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恩都樂將和可口可樂合作,明年推出瓶裝咖啡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八卦信息 > 2024-06-03 04:43:11

 


 

 

本文來自《好奇心日報》,更多好文章請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 “好奇心日報”。

 

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宣佈,它要進入瓶裝咖啡市場了。

在週四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唐恩都樂表示,此次的市場拓展是與瓶裝飲料巨頭可口可樂(Coca Cola)合作進行的,後者將負責新款即飲(ready-to-drink)咖啡的製作、發行和市場營銷。新款咖啡將於 2017 年在美國的雜貨店、便利店上架,唐恩都樂的門店也將同時發售。

“我們的顧客,尤其是年輕顧客,對唐恩都樂的即飲冰咖啡存在需求。”唐恩都樂 CEO Nigel Travis 表示,公司的顧客會光顧其他瓶裝咖啡品牌,比如星巴克等,但開設了這條新的產品線之後,“希望我們的日常消費者會對唐恩都樂品牌更加忠誠”。

同時,Travis 也表示,公司相信瓶裝咖啡的銷售也會同時促進門店的單杯咖啡銷售。“有大量的證據表明,購買瓶裝咖啡的人,也願意去到店裏試試原生的產品。”

除了補充產品線之外,雙方可能更看好瓶裝即飲咖啡這個市場。據尼爾森的數據,在美國,這個市場去年的整體銷售增長了 8%,今年的預計銷售將繼續增長 8%。歐睿諮詢則認爲,從 2011 年起,美國即飲咖啡市場每年就保持在兩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唐恩都樂和可口可樂的業績都不太理想。今年二季度,唐恩都樂的同店銷售只增長了 0.5%,而去年同期的增速是 2%;可口可樂在北美市場的汽水飲料銷量則下跌了 1%,但非汽水飲料卻實現了 3% 的增長——後者現在也佔到了可口可樂總銷量的 30%,而 2000 年時,這個數字僅爲 10%。

 

唐恩都樂對自己的定位其實是“咖啡品牌” | 來自 唐恩都樂

 

 

其實,在中國經常被認爲是以甜甜圈出名的唐恩都樂,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就明確了“咖啡品牌”的定位。而且,它的市場佔有率也不錯,目前在美國的單杯咖啡市場佔到 4% 的份額,超過了麥咖啡(3.6%),僅次於 Keurig、星巴克和 Folgers;在美國研磨咖啡市場,唐恩都樂的份額爲 7.1%,也僅次於佔 8.9% 的星巴克。

但是在瓶裝即飲咖啡市場,它完全不是星巴克的對手。相比現在才進入這個市場的唐恩都樂,星巴克早在 1996 年就進入了這個市場,期間一直與百事(Pepsi)合作,從第一款產品、現在依然很流行的瓶裝星冰樂(Frappuccino)推出至今,星巴克穩居美國瓶裝咖啡市場絕對第一的位置,份額達到 75%。

 

 

唐恩都樂在即飲咖啡市場最大的對手是星巴克 | 來自 thewire

 

除了要面對強勁的老對手,唐恩都樂和可口可樂也面臨着其他挑戰。今年 4 月,胡椒博士(Dr Pepper Snapple Group)與咖啡飲料公司 High Brew Coffee 簽訂了分銷協議,進入了這個市場;7 月,去年收購了兩個咖啡品牌的美國本土連鎖咖啡 Peet’s Coffee 也表示,將花費大力氣進軍 Cold Brew 市場,並推出瓶裝、紙盒裝零售 Cold Brew 咖啡;9 月初,可口可樂自己旗下的茶飲品牌 Gold Peak,也宣佈要推出 Cold Brew 即飲咖啡,計劃 2017 年第一季度上市。

目前,唐恩都樂和可口可樂並未就雙方的合作透露太多細節,包括新款即飲咖啡的口味也仍處於保密之中。“它會保持唐恩都樂的口味風格。” Travis 說。


2017-05-08 17:39:27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