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烘焙 | 只調風不調火或只調火不調風?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烘焙知識 > 2024-05-20 14:45:18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Home-barista這篇討論很值得大家去看看【Air flow in roasting】,由Scott Rao的correct air flow談起,Giesen如何判斷air flow is at the right level,然後誘發Rich從專業的角度談more airflow means low RoR(風流大則RoR低),同時也提到Diedrich和Boot公開的
A typical airflow profile for a roast master using an IR roaster such as a Diedrich, is 25% for Drying, 50% for Ramp, and 75% for D evelopment. 
紅外線烘焙機典型的風流使用配比是脫水25%,梅納50%,發展75%
但Rich認爲發展階段使用較大的風流,不利RoR的控制,而
the point is there's no "right" airflow for a classic, drum roaster -- it's circumstance and roast master dependent.
傳統滾桶式烘焙機是沒有所謂正確的風流這回事,它和環境以及烘焙者的關聯性很高。
所以,星爺老早就說過了【根本沒有食神,或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熱風在咖啡烘焙中的作用,越來越受肯定,不論烘焙機是直火、半直火、半熱風、或熱風,甚至是沒有風門的鋼炮型的,透過桶內葉片的攪拌,熱風都可以扮演熱能傳遞和均勻烘焙的重要角色。 只是,什麼是正確的風流? 即使是風門固定的名門機種,它ABR(air to bean)的設計也必須根據一定的烘焙量(例如烘焙桶的三分之一)決定,烘焙量不同,它的ABR就不同,其餘的烘豆機應該也類同。

迴歸到基本面,烘焙者面對烘焙機可以使用的武器有火力、風量、滾桶轉速,當然還有其他,例如入豆量、入豆溫等,但爲便於陳述,還是鎖定在火力、風量、轉速三項,這三項武器只有轉速和豆溫、爐溫、排氣溫的量測比較沒有相關,整理如下圖


  • 當火力固定時:若風量變大->入風溫變低; 若風量變小->入風溫變高
  • 當火力調小時:若風量變大->入風溫快速降低; 若風量變小->入風溫高或底要看火力及入風量的搭配
  • 當火力調大時:若風量變大->入風溫高或底要看火力及入風量的搭配; 若風量變小->入風溫快速升高
  • 當風量不變時:若火力加大->入風溫變高; 若火力調小->入風溫變低
  • 當風量調大時:若火力加大->入風溫高或低要看火力及入風量的搭配; 若火力調小->入風溫快速降低
  • 當風量調小時:若火力加大->入風溫快速升高; 若火力調小->入風溫高或低要看火力及入風量的搭配
  • 滾桶轉速與風量、火力無關;
  • 當在不超過離心力前提下提高轉速時,攪拌次數變多、受熱更均勻,豆子騰空次數變多,熱風效應變強
  • 當降低轉速時,攪拌次數變少,必須小心烘焙不均,豆子騰空次數變少,接觸烘焙桶時間變多,接觸熱比例增加

我們來看看大老田口護的觀點


田老不調整火力,只變更排氣量是因爲怕破壞火力與排氣的平衡,從他在精品咖啡大全中附的曲線數據可以得到驗證
同樣的豆子,烘焙條件的差別是一鍋火力用0.9 KPa,一鍋用1.1 KPa,火力全程未調,排氣由入豆的800 RPM,一爆調1000 RPM, 二爆調1200 RPM,RoR幾呈水平,豆溫曲線也幾乎是直線方式緩緩上升。

什麼是火力與排氣的平衡? 用我的方式理解,以第一鍋來說,0.9 KPa的瓦斯壓力和排氣抽風800 RPM可以在預熱完成的情況下,讓風溫達到一定的高溫,同時保持穩定,當進入一爆時把抽風拉到1000 RPM,讓入風溫些微下降, 也讓豆子進入放熱反應時不會升溫太快,二爆時再次拉高到1200 RPM除了降風溫之外,也讓進入深焙產生大量的煙可以迅速抽離。 但由於田老沒有附進氣溫數據,一切也僅止於我自己的猜想。

再看一個例子,德國2015 SCAE烘焙大賽使用固定風門的ProbatOne 5Kg烘豆機的曲線


ALEC一開始使用的火力是60%,這樣的火力和固定的抽風量搭配下,每分鐘的RoR可達18度,完成脫水階段後,火力降爲40%,RoR也明顯下降,一爆前降火力降到30%,此時豆溫開始超越排氣溫度(ET),表示30% 的火力和固定的抽風量搭配下,其進氣溫已低於爐內溫度,熱能的傳遞,已由以熱風爲主,變爲烘焙桶的傳導及豆子進入放熱反應的輻射熱爲主,抽風的功能一是排除煙塵,另外是當剎車減緩發展期豆子的升溫速度。 最終火力降到只有20%,豆溫與排氣溫拉得更開了。 這是烘焙者善用ProbatOne這型使用厚鑄鐵鍋,同時強調熱風效能佔70%機器的特性,所跑出來的冠軍曲線。 同樣的,因沒有進氣溫數據,一切也都只是我的猜想。

記得James公開的75/85臺灣豆烘焙要訣嗎? 沒有調抽風,一開始火力80%,150度降30%(=50%),180度再降15%(=35%),200度再降15%(=20%),然後在一分半內可以由200度升到214度下豆點,此時的火力只有20%。 單看這數據,相信大部分的機器都做不到,但原理上是行得通,關鍵點還是那部機器的鍋體、火排、風路、持溫能力的設計,最後再加上烘豆師腦袋的想象。

引用了那麼多,總得自己實證一下。 之前,我已找到自己這部DIY002高熱風比烘焙的最佳配置,當然是得力於有加進氣溫和排氣溫的量測。 這次,總共試了3鍋,用的是不算軟的剛果水洗波旁

第一鍋,抽風固定,只調火力
第二鍋,想要固定火力,抽風由25%->50%->80%分階段調大,但梅納階段的RoR太低有偷加一點點火,即使這樣,發展期RoR仍太低,低到發生了stall狀況
第三鍋,穩定進氣溫的烘法,風量由中->大->特大,火力看進氣溫決定,脫水段不調火,梅納段火力跟隨風量稍調大,發展階段後半降火
完烘後立即杯測,第一鍋稍有澀味,第二鍋去酸不足,第三鍋平衡感最佳。 隔天手衝試飲,第一鍋在正常高溫手衝條件下沒澀味,已無瑕疪;第二鍋,酸度稍高;第三鍋平衡好喝。

如果烘出來的成品風味差異不大,我覺得手法越簡單的越有價值,變因比較少,當出問題時要找也比較容易。 手法太繁複,很難實證是那個因素讓整鍋變好或變差,對烘焙知識、經驗的累積也會比較困難。

2017-10-09 11:46:3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