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的萃取原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萃取 > 2024-06-03 04:00:08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萃取咖啡時

  將磨好的咖啡粉放入濾杯中再精心注水。第一次注水要少量,且靜置至浸透咖啡粉,然後再分爲3~4次注水。爲什麼要分這幾個步驟呢?這是因爲咖啡萃取時利用了溶解和擴散的原理。如果仔細觀察濾杯就可以看出咖啡的變化過程,這對萃取咖啡起着參考作用。但是濾杯裏夾着濾紙不能直接看到裏面的變化,所以準備一套與濾杯相似的透明的器具。那麼萃取時,溶解和擴散是如何進行的呢?

  手衝咖啡的核心原理是溶解和擴散

  在烘焙過程中,咖啡細胞內部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散發出咖啡香氣和味道的多種成分。作爲這些化學反應的副產物,咖啡內部慢慢形成的氣體,使細胞開始膨脹。這些氣體和水分通過細胞內部非常小的細孔往外排出。這些不計其數的細孔中含有烘焙過程中形成的主導咖啡味道的成分。要想溶解這些成分,首先要粉碎咖啡豆,而且儘可能地把咖啡豆細胞組織內部的細孔多裸露到表面。然後慢慢注水,就能溶化出咖啡的成分,這就是溶解。

  爲了順利進行溶解,我們可以考慮把咖啡粉磨到最細,使細胞內的所有成分得到溶解。但是磨得太細就容易堵住濾紙,所以實際萃取時咖啡粉只磨成芝麻粒大小。這樣有一些含有咖啡成分的細胞被裸露到表面,也有一些細胞未露出表面。還有一些含有咖啡成分的細胞通過粉碎也不能破碎,這種細胞無法通過溶解來萃取,這時只能通過擴散才形成萃取。

  咖啡裝入濾杯裏,先少量注水至咖啡浸透,咖啡就開始膨脹。這是因爲熱水順着烘焙過程中形成的咖啡細胞之間的毛細管,浸入到咖啡細胞內的同時,把細胞內的氣體往外推擠出來,使得咖啡膨脹。進入到咖啡細胞內的水,開始溶解咖啡成分從而形成了濃厚的咖啡溶液。靜置一會兒再次往濾杯內注水,這時咖啡細胞內形成的溶液和新注入的水之間產生濃度之差,濃濃的咖啡溶液就開始往新注入的水中推送咖啡成分,這種過程就是擴散。

  就這樣,爲了更順利地進行溶解,以及充分形成以濃度之差引起的擴散,正式萃取之前往咖啡細胞內第一次注水之後靜置30~40秒的過程叫作事前萃取。在這個過程中,咖啡已充分形成萃取準備。

  祕訣在於咖啡和水均勻接觸

  將烘焙好的咖啡豆拿到顯微鏡下觀看會發現有很多的小孔,就因爲這樣的多孔結構,注水時咖啡粉會浮在水面。仔細觀察浮在水面的咖啡粉,可以看出被分成了兩層。底層因爲咖啡粉充分與水接觸,從而形成了咖啡成分活躍地溶解和擴散,但是上層與咖啡中排出來的氣體混合在一起,因此咖啡無法充分地與水接觸。因此即使放入足夠的咖啡粉,有一部分的咖啡成分不能完全地溶解出來。爲使充分形成溶解和擴散,咖啡裏注水後,有時也用勺子在濾杯裏攪拌。通過勺子攪拌,被分層的部分再次混合,這樣咖啡和水就可以充分地接觸。如果注水時精心一點兒,可以不用勺子攪拌,咖啡粉也能充分地與水接觸。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注水時爲避免咖啡層的塌陷,都要小心仔細地控制水流進行注水。但是像圖片裏看到的那樣,水面上漂浮的咖啡粉上即使用再細的水流注入,落下的水流還是給表面咖啡層帶起衝擊力,使得咖啡隨着水流下沉到底層後又再次浮到水面上。就因爲這種現象,咖啡與水能夠充分均勻地接觸。注水本身就是爲了讓水和咖啡充分攪勻,所以只要能夠讓水和咖啡充分地攪勻,不管注水方法如何,對咖啡的味道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2017-07-17 11:58:3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