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經常採購咖啡豆的咖啡迷朋友們都會留意到單品咖啡豆包裝上有些咖啡的名稱會含有G1,G2,SHB等等的訊息,例如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G1咖啡豆,那這代表的是什麼呢?其實這是指這支咖啡豆的等級,而會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等級訊息是因爲每個國家產區由於種植環境和咖啡品種的不同,所以給咖啡評級的標準也不同,那接下來這篇文章前街咖啡就來科普一下常見咖啡豆等級區分的標準特點吧。
什麼是咖啡豆分級標準?
咖啡豆分級標準的提出也是因爲隨着精品咖啡行業的迅速發展,咖啡迷們已經不滿足於早期的速溶咖啡,而是向單品咖啡進擊,咖啡迷朋友們都知道單品咖啡的標準是可溯源的單一產區阿拉比卡咖啡豆,並且在杯測評分中要達到80分以上才能作爲單品咖啡出品。像是前街咖啡店內的單品咖啡豆都是屬於杯測評分80分以上,如果達不到標準是不會上架的。
那要達到這個分數,必然採用的咖啡豆質量要好,而一棵咖啡樹上不可能每一顆咖啡果實質量都是完美的,因此各大產區就開始篩選咖啡豆並進行分級,這樣不僅能使咖啡風味品質得到保障,也能獲取更高的效益,因此各國都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咖啡豆評級標準。
常見咖啡豆分級標準
據前街咖啡瞭解一般咖啡生豆等級劃分標準是依據咖啡的生豆瑕疵率,生豆大小,硬度,生長海拔和杯測等級進行評級。那接下來前街咖啡就來科普一下各大著名咖啡產區的咖啡豆等級標準吧。
埃塞俄比亞---按咖啡瑕疵豆分級
埃塞俄比亞作爲咖啡豆的發源國,其咖啡品種類別十分的多,目前記載入冊的咖啡品種就有2000多種,沒有記載入冊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大小不一,並不能以咖啡大小來分級,因此在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分級是以咖啡豆瑕疵數目來進行分級的。
並且據前街咖啡瞭解在埃塞俄比亞商品交易所(Ethiopia Commodity Exchange簡稱ECX)出現之前,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出口等級由農業部下屬的CLU部門(Cupping and Liquoring Unit)制定的,主要以300g中含瑕疵豆數量來給咖啡生豆分級,分級標準如下表。
一般水洗處理的都爲G1-G2,由於當時的日曬處理技術問題,日曬生豆的瑕疵數量比較多,一般爲G3-G5,隨着日曬處理技術的改進,現在的日曬豆也能達到G1-G2等級。
目前埃塞俄比亞ECX分級系統(適用於經過ECX競標出口的私有處理廠系統或通過ECX出口的生豆)
據前街咖啡瞭解埃塞俄比亞咖啡產區在2008年ECX(埃塞俄比亞商品交易所)成立後使用咖啡生豆物理屬性特徵與杯測風味特徵結合評分來分級。
ECX將所有的咖啡按照處理方式非水洗和水洗水洗定義爲以下三種類型:
a.精品(Speciality )缺陷數少,杯測風味品質高
b.商業(Commerical)達不到精品等級,但比國內(Local / Domestic)消費等級要高
c.本地/國內(Local / Domestic)缺陷數多(未熟豆),過季以及存放不佳導致的風味相對較差的咖啡。(埃塞內部消化,不在國際市場流通)
其中,精品和商業是針對出口國際市場。不同類型的分級標準稍有不同。那接下來前街咖啡再來分享一下埃塞俄比亞咖啡豆商業級別和精品級別的分級標準。
商業級別分級標準
ECX按照物理屬性特徵與杯測風味特徵的總分將咖啡生豆分爲九個等級,其中物理特徵分數佔40%,杯測質量分數佔60%(SCAA杯測標準),分級標準如下表。
而分數在15-19分歸屬爲UG,表示未分級。
精品級別分級標準
基本要求此等級評分實在商業分級基礎上在分級的。在商業分級到到Grade 1-3時,在對其進行杯測專項評價。評價標準請參照SCA標準杯測基本要求
肯尼亞---按生豆大小分級
肯尼亞咖啡豆在30年代就開始採用分級嚴格的分級制度,主要是依據咖啡豆的大小、形狀和硬度,由高至低分爲AA或AA+、AB、PB、C、E、TT、T,挑選時可作爲依據,也會以咖啡的風味作爲參考。目前在大衆市場常見的等級是AA,AB,以及PB。
E(象豆):這裡的「E」代表「Elephant」也就是「大象」,但不是咖啡豆品種裡的象豆種唷,是一種因發育異常,兩粒種子互相纏繞,形成「看似一粒」的豆,算是一種瑕疵。一般來說,一顆果實裡會有兩個種子,面對面貼在一起,所以會有一面平平的,稱爲平豆、母豆或雙辦豆。E則是兩個種子在成長的過程裡,合體黏住,變得超大的豆子。!E級顆粒大小約在18目(一目爲1/64英吋)以上,數量稀少。
AA:這個等級的大小約落在 17~18目(約6.7~7.1mm),是多數人常聽到的肯亞咖啡分級,而在精品咖啡中,通常會把這個等級稱作 AA TOP ,也是多數咖啡店會推銷的一款豆子,但並不是 AA 就代表最好,這只是豆子顆粒大小不能與風味混爲一談。
AB:多數的咖啡豆都在這個分級,會稱作 AB 主要是因爲 A的濾孔大小爲 6.80 公釐,B的則是 6.20公釐,而這兩種大小的咖啡豆(A級和B級)會混在一起賣,所以就稱作 AB,大小約15~16目(約6.0~6.4mm)。
C:顆粒大小大約落在 14~15目(約5.6~6.0mm)之間的大小,比 B級要再小一些。
PB:英文稱作 Peaberry,臺灣多稱作小圓豆,也可以叫做公豆、單瓣豆,相較於普通的平豆,這個也很少見,約佔所有咖啡豆數量的一成,主要因爲果實內只有一顆種子發育完成,纔會得到又小又圓的豆子。有人會特別喜愛 PB 的風味,所以會將 PB 挑出來賣。
TT:此類咖啡豆是從 AA與AB的豆子中透過氣流分選機篩選出來的輕豆,通常重量輕且硬度不合標準,且還有破裂與瑕疵豆。
T:自C級豆子中所篩選出的重量較輕豆子 ,㚒雜破損豆,甚至豆子碎裂的殘片。
MH/ML:這一類咖啡豆不會拿來外銷,通常是過熟而掉在地上的咖啡豆,品質不佳,約佔所有咖啡豆數量的7%,僅供肯亞內需市場。
肯尼亞咖啡分級---AA TOP 與 AB TOP 又是哪裏來的呢?
