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11-05 17:30:38
“
有點兒吵,卻不喧鬧
人很多,但彼此獨立
”
“這是家令人愜意的咖啡館,溫暖、潔淨而且友好,我把我的舊雨衣掛在衣架上晾乾,並把我那頂飽受風吹雨打的舊氈帽放在長椅上方的架子上,叫了一杯牛奶咖啡。侍者端來了咖啡,我從上衣口袋裏取出一本筆記簿和一支鉛筆,便開始寫作。”
海明威——《流動的盛宴》
有人說,如果沒有法國阿波利奈爾的丁香園咖啡館,就沒有大文豪海明威。雖然這句話有點誇張,但事實上,那些著名的大文豪們似乎都貪戀呆在咖啡館裏。保羅·薩特是塞納河畔Le Procope咖啡館的常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納吉布·馬哈富茲經常去開羅的費薩維咖啡館寫作;歌德、拜倫、狄更斯特別喜歡在羅馬的咖啡館裏消磨時光......
而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咖啡館依然是深受年輕人們青睞的工作場合。對於很多深處都市的人來說,咖啡館擁有的濃厚的現代社會的煙火氣息似乎能夠激發他們內心沉睡的藝術細胞。
那麼咖啡館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在半個多世紀源源不斷地吸引着文人、學士甚至是商務白領前去寫作和辦公呢?爲了解開這個謎題,我詢問了很多撰稿人、自由職業者、商務白領,他們是這樣說的......
—————
1.
第三空間莫名的吸引力
“咖啡廳是典型的第三空間,它比臥室少些懶散,比書房少些孤獨,比辦公室多些自由,又不像圖書館不敢發出聲音。在這裏工作更多的不是任務感、拘束感,而是舒適、有趣。”
【1989年,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在著作《The Great Good Place》一書中正式定義了“第三空間”這個概念。 “第一空間是居住空間,第二空間是工作空間,第三空間是休閒娛樂空間。”第三空間的質量和人們停留時間的長短,決定着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
2.
遵從那份儀式感
“小時候在麥當勞寫作業,長大之後去咖啡館寫作,對我來說,這似乎已經成爲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有時候,看電腦感到疲勞了,抬頭一看,突然發現周圍的人都安靜地待在自己身邊,這個空間也是秩序井然、井井有條地運轉着。這種感覺真的會讓人着迷。”
“在家裏,我會忍不住上網,看劇,刷知乎,看着太陽昇起又落下,一天就過去了。但在咖啡館不可以,我會把自己代入那種氛圍裏去。一走進咖啡館,我就感覺自己文豪附身,會情不自禁地翻起書來。”
—————
3.
安全的距離
“在咖啡館這樣只允許淺度社交的空間裏,可能會有很多和我相似的人,但我們彼此之間又是相互獨立的。我可以點一杯咖啡,然後成爲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也可以拿着筆記本隨便離開,我不需要跟任何人打招呼。”
“咖啡廳其實是一個相對有空間的地方,它不像圖書館的人挨着人,在這裏,身旁一尺之內都是我的領地,別人會默契地避讓。這種安全距離對我來說很重要。”
—————
4.
無可複製的白噪音
【學術雜誌《消費者研究》曾刊登過一篇文章,它指出,恰到好處的噪音(70分貝)是最利於專注工作的音量環境,而極度的安靜實際上則會削弱你的注意力,阻礙寫作最爲需要的抽象思考。】
“咖啡廳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它有點吵,但並不喧鬧。咖啡機工作的轟隆聲、上餐的叮咚聲、咖啡勺和馬克杯碰撞的聲音、人們交談和進食的聲音、敲打鍵盤的聲音……這些聲音混合着空氣中的咖啡香,對於我來說是致命的誘惑。”
“彷彿只要在桌前坐下,點上一杯摩卡,我就可以奮筆疾書,完成拖了不下一週的稿件。”
“我有個毛病,不習慣在過於安靜的場合辦公,那種安靜會讓我不自覺的轉移注意力。”
“辦公室太嘈雜,家裏太安靜。咖啡廳在這二者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我可以安靜地思考,但不至於太孤獨。”
—————
5.
潛在競爭
“在咖啡廳這個公共區域,明明知道沒有人會關注我,但依然有一種被監督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考試時的監考官,迫使着我集中注意力。”
“在咖啡廳裏,周圍的人都在認真的敲打鍵盤,那種聲音真的是很大的刺激,如果換成我一個人獨處,可能我會時不時看看手機,給自己倒杯酒,或者出門跑跑步......工作效率自然高不起來。”
“不管是完成什麼任務,如果有觀衆或競爭者在場,我就會更有表現欲,這種表現欲是獨處時所沒有的。”
“我相信慎獨對每個深處都市的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吧!大家都習慣了被監督,被注視,我也不例外。”
—————
6.
不被打擾
“在咖啡館,雖然我置身於一個滿是陌生人的環境,但事實上,我對其中的任何人都沒有責任。最重要的是,不會有同事突然停在我辦公桌前中斷正在進行的工作,也不會有家人需要我停下手上的活兒去下樓買一瓶醬油。”
“真的。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家裏辦公,都無可避免地被打擾,而在咖啡館這個空間,最嚴重的打擾也就是服務員輕輕地把我點的咖啡放在我面前。”
—————
7.
根治“宅”病
”作爲一個自由職業者,按時打卡的朝九晚五和沒完沒了的部門例會都和我沒有關係,我可以每天睡到日曬三杆才起牀。但久而久之,我就變成了一個典型意義上的宅男,越來越不修邊幅,社交能力也退化了。”
“而咖啡館就不同了,出門前我至少會稍加修飾一下,洗澡、洗頭、用髮蠟抓個帥氣的髮型、換身休閒又帥氣的衣服、穿上百搭的鞋子、噴點香水......”
“除此之外,我還可以時不時抬頭觀察一下週邊的人,爲自己增加寫作靈感,或者認識一些有趣的人。”
—————
8.
煙火氣
“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會去咖啡館,聽陌生人談理想、聽曖昧的男女對話,看深夜不歸的人看電影,這種氛圍能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有次在三聯樓上的咖啡廳熬夜趕方案,不知不覺都打烊了,但那個眉目柔和的女服務員並沒有打斷我,一直等我完成工作才默默關了店門。”
“比起獨處,我更喜歡咖啡廳的煙火氣,在這裏,我可以感覺到自己跟這個世界是有聯繫的,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走進來、推門出去、在窗外經過,這種感覺會比一個人獨處更舒服。”
—————
9.
根植的消費觀
“一般來說,去咖啡館至少要點一杯咖啡。而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一杯咖啡最低也需要40元,可能是根植於心裏的消費觀念作祟,我會提醒自己來這兒是爲了完成工作的,所以辦公效率也不知不覺提高了。”
“可能是受舶來文化的影響,我總覺得去咖啡廳喝咖啡是一件很小資的事,而在咖啡廳辦公在讓人感到舒適的同時,或多或少還會有一些優越感。”
—————
10.
咖啡因
“作爲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咖啡因了,在咖啡廳辦公也已經成了我的習慣,這個習慣和早上捧一杯咖啡去上班是無異的。”
“咖啡館瀰漫的咖啡香是很好的提神劑,它可以讓我高度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很多累積的工作。”
—————
11.
有WiFi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爲咖啡廳有WIFi!!
2017-05-04 14:33:14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