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咖啡文化特色背景 巴西咖啡豆生長環境加工過程 手衝巴西咖啡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巴西咖啡豆 > 2024-06-29 13:09:4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一、文化特色

 
咖啡給人的感覺是典雅高尚的飲料﹐它濃郁的香氣更是讓人迷戀。咖啡在過去是一種奢侈的飲料,現在已成爲大衆休閒時或下午茶常出現的飲料,甚至把咖啡做成各式各樣的點心,更是令人愛不釋“口”,而咖啡的魅力在哪呢?它又是如何種植呢?
 
一提到咖啡我們很容易聯想到一些氣候炎熱的國家,如:中南美洲、東南亞、非洲…等。雖然種植的都叫咖啡,但依其土質、降雨、溫度、地勢的不同,口感又分成許多種,在這裏我們所介紹的是巴西咖啡
 
 

〈1〉生長環境

 
咖啡多生長於日照充足〈有利於咖啡豆的採收〉、多雨〈年雨量約1000-1250 mm〉且不常結霜〈因爲霜會使咖啡樹死亡〉,而排水良好的平緩山坡地及深厚、肥沃的紅壤或風化土則有利於咖啡生長。
 
種咖啡大多種在高海拔的高原或山坡地,礫沙質的土壤,但巴西地勢較平坦,爲了因地制宜,科學家研究另一種培養方式,使它也能生長在地勢較低平的地方,和傳統的高海拔適當遮蔭種植的方法不同。
 
巴西的咖啡園是位於海拔較低的地方,是直接曝曬在陽光下生長,如此可使咖啡生長的較快,但它的味道還沒有完全發育完成,所以豆子較不紮實,酸味低有木頭味,適合和其他咖啡混合飲用。
 
 

〈2〉咖啡的加工過程

 
現在我們所喝的咖啡,其實是經由多到手續完成的,而一般採收下來的咖啡豆到我們喝的香醇咖啡是經由多道手續的,其步驟如下:
 
1.採收:咖啡果實的採收皆仰賴人工處理,一顆顆由樹上摘下。
 
2.加工:咖啡果實的加工方法有兩種
 
I. 日曬法:鋪在地上約12——15日,直接曝曬,曬乾後直接脫果肉、去豆殼,所取出的果仁較不完整,味道亦較差,遇到下雨時因發酵易有雜味,但成本較低。
 
II. 水洗法:是較進步的方法,只需20——24小時,發酵後去果肉成爲帶殼的(鼓豆),撈起曬乾後去豆殼即成爲乾淨的青豆仁,乾淨無雜味,味道清新香醇,所需時間短,豆子完整,不良豆少,成本較高。
 
3.烘焙:咖啡生豆經由烘焙後,顏色由青轉爲咖啡色,咖啡的香味也激發出來了。不同產地的咖啡豆配合所需要的用途不同,烘焙成不同的程度。
 
4.調配:咖啡豆烘焙之後,除了單品咖啡之外,我們將各種單品咖啡依照其特性,按比例調製成各種不同口味的綜合咖啡,以適合不同口味和不同煮法的需要。
 
5.研磨:依照不同的器具煮法,研磨成適當的粗細。
 
 

〈3〉巴西咖啡的特色

巴西咖啡是生長在低海拔的地方,體質和抗病力比較差,嚐起來有明顯的核酸味風味優雅,用的是乾燥處理方式,它的香味口味適中。
 
小杰瑞斯洲蒙祈安的咖啡採用巴西傳統的100%日曬處理,對於風味的直接影響是帶有一股很舒服、濃滑、沒有擾人的發酵味,用作調配濃縮咖啡,是再適合不過!巴西咖啡一般酸性都不高,即使有不錯的果酸,通常也平淡無奇。聖羅倫圓豆咖啡在淺焙之下展現美味的果酸,還帶有很舒服的清甜、淡淡的核果風味。雖然是日曬處理咖啡,喝起來口感卻很清淨,沒有讓人不舒服的雜味。
 
一般認爲巴西咖啡口味較平淡、溫和,其咖啡豆帶有明顯的核果風味、濃厚的稠度、低酸性及舒適的甜味,是混和其他咖啡的最好選擇,因爲政府工業政策的關係,巴西所產的咖啡品質平均,但極佳的等級卻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屬聖多斯咖啡〈Santos〉,主要產於聖保羅州〈Sao Paulo〉,因品種爲Coffee Arabica的Bourbon,所以亦被稱爲Bourbon Santos,其口味圓潤,中性,帶著適度的酸,可以直接煮或和其他種類的咖啡豆相混合成綜合咖啡。
 
 

二、文化背景

 
 

〈1〉巴西〈Brazil〉

 
巴西的正式國名爲Federative_Republic_of_Brazil,政體爲聯邦共和國,首都歷經多次遷移後,目前位在巴西利亞〈Brasilia〉,全國分成二十一州、四地方及一個特別聯邦區〈巴西利亞〉。
 