其實,據前街咖啡瞭解除了肯亞咖啡分級的官方版本外,肯亞的出口商或是貿易商又針對了 AA 與 AB 特別分級(非官方),常見的就有:AA TOP,AA+,AA++,AB+,AB TOP 以及 AA FAQ 等肯亞咖啡分級。
FAQ 的英文是 Fair Average Quality 的簡寫,意思就是平均公平品質,爲 AA 等級的基本款,但像是 AA TOP,AB TOP,AA+ 等分類,其實就沒有特定的標準,並沒有說兩個「+」就一定比較好喝或風味更好,爲什麼呢?
主因就在於這不是統一的標準,每個生豆貿易商或是不同的人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可能導致某甲公司的 AA + 與某乙公司的 AA++ 風味相當,所以說一切還是要回到自己烘焙時做杯測,那纔是最實在的!
印度尼西亞---按咖啡生豆目數和瑕疵率分級
據前街咖啡瞭解印度尼西亞咖啡豆的分級標準其實和埃塞俄比亞十分相似,都是依靠瑕疵率分級,不過,最後的等級評定方式卻不相同,印度尼西亞豆主要分爲6級,即G1-G6。
在印尼咖啡生豆出口當中的常用縮寫有:
•咖啡類別:
R=Robusta羅布斯塔,A=Arabica阿拉比卡
•處理方式:
WP=WetProcessed 溼脫殼法,
DP=DryProcessed 幹處理/日曬,
AP= AfterPolished 拋光(拋光去除過銀皮)
•人工挑選瑕疵豆等級劃分:
D/P(二次手選,Double Picked)
T/P(三次手選,Triple pick)
再來就是常見的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巴拿馬採用的分級都是以生豆硬度分級,因爲據前街瞭解咖啡豆種植的特性是在同一緯度,同一地塊,當海拔越高時,日夜溫差越大,咖啡生長期越長,豆子越堅硬,豆中吸收的養分越多,風味物質會更明顯。會更多生豆的。因此,墨西哥往南的中南美洲很多咖啡產國以此爲標準。這些生產國出口生豆時,都只有SHB一個等級。如下圖:
咖啡迷朋友們都知道巴西是世界第一的咖啡產量大國兼出口國,據前街咖啡瞭解巴西咖啡的命名方式爲國家+產區(港口)+分級名稱+杯測質量
比如:Brazil Santos NY.2 FC,意思就是巴西山度士產區2級,杯測最好的豆子。而巴西認爲,完全沒有瑕疵的豆子才能成爲NY.1,而完全沒有瑕疵的豆子是沒有的。所以,在巴西的生豆中,最好的也就是NY.2。
其中按杯測級別劃分標準如下:
Fine Cup(FC)、Fine、Good Cup(GC)、
Fair Cup、Poor Cup、Bad Cup
哥倫比亞---按咖啡生豆顆粒大小分級
據前街咖啡瞭解哥倫比亞咖啡豆等級命名方式爲國家+產區+分級名稱+認證,比如:Colombia Huila Supremo SC17/18 FNC,意思就是哥倫比亞蕙蘭產區最高等級的豆子,FNC認證的。
其次哥倫比亞的咖啡生產者協會是指導和幫助咖啡農銷售推廣咖啡的聯合機構。所以,我們見到所有哥倫比亞出品的生豆,無論麻袋還是紙箱包裝,總會發現FNC字樣,這個縮寫的原文是:Feeracion Nacinal De Cafeteos De Colombia。
哥倫比亞咖啡豆常見分級名稱及標準(如下圖):
據前街咖啡瞭解藍山1號、2號、3號和藍山圓豆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木桶包裝出口的咖啡,共有三個規格:70公斤、30公斤、15公斤。其他等級的牙買加咖啡均以60公斤麻袋裝出口。分級標準如下圖:
據前街咖啡瞭解夏威夷kona咖啡主要分爲Type1與Type2,底下再區分爲若干等級。Type1指的是一般的扁平豆,Type2則屬於圓豆(Pea-Berry)。
由於Kona咖啡的處理精良,下圖中的等級都可以列入精選咖啡
以上就是前街咖啡所整理的有關咖啡豆分級的一些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想了解相關知識的咖啡迷朋友們,以便日後選擇更適合自己口味的優質咖啡豆。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kaixinguoguo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