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本咖啡師冠軍創業故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師 > 2024-06-03 12:09:44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對於位於日本福岡市的Rec Coffee咖啡廳今年三月正式開張,店裏的兩位老闆都參加了2014年日本咖啡師大賽,其中石澤嘉一獲得了日本咖啡師大賽冠軍。這兩位年輕咖啡師的成就得益於如今日本發達的咖啡行業,但他們對於咖啡的熱愛也是取得冠軍的關鍵因素,他們接觸咖啡可以追溯到學生時代。

  石澤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咖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高中就開始學習咖啡知識,但直到2005年,才真正開始接觸精品咖啡。一開始在一家專賣意大利特濃咖啡的店裏打工。從那時開始,他的咖啡生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咖啡那醇厚的口感、明亮的酸味和複雜的味道深深吸引了他。

分享日本咖啡師冠軍創業故事

  當石澤開始研究咖啡的時候,會用家裏的煎鍋嘗試烘焙咖啡,那時在店裏使用烘焙後的豆子做過一杯意大利特濃咖啡,自那之後,會有很多朋友來向Rec Coffee購買咖啡豆。這也就是Rec Coffee精品咖啡的雛形。這份對咖啡最執着的愛最終趨勢這兩位年輕人鑽進了咖啡裏面,並真正開始他們的咖啡生涯,兩人都沉迷於精品咖啡。

  這兩位年輕人創業的方式與衆不同。他們買下了一輛中巴,然後把它改造成Rec Coffee移動咖啡店,並駕着它環遊日本。兩人把所有攢下來的錢都投資在這輛咖啡中巴上了。有了它,兩人就能從早到晚、隨時隨地的爲顧客提供精品咖啡了。當時,兩人認爲與其讓顧客自己上門不如主動將精品咖啡推廣出去。

  咖啡中巴的大獲成功使得他們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從而最終創建了Rec Coffee咖啡館。如今,他們在日本各地擁有兩家分店。有些人覺得精品咖啡在日本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石澤和北添認爲對精品咖啡的不斷追求只不過是日本悠久歷史文化的又一段傳承。想當初,日本茶道盛行。茶館的老闆會爲顧客精心準備茶飲,顧客們也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放鬆心情、細細品味。到了21世紀,日本的茶道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這種文化當中的精髓提取出來,並加之以最完美的咖啡體驗呈現給顧客,隨着市場日趨成熟,如今,有更多的人想要得到品質更高、口味更加獨特的咖啡。

  這兩位咖啡界的年輕精英對Rec Coffee咖啡館的未來的目標從未改變,那就是讓儘可能多的人喝到最美味的咖啡,每位顧客哪怕只喝一杯也好。咖啡師和顧客之間是零距離、面對面接觸的。每當站在吧檯裏爲客人制作咖啡並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時會感到無比幸福和滿足,這該是每一個咖啡從業者的最美的享受及願望。

  【相關閱讀】

  咖啡的栽培條件

  有個名詞叫做“咖啡帶”(Coffee Belt)。世界咖啡生產國有60多個,其中大部分位於南北迴歸線(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內。這一咖啡栽培區稱爲“咖啡帶”或“咖啡區”(Coffee Zone)。

  咖啡帶的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因爲咖啡樹是熱帶植物,若氣溫低於20℃則無法正常生長。

  1.氣候條件

  阿拉比卡種咖啡不耐高溫多溼的氣候,也無法長期處於5℃以下的低溫,所以多栽種在海拔1000~2000米高地的陡峭斜坡。另一方面,羅布斯塔種咖啡因適應能力強(羅布斯塔的原意即指“頑強健壯”),多栽種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地。

  全年降雨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再加上適度的日照,是最適合咖啡生長的環境。但阿拉比卡種咖啡不耐強烈日照與酷熱,因此適合種植於易生晨霧的地形,特別是日夜溫差較大的地方。另外,有些地方爲了避免太陽直接照射還會種植遮蔽樹,如香蕉、玉蜀黍、芒果樹等。

  2.土質

  簡單來說,適合栽種咖啡的土壤,就是有足夠溼氣與水分,且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火山土。埃塞俄比亞高原上就佈滿了這種火山岩風化土,因此富含腐殖質的土壤自然成爲適合栽種咖啡的基本條件之一。

  事實上,巴西高原地帶(稱“Terra rossa”,意爲玄武岩風化的肥沃紅土)、中美高地、南美安第斯山脈周邊、非洲高原地帶、西印度羣島、爪哇(部分地方的土壤也是火山岩風化土,或是火山 灰與腐殖土的混合土)等咖啡的主要生產地帶,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帶一樣,擁有水分充足的肥沃土壤。

  土質對咖啡的味道有微妙影響。像種植在偏酸性土壤上的咖啡酸度也會較強烈;又如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帶土壤帶有碘味,採收咖啡豆時採用搖樹法將果實搖落地面,咖啡也會沾染那種獨特的味道。

  3.地形與高度

  一般認爲高地出產的咖啡品質較佳。中美洲地區各咖啡生產國因爲有山脈自大陸中央穿越,他們會以“標高”作爲分級標準。例如危地馬拉的SHB(Strictly Hard Bean),七等級中的最高級即稱SHB,代表它的產地高度約爲海拔1370米。

  雖然咖啡莊園位於險峻的斜坡高地上,對於交通、搬運以及栽培管理各方面都不方便,但是,這樣的地形氣溫低且易起晨霧,能夠緩和熱帶地區特有的強烈日照,讓咖啡果實有時間充分發育成熟。

  不過,牙買加島的“藍山”與“夏威夷可那”等高等級咖啡卻不是高地採收咖啡。因爲只要有合適的氣溫、降雨量和土壤,會起晨霧且日夜溫差大,就能種植 出高品質咖啡。由此可知,即使“高地產等於高品質”,也並不意味着“低地產等於低品質”。標高只能視爲判斷咖啡等級的參考標準之一,標高雖然重要,但產地 的地形與氣候條件更重要。

  咖啡的主要消費市場歐洲諸國,很久以前就給肯尼亞及哥倫比亞等高地咖啡以較高評價。定量的咖啡豆能夠萃取出較多的咖啡液(即濃度較高),這也是高地咖啡獲得好評的原因之一。

  另外,前面已經提過,原產於剛果的羅布斯塔種咖啡栽種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地,與阿拉比卡種不同,它生長速度快又耐病蟲害,在不肥沃的土壤亦能栽種,因而味道與香氣都遠遜於阿拉比卡種咖啡。

2017-05-19 14:13:2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