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用的最多的是意式濃縮機和摩卡壺。現在幾乎每天都自己做兩杯意式濃縮。
首先,強調一點,豆子本身是最最最重要的,尤其是新鮮的程度。新鮮的豆子研磨合適的話,基本上味道都非常美,而且喝完之後嘴裏會縈繞一股香氣,成持續很久。即使是沒磨的豆子如果用普通的密封罐差不多一個星期風味就會散去一大截,放兩週之後不管用什麼機器做出來都成星巴克了。
意式咖啡機
意式是最濃的,和多了以後喝其他的就跟喝水似的。我第一次喝意式的時候泯了很小一口,然後氣味一下就在嘴裏散開,特別濃,直衝後腦勺。而且味道層次感很強。此外,每一杯意式咖啡的口味都會隨著液體的溫度變化而變化。越到後來越酸,如果到常溫了酸味就很明顯。卡布基諾和拿鐵我不喝的,不是不喜歡,而是乳糖不耐,不能喝奶。。。
我基本上到一個地方,都會去找意式咖啡喝,說句實話,我喝過最好的門店的意式咖啡是用自動意式機做的。其實那是一家餐廳,下午賣點甜點順便賣咖啡,好諷刺。不過他們豆子用的好,而且新鮮。門店裏其實不會用特別好的豆子的。如果自己在家做,真的可以比門店做的好喝,你可以買很好的豆子,妥善保存在真空罐裏。磨好後爭取1分鐘內還是萃取。
不過意式的價格門檻比較高,我入手意式機的時候糾結了很久。而且坑爹的是,意式機對磨豆機的要求很高,一兩百的磨豆機都是刀刃式的,給法壓壺和滴濾壺用沒問題,但是意式機用就坑了這麼好的機器了。首先,如果用一般的磨豆機,就智能用加壓的粉盒,而且出來的抹子很不均勻,會有蜂巢狀的很醜的紋理。其次是味道不穩定,有時偏酸有時騙澀。由於用意式機時豆子會磨的很細,所以買研磨好的豆子不太現實。前幾杯很好,三天之後風味盡失,而且不新鮮的咖啡粉的油脂出不了多少。所以如果搞意式機,入門要花5000,3000機器+2000磨豆機,如果買進口機器的話就得7000往上了。而且一入意式深似海,如果不是真愛的話在咖啡館喝喝挺好的。
摩卡壺
所以如果不想如坑,摩卡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過摩卡對粉也是很有要求的。很多時候會買到不適合摩卡的豆子,而且加上用刀刃磨豆機,味道常常會比較苦澀。如果膠圈上不小心沾了咖啡粉,煮的時候會漏氣,出來的味道又特別酸。因爲火大火小也會影響,萃取時間和壓力都是不一樣的。
意大利有些很有名的牌子會專門賣摩卡壺專用的粉,非常非常值得用。一般摩卡壺用的咖啡粉需要烘焙的淺一點,研磨的略粗一些。做的時候壓不壓粉有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味道。很多時候咖啡不那麼新鮮了,我會把粉盒壓很緊,然後加水沖淡後喝,這樣對豆子的要求會降低很多很多。
摩卡的特點和意式確實是有區別的。直觀上看,摩卡出的咖啡沒有油脂(除了加壓的),味道上層次感差一些,也淡一些。不過經典的呂摩卡壺用一段時間會長很多黑不啦嘰的鏽,很醜。相比起意式,清洗也麻煩點。總之,如果想嘗試自己做濃縮咖啡,一定先入摩卡,這東西很實在。
法壓壺和手衝
法壓壺做出來的個人感覺偏澀一些,味道也很淡。法壓壺的豆子研磨的最粗,萃取時間也最長,基本上就是泡茶的過程。一般來講,法壓和手衝的價格都不貴,所以如果剛開始玩,試試法壓+摩卡吧。覺得有意思,弄個手衝玩玩挺好。
滴濾機
滴濾機是最普遍的。這種東西是美國人設計出來的,爲的就是方便耐操。可是美國人的品味實在是太爛了。我個人不推薦買滴濾。不是不好喝,味道也挺好而且穩定。不推薦的原因是這個東西比較容易買殘,而且咱國內市場的價格虛高。我買過兩個滴濾機水溫偏低,做出來的咖啡一直偏酸。後來我發現這個事情還比較普遍。滴濾機是把水加熱到特定溫度(92度左右吧)然後滴在咖啡粉上,並且保持滴一段之間。咖啡萃取的溫度,前人大量的實驗就過告訴我們差不多92度最好喝。意式機也是要控制高壓水柱的溫度的(注意意式機的蒸汽是提供壓力的,萃取咖啡的是水不是蒸汽),而且必須精準。意式機一般採用PID控制,比例-積分-微分控制,最傳統的但也最有效的閉環自動控制方法(我本科學自動化的,哈哈)。而滴濾機完全是開環控制,所以水溫不一定能精準控制在想要的溫度。要知道高精度溫度控制可是高科技啊。如果買精密的滴濾機器價格都快趕上如一臺入門意式了,真心不值得。我在美國留學,如果要買滴濾機去超市裏20幾刀抓一個最普通的,這還比較實在,要是在國內話幾千塊買個滴濾機我是覺得不值得。如果隨便喝喝圖省事用法壓壺好了。
結論
咖啡一開始都喝不太出來的,新手聽別人說什麼酸度啊,香氣啊,body啊,層次啊都是一頭霧水。就跟抽菸一樣,老菸民才能知道哪個綿哪個衝,不抽菸的只知道臭。所以如果是新手,聽別人說再多舌頭也都是口水味。先買個法壓壺,心情好再買個摩卡壺,喝一段時間,喝多了自然就會喝了,喫喝玩樂的事情沒那麼高級。平時心情好去門店常常意式濃縮或者手衝,慢慢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而且對咖啡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到時候就不會糾結買什麼咖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