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撇開老闆說的天花亂墜的神奇滋味,光是入口又苦又濃又酸又澀又不甜,就已經令人大皺眉頭了,難到這就是所謂的深奧嗎?難道精品就是要喫苦當作喫補嗎?
我以前當初學者的時候就這麼覺得,而且還不斷自我催眠:肯定是我的舌頭不行,我只要再喝200盅(此爲中藥單位),應該就能功力大進,嚐出精品咖啡裏的神妙好滋味啦。
同學也爲精品咖啡深奧的滋味苦惱過嗎?
結果我還是天天喝中藥…天天皺眉頭…天天以爲不是自己煮咖啡功力出了問題,就是老天生了一條只配喝養樂多的舌頭,請各位不要走我的冤枉路,畢竟像我一樣喝爛咖啡連喝一年還死不肯放棄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那麼到底問題出在哪裏呢?我想把概念分爲三個部份
1.你買的咖啡豆出了問題
2.你的煮法出了問題
3.你的喝法出了問題
咖啡豆的問題
臺灣還是全世界自家烘焙咖啡比率最高的地區
咖啡豆的問題其實越來越好解決,因爲目前臺灣的精品咖啡市場越來越蓬勃發展,各地區都有不錯的精品咖啡豆咖啡館,而且臺灣還是全世界自家烘焙咖啡比率最高的地區,可說我們處在一個極度優渥的學習咖啡的環境,比之其他咖啡文化也風行,但商用豆橫行的國家而言,我們找到好豆子的成本低得多。就算是家裏附近沒有好的精品咖啡館,網絡上也有很棒的咖啡豆,只要稍微用點心找,不要隨便屈就於三合一咖啡和爛商業豆,這個問題反而不成問題。但找到好的咖啡館如果喝法不對,可能反而錯過了購買好咖啡豆的機會,所以本篇還是以咖啡正確的喝法爲主題。
衝煮咖啡的問題
衝煮咖啡的問題就複雜很多,因爲每個人的器材都不同,而且喜好的口感也不同。錯誤的衝煮觀念的確很可能讓好咖啡豆價值盡失,我們還是把這個問題針對器材一篇一篇來檢討吧,可參閱衝煮咖啡單元,尋找相關的文章。
本篇先暫時不考慮前面兩點,我們就專注在“喝法”上
首先來探討精品咖啡的最重要範疇:單品咖啡,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黑咖啡/齋啡(香港地區)
高品質的單品咖啡無論是手衝、syphon、美式、法國壓、摩卡壺等各式器材,都應該能煮出果酸、醇度、內外香氣及後味的甘甜,當然隨著器材和衝煮變量的不同,滋味也會有些許差異。
但沒喝過單品咖啡的人,包括很多對咖啡的印象還停留在罐裝咖啡或花式咖啡,香香甜甜奶香滋味中的人,剛喝單品咖啡的時候因爲印象落差太大,所以會覺得這東西味道怎麼那麼奇怪,一點也不甜,甚至還酸酸的,而且也不香濃,這東西好喝嗎?
印象還停留在罐裝咖啡或花式咖啡
想像的落差讓初學者生出了不好的印象,讓我想起了一個超爆笑的網友分享
某天,某位網友的小表弟來了,看到網友的桌上放著一片99%的巧克力,非常興奮,央求要喫,但網友隱約覺得不妥,不想給,小表弟哭鬧並威脅如果不給就要告狀,網友只好交出,沒想到小表弟一大口咬下,臉色一變,哭著跑出去。結果網友老母大發雷霆指責:“爲什麼你表弟說你給他喫賽賽”
就像小表弟想像巧克力一定是甜甜的,所以喫到99%會覺得根本不是巧克力是賽賽(狂笑),第一次喝單品咖啡的人該怎麼才能避免想像的落差呢?
