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Don Juan咖啡園介紹 雲霧雨林咖啡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哥斯達黎加咖啡豆 > 2024-06-03 06:52:43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哥斯達黎加

  國土:51,100平方公里,比我國寧夏小一點

  人口:總人口(4,586,353人)2011年估計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民族:白人,印歐民族

  政治體系:總統制

  法律體系:大陸體系

  國花:卡特蘭(世界著名的蘭花之一)

  國際地域縮寫:CR

  國際電話區號:+506

  地形: 海岸邊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嶇的山所隔絕。

  氣候:屬於熱帶和亞熱帶,還有一部分是新熱帶。

  文化:這裏在很久以前有着你只能在書中看到的文明:安第斯文明,瑪雅文明,中美洲文明。

  人口:人口中混血兒和純種歐洲人佔94%,主要移民是西班牙人,另有不少德國人,波蘭人,意大利人和猶太人,在這兒只有少數從西方入侵中存活下來的印第安人。19世紀從牙買加移居來的黑人後裔佔3%的人口;另外1%是華人。

  其他:

  1. 第一個裁撤軍隊的國家,安全保障由美國負責。

  2.2009年前取得一個電話號碼要等上幾個月。

  3.40%的領土覆蓋原始森林。

  4.顛覆一年四季的概念,在這裏只有乾季(12月底到4月)和雨季(4月到12月)常年都比較熱。親身體驗一言不合的大雨,特別喜歡在下午4點左右開始下,打傘也沒用。

  5.這兒的人極其享受陽光,在街上打傘遮陽將是一件100%回頭率的事。

  6.這裏的絕大多數人能唱能跳,活潑熱情開放隨和。

  7.城市裏都是小平房,幾乎不見高樓。

  8.一共有7個省。聖何塞是首都。

  9.2007年與我國建交。

  10.經濟發展主要靠旅遊業和農業(咖啡,水果)。

  11.這兒的水果種類非常多,而且很好喫。炸像香蕉一樣的大香蕉是他們的特色,據說這種大青香蕉不能直接喫。黑豆和飯也是他們的特點。這裏的喫的各式各樣,融合了各種文化。

  Don Juan咖啡園

  Don juan 咖啡園位於雲霧森林(Monteverde)。探尋咖啡是我們在雲霧雨林中的第一個項目。這篇內容我整理了咖啡之旅中瞭解到的東西,看完之後你將對咖啡有一個新的認識,至少你會知道不要浪費咖啡,因爲它來之不易。

  “一杯完美的咖啡,魔鬼般漆黑,地獄般滾燙,天使般純潔,愛情般甜蜜”

  ——法國外交官Talleyrand

  1.好的咖啡樹想要長出來,那就須通過氣候,地形,土壤這幾方面來選擇種植地。

  氣候:終年陽光直射,豐沛的熱量,充足的雨水。

  “咖啡帶”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作爲一種熱帶經濟作物,咖啡樹生長在氣候條件卓越的咖啡帶裏,那裏終年陽光直射,有着豐沛的熱量和充足的雨水,年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但高溫,多溼,強光照也並非任何品種的咖啡樹都能忍耐,比如阿拉比卡種咖啡樹便不能忍耐,往往種在海拔較高的地區,如果光照過強,還要進行遮蔭處理,“雨林咖啡““蔭植咖啡”便因此得名。今年五月份我在哥斯達黎加做志願者,空閒期間到了哥斯達黎加咖啡園體驗了一把,這裏的咖啡就是雨林咖啡。

  地形:咖啡樹不易長在寒流通道上,開闊向南,冬季無霜和靜風的山坡無疑是種植首選。但背陰面有時因生長期較慢也會成爲好的選擇。同時坡度太鬥對種植,採收,土壤保肥等都不利。像雲南咖啡樹種植強調坡度小於25度。

  土壤:咖啡屬於淺根系植物,土壤富含有機質(保肥能力好),水汽豐沛(排水通暢),土壤深厚(通常1米以上),呈弱酸性等都是適宜咖啡生長的條件。像危地馬拉,巴西,哥倫比亞,以及美國夏威夷,牙買加藍山,印尼爪哇,中國雲南等地能成爲優秀的咖啡產區,都與擁有這類火山土壤或森林土壤有關。