人口總數約一億五千五百萬人,1990年世界排名第六順位,但由於國土廣大,所以平均的人口密度並不高。但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聚居於沿海和大城市。目前大多是人口都是葡萄牙和印地安或非洲人通婚的後裔。在葡萄牙人進駐巴西後印地安人大量減少,目前僅剩二十萬人,多分佈在亞馬遜流域。
 
因爲曾受到葡萄牙人的殖民,所以以葡萄牙語爲官方語言,雖說如此,但巴西的葡萄牙語與其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此乃因受到印地安語和非洲語言的影響,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還延用了非洲語言。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葡文和西班牙語看起來很類似,但發音卻有著極大的差異,不過巴西人大多數都聽的懂西班牙語;至於英語就比較不流行。
 
面積爲八百五十一萬平方公里,幾乎佔了南美總面積的一半,也是臺灣的兩百三十六倍大,是全世界第五大國家,僅次於加拿大、蘇俄、中國及美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爲主,高原面積約佔全國得二分之一:北有圭亞那高原,東爲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爲全世界最大的高原,北低南高。巴西高原在往東是沿海平原,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另外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是廣闊的亞馬遜平原,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
 
由於疆域遼闊,巴西的氣候具多樣性。赤道通過北部而南迴歸線貫穿南部,因此巴西氣候大致上分屬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區。南端的中央高地氣候涼爽,屬於溫帶氣候;赤道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北部及中北部地區的亞馬遜河流域;而東北區域之狹長的沿海平原,則爲副熱帶氣候。另外,東北部偏內陸的瑟道〈Sertao〉一帶,屬半乾燥氣候區,因爲雨季分部不均,容易有豪雨和週期性的旱災。整體氣候,除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以南冬季〈6月——8月〉會受寒流影響溫度較低,偶爾降雪外,其餘地區皆四季如春,氣候涼爽宜人,夏季從10月——3月是雨季,但全年都容易下雷陣雨〈熱雷雨〉。
 
 

〈2〉全世界咖啡產量第一大國

 
咖啡源產於非洲,在1720年自阿拉伯半島傳入巴西,從此便開始種植咖啡,十九世紀時,取代蔗糖成爲巴西最主要的輸出品。雖然比起其他的咖啡產地,巴西的天然災害較頻繁,但其廣大的種植面積卻足以彌補這個天然劣勢,現今已成爲世界最大的咖啡原產地〈哥倫比亞和越南爲第二順位〉,各種等級、種類的咖啡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產量最大時曾佔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三〉,在全球的咖啡交易市場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巴西的咖啡工業採價格策略,即低價出口且大量栽植,年產量約260萬噸,由於巴西曾因生產過剩而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產量會受到國際咖啡協定的限制,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在巴西,咖啡的種類、耕地面積以及外銷數量都是由政府主導,因爲咖啡出口仍是巴西最大的經濟來源,所以近年來巴西政府也積極推動咖啡現代化,其策略包括:提升咖啡品質、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引進新品種、使用較完善的樹種管理法及現代化加工設備,因此今日巴西咖啡多已加工品出口外銷〈如即溶咖啡〉。
 
巴西咖啡產地主要在巴拉那州以北至明那斯州,但大多數品質較好的咖啡豆則集中在巴西亞〈Bahia〉與小杰瑞斯州〈Minas Greais,又稱 Sul de Minas〉。
 
巴西咖啡大抵來說,巴西的咖啡味道溫和平淡,又因它們的生長環境種植、方式處理、方法的不同而呈現不一樣的味道。有些較優秀的咖啡因日照和洗的過程,有些有明顯的核果味和濃郁的香氣,有些甚至有甜味,是非常適合做成濃縮咖啡的原料。
 
由於巴西政府的工業政策和他們國家的廉價產品,雖然不算是世界最頂尖的但它的溫和口感是世界出名。
 
 

三、各地咖啡比較

 
 

〈1〉臺灣的咖啡

 
臺灣爲在北迴歸線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加上有許多高山,本來就是十分適合咖啡生長的地方。1884 年英人引入在臺北三峽試種,日據時代,日人看臺灣氣候土壤適合咖啡,於是從國外引進“阿拉比卡”,在北部試種成功,在知本、瑞穗大量投資種植產量豐富。臺灣的咖啡最大的產量位於嘉義和雲林附近的山區,由於山區的海拔較高,且日夜溫差達10度以上,因而生產的咖啡豆品質也最佳,果實粒粒飽滿,果肉肥厚,口感香甜醇美,味甘、不澀、不苦、不酸,呈現出咖啡的美味。
 
 

〈2〉肯尼亞<非洲>

 
肯尼亞的咖啡是它具有獨特、明顯的水果甜酸,許多人怕喝酸的咖啡,酸味種是很多人對肯尼亞咖啡共同的感覺。因爲肯尼亞咖啡大多來自小咖啡農,栽植在各種不同環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氣候、雨量所以有明顯的水果酸,帶來各種鮮明又獨特的味道,它的酸味像水果般。
 
