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技巧】如何通過攪拌使你的手衝咖啡更好喝?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26 08:23:03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手衝咖啡真的是咖啡界的一項偉大創意,通過流暢的注水,咖啡粉在濾杯中輕輕翻滾,萃取出迷人風味,穿透濾紙靜靜滴下清澈透明的酒紅色液體,一切顯得那麼優雅而清新,充滿了儀式感。最重要的當然是,即使不是專業的咖啡師,不需要太過高昂的設備支撐,在家裏也可以輕鬆衝煮出不遜色於專業咖啡館出品的手衝咖啡。

 

當然,像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樣,一杯完美的手衝咖啡根本就不可能輕易獲得。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個手衝咖啡的萃取技巧——攪拌。

 

很多人都說,一杯平滑柔順的手衝咖啡,離不開攪拌。那麼,什麼是攪拌?怎樣攪拌?重要的是,攪拌真的可以提升我們的萃取質量嗎?接下去看吧~

 

 

什麼是攪拌?

問題可能有點蠢,但還是讓我們從基礎開始講解。

手衝咖啡的衝煮過程大概可以分爲兩個部分:

1、悶蒸。用粉量兩倍重量左右的水量沾溼咖啡粉,作用是激活咖啡粉的活性,預先排氣,讓咖啡粉膨脹形成一個良好的萃取結構。

2、注水過濾。將剩餘的水倒進濾杯,萃取出咖啡裏的各種風味物質,並過濾得到清澈的咖啡液。

當然在注水的過程也會有一個輕微的攪拌狀態,但這個明顯不是今天我們要講解的重點。

簡單來說,攪拌就是在上面兩個過程當中,通過施加一個溫和的干擾,使得咖啡粉在水中翻滾移動。

 

 

爲什麼要攪拌?

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得到一杯口感完美的手衝咖啡,那麼前提就是整個萃取過程必須保持均勻、一致。

如果濾杯中的咖啡粉,上層與下層、邊緣與中心的萃取程度不相同,那麼,你想控制最終萃取出來的風味以及複製每一次的表現,就顯然不可能了。即使有最完美的衝煮參數,你最後得到的,也只能是一杯大部分萃取正常、一部分因萃取不足而導致酸澀、另一部分因過萃而導致焦苦甚至帶木質味道這樣的“複雜”而混濁的咖啡。

 

 

另一個攪拌的原因,則是爲了提升萃取率。

注水後的濾杯,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通道效應”。專業的咖啡師一聽到這個名詞應該就會聯想到意式濃縮萃取中的粉餅穿孔的問題了。

事實上,手衝的過程中,也會存在“穿孔”的現象。

不厭其煩地再一次解釋:“通道效應”是因爲水具有惰性,在通過咖啡粉層的過程中,通常過選擇單薄的、容易通過的通道流過,使得通道附近的咖啡粉萃取過深,而其他地方的咖啡粉則萃取不足。

當然,手衝跟意式濃縮不同之處在於,手衝咖啡產生的通道通常在粉層上方——尤其是在萃取的中後段,大部分的咖啡粉排氣完畢,吸收水分,沉於濾杯下層,而這時候水面高於粉層,水就容易直接穿過周邊的濾紙,沿着肋骨的空隙,直接繞開咖啡粉流下濾杯。

 

 

另外,咖啡粉層的不均勻堆積、不均勻浸泡,也會產生通道,注水速度太快或者注水不均勻,也會加劇通道的產生。而大多數人應對這些通道效應的方法,就是“斷水”。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技巧“攪拌”自然就是另一種方法。

攪拌可以分散咖啡粉,促進咖啡粉與水的均勻接觸、均勻萃取,同時使得濾杯中的萃取液流動起來,避免局部區域“溶解飽和”。

當然,這不是唯一保證萃取均勻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每天都要喝到相同風味的手衝咖啡,還要規範您的水粉比、衝煮水溫、濾杯濾紙的選擇、傾注水的手法和速度,水質,研磨度和衝煮時間……事實上這一點真的很難。

 

 

怎樣攪拌?

攪拌可以在幾種時候,以幾種方式進行。例如:悶蒸的時候、第一次注水的時候、最後注水完畢的時候……

 

你可能聽說過北歐風格的“大水流衝攪”,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攪拌”方式,通過大水流的衝力,把粉層底部的咖啡粉攪拌起來,在水中形成翻滾,這種注水手法更是打破了“手衝注水不能衝到濾紙”的固定思維,直接將邊緣過高的咖啡粉衝回液麪以下。

 

除了最直接了當的用木棒攪拌,你還可以通過敲打濾杯、旋轉衝注、甚至手動搖晃等手法來進行攪拌。

 

 

 

專業咖啡師們選擇哪種攪拌方式?

最著名、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2012年世界衝煮大賽冠軍 Matt Perger ,他當年的一個手衝示範視頻,堪稱打開了手衝界的一個新視野——在這之前,手衝的攪拌流派一直得不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和理解。

下面先上視頻:

能留意到他使用的V60濾杯,實際上,V60濾杯的肋骨設計本身就有讓水流順着螺旋狀肋骨旋轉,延長水流流下的時間,同時將水流做集中的動作,這本身就是一種輕微的“攪拌”作用。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手動搖晃濾杯,來達到一個攪拌的效果。如:

 

或者像這樣旋轉衝煮:

 

 

 

 

攪拌的適用性

攪拌的作用和效果,決定了它通常配合細研磨、高水溫、快速衝煮。同時,經過攪拌的咖啡,雖然風味更加明顯了,然而它的回甘卻削弱了很多。而且這方法對咖啡豆的品質要求很高,如果使用較差的咖啡豆,只會無限放大其不良的風味。還有就是,由於此方法要求的咖啡粉研磨度很細,加上充分的攪拌,掌握不當容易過度萃取。大家還是要充分掌握自己豆子的屬性,再來決定是否攪拌、如何攪拌爲好。

 

最後

以上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爲了讓你鼓起勇氣去嘗試。無論您是咖啡師,咖啡愛好者還是入門新手,都可以嘗試。嘗試攪拌,嘗試不攪拌;自己測試,與朋友分享,或者與你的客戶進行品嚐評測...

找出差異,品嚐咖啡中的細微差別,並不斷嘗試研磨度和注水手法,找到最好的組合,並複製整個過程,直到你的結果基本能夠達到一致。

手衝咖啡的奇妙之處在於能夠不斷進行嘗試,永遠沒有絕對的標準和恆定的教程。所以直接跳進去坑裏,嘗試攪拌,看看它是否適合你。

 

2017-08-17 18:20:3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