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咖啡發展史】 從盧旺達咖啡產業起源到現況詳細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盧旺達咖啡豆 > 2024-06-03 06:08:22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今天,當我們提到盧旺達,比較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1994年盧旺達國內胡圖族(Hutu)對圖西族(Tutsis)發動的種族大屠殺(The Rwandan Genocide)。 其實盧旺達的近代史和咖啡產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來介紹盧旺達的咖啡發展史。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部赤道南部,是一個內陸國,東鄰坦尚尼亞(Tanzania),南連浦隆地(Burundi),西和剛果(Congo)交界,北與烏干達(Uganda)接壤。 境內多山,有「千丘之國(Thousand Hills of Nation)」之稱。 剛果河與尼羅河分水嶺從北至南縱貫盧安達西部。 盧旺達擁有高海拔的山地環境和肥沃火山土壤以及豐沛的降水量,有着利於咖啡樹生長的氣候。 盧旺達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爲主。 從事農牧業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 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茶葉、棉花。 盧安達和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浦隆地共組『東非共同體』5國。

91.jpg 

1904年-德國傳教士將咖啡帶進盧旺達

最早將咖啡引進盧旺達的是德國的傳教士(德國統治盧安達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從1897~1923共26年,接下來由比利時接手)。 於1904年,德國傳教士從危地馬拉帶來波旁種的咖啡苗並且種在尚古古省(Cyangugu Province)的Mibirizi Mission區域。

1917年-第一批咖啡作物從盧旺達出口

盧旺達在非洲所有國家裏麪人口密度是最高的。 從1917年第一批咖啡作物出口以後這個小小的東非國家目前有將近450,000個咖啡農。 每個咖啡農平均照顧150~300株咖啡樹,耕種面積都不大,甚至都小於1公頃。 在國際上會將他們歸類爲micro-holder(微小農。 再往上就是small-holder,也就是小農。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USAID的原文報告裏面瞭解。 由於微小農們無力自己負擔一個處理廠,因此,在盧旺達咖啡農在採收完咖啡櫻桃後都會馬上交給地區裏面的中央咖啡水洗廠(CWS,CoffeeWashing Stations)做處理。 而盧旺達的咖啡豆主要都是以咖啡水洗廠的名義做輸出。 

 

 

93.jpg   

1933年-殖民國比利時強迫農民種植咖啡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退出盧旺達以後由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指派比利時接管盧旺達以及同屬東非國家的浦隆地(Burundi)。 1933年比利時規定所有盧旺達的農民必須至少撥出農地的1/4種植咖啡樹,並且壓制咖啡農作物的價格以及課徵高昂的出口稅。 這在當時導致咖啡農(當時一個咖啡農平均只有半公頃的種植面積)爲了壓出微薄的利潤而將質量降低,進入所謂的低質量/低成本(low-quality/low-cost)的惡性循環,而無法將所種植的咖啡質量做提升( 這在當時非洲被殖民的咖啡生產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以盧旺達來說這現象直到獨立以後並且第一個官方咖啡組織OCIR成立以後才漸漸消失)。

see u next week wiz the next episode of "The History of Rwanda Coffee Industry"

98.jpg 

 

盧旺達於1962年7月1號脫離比利時獨立後不久,政府就成立了咖啡官方組織OCIR(Office Des Cultures Industrielles Du Rwanda。 現在的OCIR隸屬於盧旺達商業部,是協助當地邁向精品咖啡之路很重要的推手)。 自從OCIR成立以後,咖啡的價格趨於穩定,而OCIR投資成立的RWANDEX也是盧旺達當時唯一的咖啡出口商。 由於當時採取的方式是將所有小農的咖啡果實集中在一起進行後製處理,並不會知道特定批次是由誰種出來的,也導致小農們並沒有動機追求高質量的咖啡果實。

96.jpg 

1986年 – 盧旺達的咖啡產量達到巔峯

盧旺達的咖啡產業從1960~80年代持續成長並且在1986年達到史無前例的巔峯,直到90年代初國內政局開始不穩才讓咖啡產業再度停滯。

1994年 –發生了短短一百日內造成80萬人死亡的 『盧安達大屠殺』(Rwanda Genocide)

圖西族組成的『盧旺達愛國陣線』(RPF)於90年代初開始攻擊胡圖族的政權,而在1994年4月6日盧旺達總統所乘坐的飛機被擊落以後正式開啓了『盧旺達大屠殺』。 知名的電影『盧旺達大飯店』(Hotel Rwanda)也是以這時間點的時空背景進行拍攝,講述飯店經理人胡圖族的Paul Rusesabagina冒着生命危險保護圖西族的故事

90.jpg 

1995年 – 咖啡市場自由化

在大屠殺的來年,盧旺達政府正式讓咖啡出口自由化,也結束了RWANDEX壟斷咖啡豆出口的局面。 同時官方組織OCIR也停止干預咖啡在市場上的價格,一切迴歸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 在這之後盧旺達的咖啡質量仍然持續逐年下降,也促使了2000年美國援助總署USAID(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正式進入盧旺達咖啡產業並開啓當地精品咖啡的道路。

