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究竟是你精神的蜜糖還是砒霜?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9 07:47:28

  七月的氣溫馬上就要飆到38℃以上啦!

  彷彿“無心上班”纔是正經事,

  尤其每個星期的Blue Monday,症狀更爲明顯。

  每當睏倦來襲,

  睡法君表示喝了5杯咖啡都不奏效!

  不是說喝咖啡提神麼??

  難道都是騙人的!

  Q

  爲什麼有的人喝了咖啡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有的人卻半點效果沒有?

  喝咖啡提神我們都知道,是因爲有”咖啡因“嘛!但是爲啥“咖啡因”能提神呢?

  我們的身體在疲倦時,會產生一種叫做「腺苷」的物質

  而咖啡裏面的咖啡因,跟這種物質很像。當咖啡因進入大腦,會阻止腺苷與受體結合,換句話說,咖啡因把腺苷的位置給佔了,腺苷就不能發揮原來讓人疲勞的作用。再聽不懂只能和你說他們倆在“搶皇位”!咖啡因獲勝了!獲勝了,才能讓你精神亢奮!

  但是,如果我們在已經感到疲倦時再喝咖啡,那就晚了。因爲腺苷已經就位了!

  睡法君明白了!每次自己感到睏倦時,纔去買一杯咖啡喝!那時候就如聖旨已經頒佈,你已無力反抗了!所以以後大家要是覺得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定要提前喝啊!

  Q

  這麼說來,只要提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就能避免不困了?

  簡單來說,“咖啡因”踢走了腺苷,自己登上了皇位!因此細胞們沒有辦法感知腺苷了。本來機體已經很疲倦了,不斷上傳信號到大腦,申請休息,可結果因爲大腦收不到需要休息的信號,所以只能一直努力的工作。

  當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咖啡因可以在短時間內阻絕睡意,興奮精神,提升活力,並不是說咖啡因消除了機體的疲勞。它只是欺騙了大腦,讓大腦暫時收不到“需要休息”的信號。這就導致在該睡覺的時候,由於咖啡因的攝入,人體並不會產生睡意,繼續各種活蹦亂跳!!

  Q

  那就拼命喝咖啡,一天10杯?就會工作高效率?

  其實上面也說了,這是給你大腦製造的假象!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呀!該睡還是得睡啊!你喝咖啡高效率了8小時,只是短暫的,第二天可能會更困!而且對大多數的健康成人而言,一天內400毫克以內的咖啡因是安全的,過量的咖啡因攝入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比如心跳過快、腸胃紊亂、肌肉震顫等……啊呀,再說下可能又是猝死了!

  Q

  所以爲了健康就不要喝咖啡了?

  也不能這麼說吧!如果你是個喜歡咖啡的愛好者,喝一點咖啡,對於身心都是有益的哦!可以降低患一系列疾病的概率!

  睡法君想說:享受天然的味道,摒棄額外添加。每天喝咖啡最多一杯是最爲健康的,而且要儘可能選擇不加糖不加奶油哦!

  睡法兒說

  01

  咖啡因能有效緩解睡眠不足導致的注意力缺陷,這對於簡單重複的認知活動會有幫助(比如開車);在高級認知過程和執行功能上,咖啡因幾乎不能緩解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

  02

  對於睡眠不足的其它惡果,咖啡因並沒有幫助,比如睡眠不足會導致壓力激素的增加,從而增加患焦慮、抑鬱的可能性。

  03

  咖啡因具有潛在的成癮性,一旦戒斷會產生焦慮不安、失眠等反應。同樣咖啡因也會有耐藥性,長期服用會導致效果降低。這就是爲啥越喝越無效的原因。

  如果你不是一個愛好咖啡之人,

  綜上所述,

  如果有選擇的話,

  睡一覺再起來工作要遠好於通宵熬夜喝咖啡哦!

  說到底這“皇位”是搶來的呀,名不正言不順!

  最正統的方法還是:好好睡覺!

  最後那些一天四五杯以上的咖啡上癮患者,

  你們還安好嗎?

2017-07-18 10:49:2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