  2. 全球十大咖啡產國

  全球將近有70個國家生產出口咖啡豆,但產量和品質卻參差不齊。這裏說ICO(國際咖啡組織)公佈的“2010年全球咖啡產量”的前十:巴西,越南,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埃塞俄比亞(起源國),印度,墨西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祕魯。其中有6個國家被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國家佔據,該地區提供了全世界70%的咖啡供應。

  3. 咖啡的三大原生種:

  阿拉比卡種咖啡(coffea Arabica)

  羅布斯卡種咖啡(coffea Robusta)

  利比里亞種咖啡(coffea Liberica)

  4. 咖啡品種:

  當然現在市面上的咖啡品種很多,本質上也就是這三大原種的各種比例雜交的後代,具有相對的遺傳穩定性和生物學上的一致性。

  波旁(Bourbon)和帝比卡(Typica)是目前存在的最古老的阿拉比卡咖啡樹品種。

  “新世界”(MundoNovo)這個品種則是波旁和帝比卡的雜交品種,它風味上好,產量很高,樹高豆大,抗病蟲害能力強。

  Geisha瑰夏這個品種可謂是咖啡故鄉埃塞俄比亞咖啡品種基因寶庫中的一朵奇葩,這種咖啡樹產的咖啡豆外型細長,光澤瑩潤,高海拔地區產出的最爲有價值,咖啡香氣迷人,口感純淨,酸度活潑,甜度上佳。在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等過都有少量的種植,但產量很低,投入產出率不高。

  還有太多品種,像帕奇(Pache),藍山(BlueMountain),帕卡馬拉(Pacamara). 卡蒂莫(Catimor)……

  5. 咖啡的原產地:

  埃塞俄比亞

  6. 咖啡種植:

  咖啡是雌雄同花,自畫授粉植物,5瓣型的潔白咖啡花,芳香馥郁。栽種一般5年一輪。

  7.種植過程:

  咖啡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種子種下去之後40~60天發芽,幼苗長出4-5對真葉時就要出圃定植。定植時株距因品種不同而不同,臨時遮蔭樹和永久遮蔭樹也是有必要的,臨時遮蔭如花生,永久遮蔭如合歡等。

  咖啡樹從苗長到樹3年後才能開花結果,結果後第5-7年纔是豐產期。20年左右的經濟壽命完結後,咖啡樹將逐漸衰老起來,這時候需要進行截杆等處理來迎接新生命。

  每一叢白花綻放的枝節點會長出多則十幾顆,少則幾顆咖啡果,咖啡果實爲多漿的漿果,隨其慢慢成熟,外果皮逐漸由綠色變成紅色或紫紅色(少數情況爲黃色)。這一成熟期需要8-10個月。同一株咖啡樹上的咖啡果也不是同時成熟,不同海拔差異巨大。

  8.採收咖啡

  採收咖啡果分爲人工採摘和機械採摘,每年11、12 、1 月收。人工採摘不僅成本高,也是相當艱辛的過程。所以像哥斯達黎加的咖啡園每到咖啡豐收季節,園裏都是巴拿馬來的黑工。據介紹的人說,採摘紅皮果子, 熟練工人一天最多10筐,全是紅色果子則是4美元一筐。一筐應該是1公斤。而綠色果子2美元一筐。

  紅果綠果混合製作出來的咖啡是劣質的。 據我的瞭解,在中國1個熟練咖啡採收工連續工作一週,所有勞動成果經初加工之後,獲得的咖啡生豆才能裝滿1個標準麻袋(60-70公斤)。我看一個專家算的帳,據2012年行情,採摘1公斤鮮果人工成本約爲1元,對於咖啡種植園來說,採收期的勞務等成本費用可能佔到全球總成本的一半。

  機械採摘用於平原地區,對於高山地區不適用。

  9.粗加工:

  爲了保證品質並避免二次污染,採摘的鮮果應該儘量在當天完成去皮等加工工序,皮和種子分離。初加工分爲乾燥法和水洗法。水洗法綜合成本高,但獲得的咖啡口感更加柔順細緻,所以賣價會高些。(具體的加工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詢)。經過一系列加工,咖啡生豆就產生了。不過對於商家來說,羊皮紙豆更利於儲存。

  10.咖啡製作:

  咖啡製作也將是影響咖啡好壞的一大因素。咖啡生豆的烤焙時間決定了咖啡味道的輕重,並且深焙的咖啡豆咖啡因含量相對淺焙的少。咖啡因的含量與萃取時間成正比;咖啡因是水溶性的。

2022-07-01 14:39: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