 

〈3〉印尼咖啡

 
主要產地有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及蘇門答臘島,其中蘇門答臘島所產的“曼特寧”最爲有名。味道苦而濃郁也有甜味豐富醇厚,潤滑的口感,獨特的風味至今仍受許多人的喜愛。
 
 

四、心得感想

 
平常喝咖啡,通常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到它的來源產地,影響咖啡的口味我們通常較容易想到咖啡處理的過程,但其實她的來源產地卻是大大的影響咖啡的生長和咖啡的口味。有些地方受到氣候影響,如印度受季風的影響,當地的咖啡比較酸,很多人聽到酸的咖啡會很疑惑,一般我們買的咖啡很少嚐到酸的味道,而且商店賣的咖啡會混合很多香料或糖,即使有帶酸味也不容易品嚐到它真正的原味。如果到專門販賣咖啡的商店,品嚐原味的咖啡,不見得所有咖啡都是苦的,有些不加糖是就會自然散發甜味。很多人認爲喝咖啡,外國產的才美味纔好喝,其實臺灣也有產咖啡,而且味道不澀,口感香甜醇美,味甘、不苦、不酸,呈現出咖啡的美味,臺灣的氣候溫暖溼熱,雨量充足又有高山的地形,原本就是適合生長咖啡的環境。環境是影響咖啡的主因,但是後天的人工處理也是重要的步驟,有所謂的水洗法等…,如此能夠調整原來味道的不適。最讓我佩服的是,巴西克服地勢較低的生長環境,發展出一套培養咖啡的方法,雖然巴西咖啡的味道不是頂尖,在混合咖啡的產品中它是很好的基豆。
 
要介紹有關咖啡的資料,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哎呀﹗咖啡呀,不就是我們平常喝的那些嗎,後來蒐集資料後才發現原來咖啡也有那麼多的學問。要把咖啡的味道用文字表達出來,還是很難讓人體會,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多品嚐各式的咖啡,比較各種不同的味道。                                             ─ 202 11陳怡婷
 
提到巴西,人們所聯想到的,不外乎就是足球、森巴舞、嘉年華,而不論是哪一項,都表現出巴西民族熱情的特性,不過,咖啡文化到也是巴西的一大特色。
 
雖然巴西出產的咖啡豆味道溫和平淡,也沒什麼特殊口感,市場上銷售量有也不是很好,但是它卻是我們所喝的香醇咖啡調配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這也正是巴西會成爲咖啡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的原因。而市場上有名的咖啡,大都屬混和咖啡,其中名氣較大的有拿鐵咖啡、愛爾蘭咖啡、藍山咖啡等。值得一提的是, 一般我們所說的咖啡名稱〈例如:聖多斯咖啡〉常常是出港口的名字而非產地,這一點跟一般人印象頗爲不同。
 
一直以來,每天早上一杯咖啡是我的習慣,其實我自己對咖啡本身沒有很特別的研究,所以,當我在收集資料時覺得很意外,沒想到咖啡也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論土壤、氣候、地形等因素在在影響著咖啡豆的優劣,除此之外,收成後的咖啡豆,其加工方式,也影響了咖啡的口感、風味。
 
普遍認爲喝咖啡會提神,但也有人說除了咖啡因成分影響的因素之外,其實心理因素蠻大的原因吧!儘管如此,因爲習慣晚睡的關係,我早上總要喝杯香純的咖啡提神〈通常是拿鐵〉,不過我也聽說,根據醫學報道顯示,如果咖啡喝太多的話〈平均一天兩杯以上〉,年老時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所以,爲了以防萬一,還是節制點喝的好。
 
─ 202 13張筱慈
 
 

五、資料來源

 
http://www.barista.com.tw/coffee_time_magazine/coffeetime200109.htm〈巴西咖啡簡介〉、
 
http://www.bookcake.com.tw/geography/4-21.doc〈巴西咖啡的生長環境與經濟效益〉、
 
http://home.kimo.com.tw/bestbuynol/history.html〈南美咖啡─咖啡介紹〉、
 
http://www.magazine.com.hk/travel/world/brazil.htm 〈巴西地理概要〉、http://home.pchome.com.tw/star/wangyichung/history.htm〈咖啡歷史〉、
 
http://www.coffeebeans.com.tw/gb/cup_brazil.htm〈巴西咖啡的特色〉、
 
http://home.pchome.com.tw/star/wangyichung/kind.htm〈咖啡種類〉、
 
http://www.boca.gov.tw/——boca3007/trav/brazil.htm〈巴西概況〉、
 
http://www.coffeelife.com.tw/coffee.htm〈咖啡的加工過程〉

2017-12-31 11:59:3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