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咖啡”不能喝

作者:蜜思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7-01 06:23:23

說“有些‘咖啡’不能喝”,非關咖啡的產地、品種、味道,而是說作爲一個書評家或評論家,對有些人邀喝的咖啡不能喝、不宜喝!

近日,在北京與河北老作家、評論家陳沖聊文學批評,其中說到評論家如何處理與作家的關係,他說到國外有一種現象:如果有人發現一位書評家與作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將會成爲一件“醜聞”,直接影響到這位書評家的聲譽和公信力。他能否繼續以書評家的身份在這個行當裏“混”下去,大概也成問題。假如有人發現:某位書評家跟書商在一起喝咖啡,其後果會怎樣呢?呵呵,簡直就不可思議。

在當代中國文壇,之所以稀缺客觀、公正、獨立的書評,評論家很少對作家作品發出銳利的批評之聲,一個重要原因是,評論家與作家之間大多“混”得太熟。他們豈止在一起喝咖啡,在各種筆會、研討會等文學活動中他們經常碰面,然後把酒換盞乃至稱兄道弟。建立在這樣一種“同志加兄弟”關係基礎上的評論家和作家,難道我們還能奢望讀到真正出以公心的“好處說好、差處說差”的批評文章?

當我看到某篇“吹捧”某作品的評論文章時,總是下意識地琢磨該作者與被評者是一種什麼關係?

這麼一說,評論家就該與作家是“天敵”,就該“老死不相往來”?我當然希望評論家與作家在酒桌上稱兄道弟,到了書桌上寫評論文章時立馬轉換角色,換一副面孔,能夠鐵面無情,如實道來;我當然也希望被批評者以寬容博大的心態,理解批評者良好的出發點和用心。如是,雙方都能達到這樣一種境界是再好不過的事。評論家與作家在一起喝“咖啡”,也就不會影響到批評者的獨立判斷和眼光。但由於人性與生俱來的弱點,要建立這樣一種高境界的關係,其難度並不亞於在“蜀道”上披荊斬棘。

美國學者克利福德·納斯在名爲《你會對你的電腦撒謊嗎?》一書中,談到汽車廠商對司機所做的一個心理實驗,頗能說明人對待批評的一種普遍的心理本能。某汽車廠商從駕駛安全考慮,專門爲卡車和出租車司機開發設計了一套軟件,用以及時提示他們在駕駛中發生的危及安全的種種問題。在實驗時發現,產生的效果與設計者的初衷完全相反。當司機超速行駛、轉彎太快時,系統提示道:“你開得不太好哦,請小心點!”司機聽了很惱火,不但沒有接受提示,而且開始過度轉向,對車輪方向作小而快的調整。系統馬上提示:“你目前開得很糟糕啊!”司機聽了憤怒得臉部肌肉扭曲,掛上快擋,在不同的車道間不停穿梭並且不打信號燈,最後與另一輛車相撞……

你能指望寫了某作家的批評文章,他還會照樣請你喝“咖啡”麼?作家也是人,他們容納批評的胸懷不會比汽車司機更博大。理智的態度是,你如果想端批評家的飯碗,還是與作家保持一定距離爲好,不喝或少喝作家的“咖啡”!至於有的批評家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爲了討一杯“咖啡”喝,甚至評論家與作家結成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成了坐轎子與抬轎子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則又另當別論了。

中國咖啡交易網:www.gafei.com

2014-05-15 14:14:22 責任編輯:蜜思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