書作家八月長安在北京言幾又書店爲新書《時間的女兒》舉辦了一次見面會,狂熱的粉絲從上午十一點就開始排隊。
 
  而就在那一天,《時間的女兒》在言幾又(中關村店)賣出了674本,銷量排名第一﹔排第二的《暗戀:橘生淮南》賣出174本。當天,八月長安作品的銷量佔言幾又(中關村店)全天圖書銷量的88.8%。該店店員說,這個數據,也實力碾壓了該門店本週週一到週五所有圖書的銷量,“佔整週的66.7%”。
 
  在店員看來,這個現象並不稀奇,“我們靠得就是辦活動來帶動人氣,作家、明星的粉絲本身就會買很多書。另外,來店裏參加沙龍的人多了,逛一逛,也會帶動書店裏其他產品的銷量。一般80%的活動都會刺激當天的業績增長”。
  粉絲排長隊購書。 上官雲 攝
 
  這個“其他產品”就包括咖啡、簡餐、圖書以及文創產品。所以,對言幾又以及很多嘗試複合型經營的書店來說,收入大致分成了三大塊,即產品、圖書和吧區。三者緊密咬合,儼然成爲實體書店生存的一個重要途徑。
 
  書店們的改變很受年輕人的歡迎。記者在不同時段走訪北京的字裏行間、言幾又、單向空間等幾家特色書店,發現來逛的人羣中以年輕人居多,坐在專門的吧區喝著咖啡看書,也許還聊著天兒﹔還有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假如恰好有文化活動,就會湊過去聽幾句。
 
  已工作兩年的劉崢說,小時候常去新華書店,主要目標是教輔跟漫畫書,現在更喜歡上述新型書店,“不喜歡逛圖書大廈。書的數量很多,質量參差不齊。特色書店書雖然少,但是品質有保證。”
  北京萬聖書園店內。 上官雲 攝
 
  “我也愛逛三聯書店,週五晚上十點以後去,逛一兩個小時。再去上面的咖啡館喝點東西看看書。”劉崢解釋道。
 
  “我比較愛買電子書。等人的時候常常會選擇一家書店進去逛逛,不會買裏頭放著的產品。”二十多歲的王華(化名)說,自己其實不太介意書店特色不特色,本身只是對書感興趣。
 
  30歲的張立(化名)很喜歡現在的特色書店,但極少會專程前來,“這兒有座位、有飲料,相對來說也安靜,還能找幾本書翻著看看,方便。趕上辦活動能長點兒知識,老式的書店、圖書大廈這些比較少。”
 
  既然反響還不錯,那麼,這樣的特色書店未來會“遍地開花”嗎?當然,有業內人士強調,互聯網壓力之下,書業急於轉型,但不能啥新奇就賣啥,“始終得以圖書爲本”。
 
  或許,現在有咖啡有沙龍的書店們,已頗有一點體驗式書店的模樣,但究竟是不是最好的發展模式,大概只有時間才能夠給出最終答案。

2017-04-24 10:36:49 責任編輯:中國新聞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