97.jpg 

2000年 – PEARL“珍珠”計劃正式啓動

公元2000年,由美國密執安州大(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領導集結包括德州A&M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以及盧旺達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Rwanda)等學校機構數名研究人員一起協助盧旺達升級咖啡產業,計劃名稱簡寫爲PEARL(中文爲“珍珠”,英文全名爲Partnership for Enhancing Agriculture in Rwanda through Linkages project。)。 PEARL計劃旨在促進盧旺達咖啡質和量的提升,並協助農民能有更好的收入。 在USAID和盧旺達政府共同的努力下,PEARL計劃從來年開始共在盧旺達境內建造了46座咖啡水洗廠,也正式讓盧旺達的經濟在咖啡的強勁出口下立即有顯著的增長。 PEARL計劃也是盧旺達從殖民開始到獨立建國以後最大最完整的發展規劃。

91.jpg 

2001年 – 第一座咖啡水洗廠在瑪拉芭(Maraba)正式啓用

瑪拉芭爲盧旺達南方位於南方省(Southern Province,盧旺達在2006年重新規劃行政區域,目前共5個省份,每個省份裏面又有數個區)Huye區的的一個咖啡生產地,也是PEARL計劃裏面第一個設立咖啡水洗廠的地方。 離瑪拉芭最近的主要城市爲Butare。 瑪拉芭水洗廠首批出產的兩大貨櫃水洗咖啡豆在當時的大力造勢下由美國路易斯安那(Louisiana)的Community Coffee以及英國的Union Roasters所買走。

Thank u for reading n see u all on the finale of next week episode~~

94.jpg

2004年– USAID協助盧旺達在境內新增20座咖啡水洗廠

在USAID的協助之下,新設立的咖啡水洗廠讓生產出來的咖啡趨於穩定並已促成出口到15個國家。而新設立的“全水洗”咖啡處理廠也較之前“半水洗式”咖啡處理廠帶來雙倍以上的收入。得到這樣初步的成功也加深USAID以及盧旺達政府的信心並在境內擴增20座水洗咖啡廠。

71.jpg

2006年– 星巴克開始販售盧旺達咖啡

盧旺達咖啡正式取得成功是在2006年3月由星巴克宣佈將在他們的頂級產品線“黑圍裙”(英文名稱爲Black Apron。“黑圍裙”爲星巴克內部認證“咖啡大師”Coffee Master的計畫。一般星巴克員工都是著綠色圍裙,只有經過重重考試和比賽才能穿上象徵榮譽的黑圍裙。) 納入來自盧旺達兩個水洗站的波旁種咖啡豆。取名爲“藍色波旁”(Blue Bourbon)並且販售價爲1磅24美元。

2006年– 下一個計畫“SPREAD“正式啓動

在“珍珠專案”取得成功以後,USAID啓動了第二波的專案“SPREAD”。SPREAD專案和上一個專案不同的地方在於除了持續提升咖啡生產品質以外,也開始關注小農自身的議題包括居住的環境、子女的教育以及當地愛滋病等問題。此外,在行銷咖啡豆的同時也讓購買者以及飲用者知道自己不只是品嚐一杯咖啡,而是間接也在幫助生產者以及他們的家庭。SPREAD專案共耗費5百萬美元並一直持續到2012年才結束。

76.jpg

2008年– 盧旺達舉辦第一次“超凡杯”(COE,Cup of Excellence)競賽

 

 

在SPREAD專案的協助下,盧旺達舉辦國內,也是非洲國家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咖啡“超凡杯”競賽。當年冠軍豆以1磅18美元的價格售出,而到2014年盧旺達超凡杯冠軍豆的價格已經翻了兩倍達到1磅37美元,也顯示國際買家以及市場對來自盧旺達的咖啡豆接受度越來越高。

2014年– “一部關於咖啡的電影”(A Film About Coffee)介紹盧旺達的精品咖啡實況

70.jpg

由美國導演Brandon Loper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一部關於咖啡的電影”。這部紀錄片主要是跟着美國第三波咖啡著名店家Stumptown Coffee(中文名爲樹墩城咖啡)一起探索盧旺達的咖啡產區。據Brandon Loper自己的描述,這部紀錄片是想讓大家對精品咖啡有更深的認識。

2016年– 盧旺達咖啡產業現況

2014年整年盧旺達出口的咖啡40%都是全水洗式處理,產值5900萬美元。然而目前境內共229座水洗廠,只有一半是達到最大產能,也代表盧旺達咖啡產業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據統計如果全部229座水洗廠產能滿載的話,總出口產值可以再增加至少20個百分點。而以總出口而言,咖啡產業雖然再度超越茶產業,可是都輸給現在崛起直上的原物料出口。

盧旺達咖啡發展史』全部連載完畢

2017-11-29 12:53: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