喝茶的時候我們很直覺的就會思考茶的香氣、然後感覺茶的口感是清爽還是濃郁,最後感受茶的回甘。這個過程其實更接近品嚐單品咖啡的正確過程。保持正確的品嚐心理,就能避免潛意識影響我們的舌頭。
喝單品咖啡就像喝烏龍茶,喝茶的時候一般不會無故加糖,因爲如果茶好,自然會回甘,甚至有特殊風味,如東方美人蜂蜜甜、祁門紅茶的蘭花香。
而花式咖啡就像加了奶的茶,可以說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所以我們稱之爲“奶茶”,品味的標準完全不同。所以不要以花式咖啡的標準評判或想像單品咖啡喔,那就像以奶茶去評判烏龍茶一樣沒有意義。
重點二:口感太強烈,加水是最好的選擇
一般喝咖啡常聽到的字眼是“香濃”,證明了對咖啡的印象“濃”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初學者喝到偏淡的咖啡會覺得好怪、好稀、一點也不香濃,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堅持。
香濃,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堅持
當然咖啡香濃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對於不習慣精品咖啡的初學者,濃往往伴隨著較強烈的滋味,如強烈的酸味、或被放大的澀味(一般是衝煮的問題)、或淺焙豆特有的大豆發酵味、甚至更有甚者強烈的鹹味,還有嚇死人的苦味。
好味道很濃郁不見得是好事,檸檬酸很棒,但如果又濃又酸,是不是很多人會覺得太尖銳,根本不能喝?茶如果泡太久變成濃茶是不是也讓人皺眉頭,這是同樣的道理。
壞的味道很濃郁那就會逼死一堆人了,例如說澀味,一點點的澀味其實有助於口腔的清爽,但一定份量以上的澀味,基本上可以把一杯咖啡終結。就算再甘甜、香氣再迷人,很澀的咖啡也會讓人退避三舍。
加了水的咖啡會有神奇的變化
但加了水的咖啡呢?會有神奇的變化:
1.酸味、醇度變淡以後,進入口腔的刺激變少了,好入口,本能上比較不會排拒。
2.變淡的酸味會突顯原先存在的甜味,酸酸甜甜的印象感會馬上浮現。
3.醇度(可以勉強理解爲咖啡味) 變淡,反而使特殊的風味顯現,如莓果、葡萄柚、烏梅、檸檬酸、橘子酸在濃度高的情況下較不易辨認,但變淡的時候反而清楚,有助於味覺的聯想。
4.澀味、苦味、雜味等壞味道,在剛衝煮的過程中如果難以避免煮出來了,加點水稀釋一下,感覺會舒服一點,味覺畢竟還是可以有容忍的範圍的,否則要每次都完美比較困難。
如何驗證加水的神奇變化呢?推薦一個非常棒的方式
以後去咖啡館的時候呢,立馬點一杯單品咖啡。
1.喝到一半的時候呢,和老闆要一杯溫開水,稍微加到2/3處,再喝。
2.喝到剩1/3時,再加一點溫水,加到1/2處,再喝。
3.然後繼續喝想要再加溫水也行,直接喝光光也行。
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清楚的感受一杯咖啡在濃淡時不同的變化喔,而且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一杯單品咖啡用這種方法可以當兩杯喝,真省錢(適合我這種窮到被鬼抓走的咖啡迷)。
重點三:等待溫度帶來的變化
精品咖啡有一個明顯和一般爛咖啡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隨著溫度的下降,味道當然會變,但每個溫度的滋味都很棒,而不會有變冷就好難喝的狀況。
精品咖啡每個溫度的滋味都很棒
這本書其實沒看過,只是覺得標題配得剛剛好借用一下,改天來拜讀
老式的思維覺得咖啡一定要趁熱喝纔好,放冷的咖啡口感太重又冰又苦,讓人好不舒服。但精品咖啡的味覺豐富度非常高,有各式各樣的味道等著你來發現。
但舌頭其實是有能力限制的,有些味道在太高的溫度反而不容易感覺。而鼻腔也是有能力限制的,某些香氣就是要放涼了才明顯。感受溫度變化所造成的細膩口感變化,也是品味精品咖啡的有趣之處。
所以單品咖啡上來以後,不要匆忙喝完,而是熱的時候、溫的時候、涼的時候都嚐嚐,感覺一下不同溫度時,各種不同的滋味。如:熱的時候可能焦糖香比較重,但果酸比較不明顯,70度左右可能水果酸飄出來了,但尾韻的巧克力味變重了,等等,多感覺多思考。
熱的時候可能焦糖香比較重
咖啡館一杯單品咖啡賣你150塊,不好好把好味道都嚐嚐多可惜,別囫圇吞棗,邊喝邊想邊享受,學習三大重點
(一) 不要默認立場,用喝茶的心態細細品味
(二) 不習慣不要勉強喝,在不同的溫度都試試,說不定某個溫度你會覺得美味
(三) 喝了一半加點溫水,控制濃淡感受味道的變化,也讓降溫的咖啡重新提溫,又可以再次感受不同濃淡不同溫度的滋味(雙重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