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之翼尹峯:犧牲眼前利益是爲了更好地奔跑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5-01-22 15:44:26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創業十七年來,我們的財報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負數。股東和員工都理解,我們犧牲短期利益,是爲了將來更好的奔跑。”

  面對2016年的財報虧損,咖啡之翼的總裁、被譽爲“神仙姐姐”的尹峯早有預見。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她表示,2016年咖啡之翼爲新業務線的鋪墊和建設作了一些準備,因此虧損在意料之中,董事會也就此事進行過溝通,股東們也都理解。咖啡之翼的董事會一直以星光熠熠著稱,有著名主持人何炅、58同城CEO姚勁波、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真順基金創始人李祝捷等。尹峯告訴記者,在年報出爐後,董事們紛紛發來信息表示理解和支持,“不要在意外面的質疑,埋頭做業務,把基礎打好,我們看重的是未來。”

  那麼,未來是什麼?

  主營業務二變四

  掛牌上市、成爲一家公衆公司,在尹峯看來,是實現她咖啡夢想的第一步。因此,雖然明知會犧牲一些短期利益,遇到一些坎坷,但她仍然堅持掛牌。

  “十七年了,不忘初心,我們還是想要在中國咖啡行業裏,創造一個大家喜聞樂見、適合中國特色城市社交的咖啡品牌。”

  在咖啡之翼上市之前尹峯也在思考,如何讓公司更有生命力,讓企業發展更有想象力空間。她的研究對象從國際餐飲巨頭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到身邊的58同城、聚美優品、通靈珠寶、永清環保等上市公司。她說:“會經常琢磨他們的商業模式。比如58同城上市之後,瓜子、轉轉、到家、招聘等上市後不斷壯大的新業務,是在其原有老業務基礎上持續向外延展,所以,戰略佈局、業務基礎建好了,企業發展才能厚積薄發。”

  咖啡之翼自2016財報顯示,公司只有兩條主營業務線:一條是線下直營店收入,第二是加盟特許授權收入,而這兩條線都偏傳統現金流業務,增長空間穩定但有限。“只有提前作略戰佈局,公司才能突破原有的穩定合理增長。研究探討了很久 ,我們決定再鋪設兩條業務線出來。”

  尹峯規劃的公司利潤的新兩翼,第一是供應鏈業務,第二是城市智能咖啡機。

  供應鏈業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研發產品的工廠復原、品質持續穩定、工廠驗廠把控、物流體系保證、全國倉儲佈局……這些都需要專業團隊建設及執行。2016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尹峯和她的團隊一直在持續的進行團隊和業務優化,尹峯表示,這些將會成爲咖啡之翼非常重要的後續生產力,將成長爲新增銷售增長和利潤增長點。

  城市智能咖啡機則是尹峯多年前就在醞釀的項目。她想以智能咖啡機爲零售終端業務的起點,將咖啡機變成一個無人值守的、更輕量級的城市咖啡店。咖啡機全國佈局完成之後,不僅機器可以售賣現磨咖啡、冰凍果飲、牛奶可可等,更值得期待的是,以咖啡機的1.2平米的點位,將不斷擴延衍生出更多的相關零售業務,也將是C端流量的重要入囗。“咖啡機其實就是我們鋪出去的零售終端業務線,和未來整個線上戰略相匹配。”

  在2016年年初,咖啡之翼就和外協專業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一款概念化的智能咖啡機,除現磨咖啡機專業功能外,還極具泛娛樂的遊戲功能,外觀設計流線型很炫酷,也正在申請應用專利,創意是要做咖啡機裏的蘋果。但因爲智能概念機的穩定性尹峯認爲還沒有達到廣普商業應用的要求,所以延期推出了,目前推向市場的是一款定製型德國技術咖啡機,70%的元配件都來自歐美進口,穩定性更高、市場性更強。

  “一橫一縱”佈局市場

  在尹峯的規劃中,2017年咖啡之翼就正式開始揮動其新的兩翼,因而她對未來表現出了很大的信心。

  “我們要持續努力,先讓市值達到二十億,進而向百億市值進發。”

  而尹峯的雄心壯志,也是基於對中國咖啡市場的長久堅守和看好。

  根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的統計,美國平均每人每年喝400杯咖啡,而中國的鄰國日本則達到了200杯,韓國140杯。但目前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的咖啡消費量僅有4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也僅爲20杯。

