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中部由安第斯山脈坐鎮着,是個收藏絕佳風景之處,這裏也是哥倫比亞最重要的咖啡產地之一,無論是徒步山林,或是在咖啡莊園裏細細品味剛烘焙好的咖啡,都是不容錯過的哥倫比亞體驗。
哥倫比亞人喚黑咖啡爲Tinto,大街小巷都有流動的咖啡攤,無時無刻爲你注入「咖啡因」。預先泡好的咖啡通常裝在保溫瓶裏,用小塑料杯來出售,十分隨意,可謂哥倫比亞的國飲。抱着期待品嚐Tinto的人通常會很失望,那稀薄的口味和哥倫比亞出產全世界最佳咖啡的美名似乎並不相稱。據說哥倫比亞最好的咖啡豆都出口到歐美各地,加上當地人沖泡咖啡多采用簡易的滴濾衝法,要喝到比較對口味的咖啡就得去正規的咖啡館或餐廳。
去哥國中部的咖啡區(Zona Cafetera),也是衝着咖啡的美名。這平均海拔約2000米,位於安第斯山脈腳下的山谷,是哥倫比亞最主要的咖啡種植地之一,其中的薩蘭託(Salento)最受旅人歡迎。這個山鎮頗爲標緻,棋盤式的街道盡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教堂和廣場,與周圍青蔥的山林融爲一體。鎮上人口多從事咖啡種植業,由於海拔高、溼度重,加上土地肥沃,這一帶可是種植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的絕佳之地。
哥倫比亞的經濟命脈一直與咖啡緊緊聯繫在一起。一般人相信,咖啡豆是於16世紀中經由傳教士帶到哥倫比亞。1835年,哥倫比亞已經開始向美國出口咖啡。目前哥國咖啡產量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巴西和越南,據國際咖啡組織(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資料,2010年哥倫比亞的產量爲8,523,000袋(越南爲19,467,000袋,每袋爲60公斤),哥倫比亞在2010年的咖啡出口總值達22億美元(約172億港元)。從事咖啡種植業的不少是傳統小型的家庭作業,由於氣候變得難以捉摸,加上咖啡價格下降,影響了小農們的收入,不少咖啡莊園也開始轉型並對遊客開放,同時經營民宿等。
薩蘭託周圍的山區遍佈了咖啡莊園,遊客只要付出少許的費用就能參觀。大部分員工導遊只說西班牙語,但通過「目測」(導遊的比手畫腳),就大概能瞭解咖啡的種植及生產過程。由於氣候、土壤及地理因素,哥倫比亞出產的都是口感較好,價格也更高的阿拉比卡咖啡,一年可收成兩次。問及哥倫比亞咖啡豆爲何那麼有名,導遊說當地咖啡都是人工摘採並經過嚴格挑選,以確保咖啡豆都是上等品質。咖啡豆也經過水洗處理,浸泡於水中能進一步分出咖啡豆的優劣,壞和未熟的咖啡豆會浮於水面。
參觀完畢,員工隨即爲我們沖泡一壺咖啡。坐在看得見風景的位置,讓青山綠水包圍着,慢悠悠的品味着酸性較低,入口順滑的哥倫比亞咖啡,一個充滿了咖啡香的下午也就這樣消磨掉。一般莊園也提供住宿,甚至歡迎遊客加入他們的工作,有時間並不介意花錢喫苦的人,可以考慮在這裏做短期義工。
如果咖啡不是你的那杯茶,薩蘭託也是徒步感受自然風光的好地方。離薩蘭託半小時車程的Valle de Cocora,是個長滿了棕櫚蠟樹(Wax Palm)的山谷,一條大約5個小時的徒步路線能讓你感受到哥倫比亞未經太多遊客打擾的天然景緻。走在重重霧林潺潺流水間,偶爾遇見騎着馬的當地山民,他們總會主動向你道??日安。山林深處有個民宿供徒步者歇腳,種滿了各種色彩豔麗的花卉,並引來一身華服的蜂鳥。
走出山林沿着雲霧裊繞的山谷漫步,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棕櫚蠟樹宛若哨兵守着山谷,這哥倫比亞的國樹能長至60米,也是全世界最高的棕櫚蠟樹。筆挺的樹幹細細長長的指向天空,頗有一番風姿。風起雲湧的霧氣讓山林若隱若現,更添神祕感。太陽一出來,霧氣隨即散去,露出了令人屏息的風景,不一會風景又讓雲霧沒收,再耐心等待幾分鐘,風景又會突然降臨眼前,變化無常並十分超現實,也難怪拉丁美洲文學中所謂的魔幻主義會在這塊土地上誕生。
到哥倫比亞旅行,味蕾最難忘當地的水果。市場裏總能看見各種色彩鮮豔、聞所未聞的水果,包括樹番茄、紅毛榴槤等,這些水果一般都會製成果汁,很能解渴消暑。不要錯過無所不在的Lulo,這造型類似柿子的水果只能在哥倫比亞找到,Lulo果皮堅韌無比,並佈滿了細刺,加入鮮奶打成果汁特別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