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教訓,買海魚,先要看魚嘴;在魚排的養魚,因爲常撞到圍網而受傷。魚嘴齊整,纔是野生。作爲消費者,她關心的,是魚兒有否足夠空間遊動,肉質是否紮實爽口。雞場裏的雞,也是被關在籠裏當生蛋機器。買走地雞蛋(free range eggs)的人,大概並非在乎雞隻的福利,而是質素。筆者反對貓屎咖啡,不單是因爲人道立場。更重要的,是作爲杯測師,它的味道,並不及格。
本地報章以“香溢”、“絕響”來形容該報道,只會粉飾貓屎咖啡的傳說。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的傳訊經理Lily Kubota早在2011年已撰文列出三點結論﹕1、最好的貓屎咖啡也比不上最低分的精品咖啡;2、最正宗的貓屎咖啡產自困在籠內的麝香貓;3、消費者買到的,大多是假貨。同年,杯測師Stephen Vicks在咖啡網頁發表杯測報告﹕“在四個樣本中有兩個分別帶有黴味和苯酚味(phenol)瑕疵,其餘的兩杯,令人聯想到青草、藥水膠布、碘酒和生蠔,口感粗糙。”可見消費者買的不是質素,而是噱頭(They pay a premium for the story, not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