  但另一方面,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從發展角度來看,到2020年中國人人均每天喝一杯咖啡的話,僅咖啡豆市場每年將達到500億美金,整個產業鏈將產生上千億美金的市場。中國有望成爲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未來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尹峯認爲,隨着90後95後走入社會,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會越來越快。85後、90後、00後是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信息的扁平化國際化,他們的消費習慣也迥異於60後、70後,已經沒有太強的地域性,而這個人羣的崛起會給年輕的咖啡文化一個很大的發展機會。

  “所有這些數據都說明這個領域的風口已經到來,我們也會認真去深耕這個市場”。

  如果說過去咖啡之翼還稍顯保守的話,那現在終於迎來了蛻變的風口,是時候盛裝登場了。

  咖啡之翼今年提出了“一橫一縱”的發展戰略——

  “縱”是要將咖啡產品鏈打通,分三層佈局,第一層是線下咖啡連鎖店,第二層是更輕的城市智能咖啡機移動零售終端,第三層是未來進入超市渠道和電商渠道的咖啡零售產品。

  “橫”是指咖啡之翼的品牌管理輸出。在十七年的經營中,咖啡之翼歷練出了完善的品牌管理系統,擁有符合國際連鎖標準的八大運營系統、五大管理手冊,以及成熟的、專業的、高度職業化的運營管理團隊。尤其是令尹峯十分驕傲的大數據驅動的智能管理SaaS系統,已經實現了全國門店的遠程信息化管理。這些成熟的管理經驗未來不僅會提供給特許加盟夥伴,也可以輸出給市場上其他的輕運營的咖啡輕餐子品牌,孵化出更多的潮流時尚的咖啡輕餐子品牌。

  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我想要做一個偉大的、可傳承的品牌,傳播一種國際範、時尚範而又可觸及的生活理念。它能夠幾十年,上百年的傳承的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

  在宏大的商業夢想面前,尹峯始終在堅持的卻是一種穩健的做派。她“天天都有危機感”,每次決策都“如履薄冰”。

  不論是對供應鏈基礎建設的研究和分析,還是對智能咖啡機穩定性的執着追求,她的每一步市場決策都給人胸有成竹的信任感。在採訪中幾乎沒有“我感覺”,只有“研究”、“精研”、“數據”這些理性的判斷。但在談及未來時,她又顯現出一種執着和理想主義。

  在尹峯的心中,自己遠沒有成功。

  她認爲自己就是一個埋頭苦幹、堅守夢想的尋夢人。談到創業,她很謙遜,認爲自己勝過別人的也許就是“傻傻”地堅持。她對咖啡行業的情有獨鍾,一直就在堅守着中國市場的來臨和爆發,從沒打算放棄過,一路上不管任何艱難險阻,都是遇山開道、遇水搭橋,堅決跨過。因爲在這個領域堅持了這麼久,積累了這麼多年,用一萬小時專家理論來推演,咖啡之翼的品牌不可能未來不厚積薄發。

  她對咖啡之翼的優勢有着很清醒的認識。

  “我們比之於國際品牌,更加了解中國的用戶,對市場的反應更快。”

  國際品牌的咖啡館主要聚焦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尹峯認爲,這些一線城市具有國際化商務的共通性,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很高,而且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夠滿足大部分的商務社交需要。

  而咖啡之翼起勢於湖南長沙,店面多分佈於中國的二三四線城市,這是因爲在長年的觀察研究中,尹峯發現二三四線的城市居民有更充裕的時間去社交和享受,並且,由此帶來了咖啡增值項目:咖啡餐飲。尹峯認爲,每個城市都需要有城市社交中心,也就是工作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間。而咖啡之翼的模式,無疑迎合了這一需求。

  另外,她也有適合一線城市的運營模式,比如輕運營的咖啡之翼高能系列、小小翼系列、智能咖啡機自由翼系列,都會更多向一線城市鋪設。她笑言這種發展路徑,是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

  在不少採訪中,尹峯都提到了星巴克。在她心裏星巴克是一家偉大的公司,是她的榜樣,也是她的追求。她說:專業做咖啡的行家老愛說星巴克並不是最好喝的咖啡,但,星巴克向全世界傳播和推廣了年輕的咖啡文化、一種都市白領的生活方式。她以星巴克爲目標激勵自己,“也許有一天,中國咖啡行業也有一家像星巴克一樣偉大的公司,能和它友好地競爭推動市場,打造出中國人真正最喜歡的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讓都市生活變得更美好,這不是野心是追求!”她笑着說。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7-07-19 14:34:0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