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烘焙機的分類,不同烘焙機有什麼不同烘焙手法?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品牌 > 2024-06-03 10:06:59



       除了烘焙度有派別之分,就連烘焙機也有門戶之見。目前的專業烘焙機有兩大派,一爲傳統的滾轉爐(Drum Roaster),另一爲新近崛起的熱氣爐(Air Roaster),前者是以瓦斯隔着爐底加熱,爐內的金屬葉片則不停攪動豆子,後者則以高溫熱氣流來烘豆,由於氣流很強,爐內的豆子不停飛舞,因此不需葉片攪動豆豆。滾轉爐烘豆所需時間較長,一般稱爲慢燉派,熱氣爐烘豆速度則較快,屬於快炒派。
  
  這兩種烘焙機孰優孰劣,業界爭得面紅耳赤,也被形容爲〝慢燉派與快炒派的戰爭〞,慢燉派偏好傳統的滾轉爐,認爲剛開始應以溫火烘焙,一爆後再慢慢加大火候,如此可防止豆內水分蒸發太快,也可將細胞組織的破壞程度降至最低,唯有循序漸進的加熱,咖啡豆的風味才能充分發展出來。主張慢燉的業者多半是赫赫有名的老饕咖啡,諸如畢茲、維瓦契、奧雷果(Allegro)和咖啡豆與機具公司。他們的烘焙時間大約在十一分至二十五分鐘。有趣的是,慢炒業者的規模都比較小,強調小量烘焙,不屑以量取勝,粗枝大葉的炒法.
  
  滾轉爐(Drum Roaster)
  
  基本構造原理
  
  快炒豆酸味較強,慢炒豆較甘苦快炒派則喜歡採用熱氣爐,認爲強大的熱氣流,導熱較佳,豆豆受熱較平均,可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所要的烘焙度,從而減少咖啡油的消失和細胞組織的損害,烘焙時間多半在三至十五分鐘內。由於快炒省時而且咖啡豆重量流失較少,可以省錢,因此採用熱氣爐業者大部分是以量取勝的大型烘焙公司,美國漢堡王和麥當勞的咖啡,多半是由熱氣爐業者代工。一般而言,快炒豆酸味較明顯,也比較有層次感,慢炒豆卻壓抑了酸味,喝來比較低沈甘甜。
  
  熱氣爐(Air Roaster)
  
  基本構造原理
  
  快炒慢炒與綠原酸的關係
  
  植物都含有苦澀濃烈的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s〞以抵抗蟲害或病菌,咖啡生豆也含有大量綠原酸,這和生豆呈現綠藍色澤有些關係,綠原酸含量也和咖啡因呈正比,低海拔羅布斯塔生豆的咖啡因多於高海拔阿拉比卡豆,因此綠原酸含量也較高,研究顯示羅布斯塔含有百分之十的綠原酸,而阿拉比卡只有百分之六左右,難怪羅布斯塔的苦澀味會比較重。 綠原酸是生豆含量最多的一種有機酸,也是造成咖啡尖酸澀苦的原兇,所幸綠原酸會在烘焙過程中被破壞,更重要的是,綠原酸瓦解的程度和烘焙速度呈反比,也就是說烘焙得愈快,殘留的綠原酸愈多,烘焙愈慢殘留愈少。


       這足以說明爲何快炒豆喝來較尖酸而慢炒豆風味較平順。因此濃縮咖啡專用豆比較適合慢炒,如果您以熱氣爐在攝氏三四百度高溫下快炒,可能三分鐘不到就出現二爆,然而綠原酸殘留過多會使得濃縮咖啡酸得難以下嚥。 烘焙與優質酸的關係除了劣質的綠原酸外,生豆還含有不少優質酸,較重要的有檸檬酸、蘋果酸、醋酸、磷酸和奎寧酸等,另外還有其他有機酸會隨着烘焙過程碳水化合物的瓦解而誕生,目前測得的有機酸就多達三十四種其中十五種屬於揮發性。原則上優質的檸檬酸、蘋果酸、磷酸和醋酸在中度烘焙時濃度最高,隨着重度烘焙而遞減。


    有機酸影響咖啡風味至巨,有趣的是,淺焙咖啡令人愉悅的活潑果酸,是三十多種有機酸的整體表現,任何一種特別突出反而會有不好的口感。咖啡烘焙是一門大學問,舉凡生豆的年分、密度、硬度和含水度都要考慮,就連烘焙當天的相對溼度,陰天、晴天、雨天、溫度及風向變化都不可忽視。因此烘焙大師傅不但是一名藝術家也是半個科學家呢!


 

2017-11-04 15:38:2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