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不少網誌、旅遊達人說到韓國,必須要去首爾不同的咖啡店朝聖,不同咖啡店亦成爲了旅遊熱點。而且,亦因爲韓流的關係,不少連鎖咖啡店品牌亦瞄準了韓流產品如電視劇、綜藝節目等,作不同形式的植入式廣告,以向本土及海外觀衆宣傳韓國咖啡品牌。正當我們享受這個旅遊文化時,有沒有想過,因爲這咖啡市場,令到一個擁有多個連鎖品牌的“咖啡王”自殺成爲轟動韓國的新聞?
在7月25日,根據首爾瑞草警察局,擁有Hollys Coffee、Caffe Bene等著名韓國連鎖咖啡店品牌的KH公司代表姜勳被公司職員發現在家裏洗手間自殺。而自殺前他曾向朋友發短信表示因爲公司運營問題感到“很疲倦”,而擁有大型咖啡王國的他,爲何仍會在這競爭中不勝負荷,了結了自己的生命?值得研究的,不是他自殺的真正動機,反而應從他如何建構韓國咖啡店市場,然後再看究竟我們愛的韓國咖啡店背後,有著什麼的亂況。
姜勳於1997年就在星巴克咖啡進行推廣工作,其後自立門戶,與朋友成立了本土咖啡品牌 “Hollys Coffee”,而2003年把這品牌轉賣至其他公司,而2008年成立了Caffe Bene,此品牌的發展如日中天,轉眼間開了近500間分店,而且更引入美式咖啡於咖啡店,造就如今韓國人必喝的飲料文化。而乘著這咖啡店的新興市場,不少公司亦相繼建立不同的連鎖咖啡店品牌,意圖在這熾熱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這亦造就了韓國的咖啡市場競爭變得更激烈。根據數據統計中表示,整個韓國截至今年四月就已經有約9萬間咖啡店(包括連鎖及自家經營),與三年前的數據相比升了兩倍有多。而現在咖啡店的熱潮亦演變成兩種特色,一種爲像Caffe Bene般連鎖集團式高級咖啡店,另一種爲平價咖啡店,如最著名的Ediya Coffee,其銷售額的增張亦不能忽視,2013年的銷售額爲785億韓元,2014年爲1,162億韓元。再加上,外國的咖啡品牌亦於韓國有著一定的競爭勢力。可見,咖啡市場於韓國由姜勳創立的品牌帶起,而且引起咖啡業“百家爭鳴”的現象。
不過,競爭激烈之下,自然會有分高低。商家眼中,固然銷售額或盈利就是其中主要的指標。根據數據顯示,有9萬間咖啡店當中,能夠生存一年或以上的只有50%,即另一半在甫成立起就面臨財政困難,甚至倒閉危機的問題。即使他們不斷引入及研發新產品,盈利上仍無起色,承受的虧損亦不能想像。
可能有人認爲而姜勳作爲“韓國咖啡業大王”,絕對不需要擔憂其收入出現問題。其實,其連鎖品牌亦出現了虧損問題。2010年擔任了Caffe Bene代表後,成立KH公司,更於翌年成立了Mangosix公司,而自2015年起,根據韓國傳媒的資料,姜勳管理的公司及品牌已於2015年出現虧損,而且去年收購了兩間咖啡店亦不能幫助回本,KH公司的銷售額亦較去年減少了一半,最後只能向法院申請破產。這個流程反映了,在韓國咖啡競爭下,即使有著連鎖品牌也好,亦未必能站穩陣腳。
姜勳的去世在韓國引起一時的轟動,除了他在咖啡業上的地位之外,還值得討論的是,他旗下的著名咖啡品牌何去何從。另外,韓國咖啡市場會否出現競爭上的轉變,這亦是值得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