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折梅,衝一壺虹吸黃金曼特寧,靠着暖氣曬太陽~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塞風壺 > 2024-06-03 06:32:5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聽說,這兩天整個朋友圈都在下雪了,

     

    只有,廣州今天還下起了雨~

     

     

    果然啊,廣東的冬天

     

    沒有暖氣,沒有雪下,

     

    只有溼和冷……

     

     

    算了,作爲一名沒堆過雪人,也沒打過雪仗的南方人,在那麼寒冷的冬天裏,小編我憑着一身正氣,還是決定教大家做一壺熱乎乎的虹吸壺咖啡,來抵禦這個冷冰冰的天氣!畢竟,只要看着跳躍的火焰,和不停上冒的氣泡,就能感受得到一絲彷彿起自心底的暖和……

     

    同時也祝福下雪了的北方的小夥伴們,你們玩得開心就好~

     

     

    虹吸壺,又稱爲賽風咖啡壺,曾經非常流行,尤其是臺灣以及日本的一些日式老咖啡店,常看到的不是意式咖啡機,反而是虹吸。至今仍許多咖啡迷愛用它來做衝煮, 你知道虹吸壺的由來嗎?

     

    其實,虹吸壺是從滴漏式咖啡壺及法壓式咖啡壺兩者結合來的,小編整理了有關虹吸壺的資料,讓我們來聊聊虹吸壺的衝煮原理和歷史吧!

     

    前面提到的滴漏式咖啡壺的滴漏式咖啡(就是類似手衝)及法壓式咖啡壺的浸泡法,這兩個是天差地遠的衝煮方式,但是虹吸式咖啡,卻完美的結合滴漏及浸泡這兩種衝煮法,用這種裝置煮出的咖啡能夠同時發揮兩種咖啡壺煮出的特質。虹吸壺看似簡單其實有著大大學問,它可是結合物理學的咖啡壺呢!

     

    虹吸,完美控制物理學的穩定衝煮器材

     

    虹吸壺的是一個分成上壺與下壺裝置的咖啡器材,咖啡粉是裝在上壺的,而下壺則須裝水並且需要加熱,當下座內的水加熱後,內部的氣體會開始膨脹,由於整個壺是密閉的構造,所以會隨著空氣擠壓、壓力變大,此時下壺的水被膨脹的空氣擠壓至上壺,並開始浸泡咖啡粉。

     

    浸漬約一分鐘後,將火源熄滅後下座空氣漸漸冷卻、體積變小,下壺回到正常的壓力,浸泡完成的咖啡也隨著重力,經過濾布,回到下座完成萃取。看似複雜的裝置,其實實際上並不難使用。

     

    虹吸壺的歷史

     

     

    開始使用虹吸原理煮咖啡,是從一些厭倦品質不穩定的咖啡人而起。 最早可追溯到1830年代的柏林,當時申請虹吸式改良專利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商業化成功的則是法國的Vassieux夫人的1841的虹吸式壺設計!(上面還有個法國皇冠般的球)

     

    這個設計有許多的突破,可以達到衝煮上的平衡,也成爲未來虹吸式壺的主要架構。很快的,虹吸壺就傳遍歐洲,可見這樣的衝煮原理,有多好,很快就受大家喜愛。不過還是經過無數次的設計改良,纔有現在的虹吸壺外觀。(之後再來聊聊更多虹吸的歷史吧)

     

     

    來吧!像個虹吸專家用它煮出美味

     

    今天講的是虹吸壺咖啡的先投粉煮法:

     

    1.下壺裝水,上壺裝咖啡粉(確認濾器的鉤子有勾好) 

     

     

    2.用酒精燈或瓦斯燈對下壺加熱(確認下壺外表爲乾燥無水滴) 

     

     

    3.上壺斜插在下壺中與下壺的水一同升溫

     

     

    4 .下壺細微冒泡時將上壺完整插入下壺並確認爲緊密配合

     

     

    5.下壺的水會透過玻璃管緩慢上升至上壺(下壺會殘留一些水爲正常) 

     

     

    6.用攪拌棒將咖啡粉輕柔的壓入水中並輕柔的攪拌1——2次

     

     

    7.稍微靜置約30——50秒(視粉粗細而定) 

     

     

    8.再次輕柔的攪拌

     

     

    9.移開下壺的火源,並使用溼抹布包覆下壺,使上壺的咖啡流回下壺

     

     

    10.待上壺的咖啡都完全流回下壺 ,將上壺輕推帶拔的使上下壺分離(切勿旋轉) 

     

     

    整體來說,虹吸式實際的萃取過程只會在上壺進行,

     

    下壺的存在有兩個目的: 1.將水加熱 2.盛裝萃取完的咖啡。

     

    分別控制着兩個變因: 1.溫度 2.時間

     

    上壺插上的時間點決定了水在什麼溫度升到上壺去,

     

    而萃取結束移開火源,將下壺冷卻即強制使咖啡過濾回到下壺,不存在如手衝一般需要考慮流速,時間點到就可以結束萃取。

     

     

    另外比較玄一點的則是在上壺會發生的事:在攪拌的過程中,有許多方式有許多門派:有特別的手勢、有特別的攪拌法;有的透過視覺決定結束萃取的時間點;有的透過嗅覺決定結束萃取的時間點;有的會加一小份量的冷水在上壺……

     

    林林總總的花樣,其實都只是爲了讓咖啡粉與熱水均勻的混合,並且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進行萃取,所以...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玩吧~ 

     

     

    攪拌基本原則:當熱水剛上升至上壺時,乾燥的咖啡粉會浮在水面上,這時就需要將粉壓入水裏,所以第一個動作就是用攪拌棒將粉往下壓,然後輕柔的順時針(或逆時針)加劃十字攪拌,靜置後再次攪拌也是同樣的手法。

     

    最後還少了一個變因:粉的粗細。

    當然,與時間的基本原則不變,粉細一點萃取時間就短一點,粉粗一點萃取時間就長一點,短則30秒長則3分鐘,這已經是流派的不同了~

     

    最後,就開始享受美味的虹吸咖啡吧~

     

     

     

     

  • 當然,慣例還是要送上虹吸咖啡的教程視頻:

     

  • 更多關於虹吸壺咖啡的文章,請看:

    解析浸泡萃取的魅力——虹吸壺衝煮完整教程(附視頻)

    虹吸萃取技巧 | 淺度烘焙、中度烘焙、中深度烘焙

    虹吸壺技巧 | 下壓法、攪拌法、鐘擺法、十字法

    虹吸冷知識 | 突沸鏈對虹吸壺的衝煮安全很重要你知道嗎?

    乾貨|虹吸濾布的清潔與保養

    【技術貼】虹吸壺萃取咖啡悶煮萃取時間實用參數

    【虹吸壺咖啡】煮咖啡操作之投粉的技巧,先投粉還是後投粉?

    【訣竅】虹吸壺怎麼清洗? 虹吸壺清洗訣竅

 

2018-01-07 09:59:0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