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店放的音樂,跟咖啡味一樣,都必須嚴格控管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星巴克咖啡豆 > 2024-06-03 11:56:16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星巴克咖啡豆 >
  • 國人對咖啡的講究,自有悠久歷史。平心而論,星巴克(Starbucks)的咖啡擺在咱們這兒,單就口味論之,未必佔得了什麼便宜。不過,若是考察“店內音樂”這一項,星巴克便算是“狠角色”了。他們放的歌,從主題到選曲皆頗有見地,基調清新而不輕佻,內力深厚卻不炫耀。莫說此間諸多連鎖餐飲店絕無對手,就算把那些手藝精湛的個體戶咖啡店也算進來,堪與匹敵者仍是少數。
     
    星巴克店裏放的音樂,品類兼容幷蓄,涵括大部分的古今主流:草根藍調、靈魂、民謠、搖滾、鄉草歌謠、經典爵士、抒情老歌、世界音樂……唯獨繞開了重搖滾、金屬、電音、嘻哈這些“侵略性”比較明顯的樂種(它們另有適於播放的場地)。這種音樂,在美國電臺的播歌分類裏,大致是歸在“Adult Album Alternative”(成人專輯另類曲目,簡稱AAA)門下:這個名詞和行之有年的“Adult Contemporary”(當代成人金曲)相對,後者是主流中的主流,在自視較高的樂迷耳中,往往不免流於俗濫。AAA的曲子,則介乎“另類”和“主流”之間,取材自獨立廠牌、非主流樂手和非專輯主打歌的比例更高,樂風版圖也更廣。
     
    AAA訴求的對象,是年歲稍長、品味穩重、在乎“氣質”的樂迷。他們既不打算裝年輕聽“艾薇兒”和“五角”,也受不了購物商場裏千篇一律的Bryan Adams和Celine Dion。對一箇中等程度的樂迷來說,標榜AAA風格的電臺曲目,很可能有一半的歌壓根沒聽過,卻都氣質相類,聽起來舒服,學問彷佛也不小。
     
    星巴克把“咖啡店音樂”發展成“超級大生意”,打從第一家連鎖店開張,老闆就很清楚他要推銷的絕不只是那杯咖啡,還包括“咖啡”的文化消費意義。
     
    把“咖啡店音樂”發展成“超級大生意”
     
    全球一萬五千家星巴克的店內音樂,都是由美國總公司“直營”,定期換檔,指定播放,走的正是這種AAA路線。播出內容不僅店員、店長無權置喙,連總代理商都沒有插手的餘地。且看全球星巴克之一律禁菸,據云是不讓煙味“污染”了店裏的咖啡香。很顯然,店裏放的音樂,就跟咖啡的氣味一樣,是必須嚴格控管、不容“污染”的“環境成份”。這可不是一樁輕鬆的工程:試想:要從“中央廚房”設計出一套同時適合全球五大洲四十四個國家同時播放的歌單,你得同時擁有多麼精密準確而又兼容幷蓄的音樂品味?
     
    星巴克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敢把“咖啡店音樂”發展成“超級大生意”的企業。打從第一家連鎖店開張,老闆就很清楚他要推銷的絕不只是那杯咖啡,還包括“咖啡”作爲文化符號,讓小布爾喬亞們“自我感覺良好”的有形無形一切相關產品──你不需要多麼犀利的商業頭腦,也能想到“咖啡店音樂”是頗具潛力的題材,問題是可行的“商業模式”:他們必須想出一套有別於傳統音樂產業的收益模型。
     
    位於舊金山的唱片公司Hear Music,專擅與大公司合作,製作“主題式選輯”CD,1999年,星巴克拿出100萬美金買下HearMusic,陸續推出許多精彩專輯。
     
     
    1999年,當時星巴克在全世界“只有”2500家連鎖店,剛剛坐穩“全美排名第一咖啡零售商”的位置,便已經在盤算這門生意。他們拿出100萬美金,買下了舊金山的小唱片公司Hear Music,這家公司專擅與大公司合作,製作“主題式選輯”CD,主打特殊通路的利基市場。星巴克和Hear Music合作,陸續推出許多專供店內販售的合輯,這些歌曲在幾千家分店裏強打播送,促銷效果不錯,許多人邊喝咖啡邊納悶店裏放的這是什麼歌這麼贊,聽說店裏有賣,二話不說就買下去了。這些合輯都是“舊瓶新酒”的企劃商品:他們取得經典錄音的唱片公司授權,依樂風或主題安排曲目、編纂選輯,許多是1950、1960年代的老錄音,重新設計包裝之後,頗得都會中產客羣青睞。
     
    和重量級藝人合作,包括Ray Charles,Paul McCartney和Joni Mitchell
     
    星巴克的分店一路擴張,等於販售這些特殊商品的通路端點也愈來愈多。有了一萬多家分店的加持,音樂產品線遂也可以玩得更大膽一些。2004年,Hear Music和爵士樂老廠牌Concord Records合作推出靈魂樂老將Ray Charles的專輯《Genius Loves Company》,是Hear Music旗下第一張脫離“舊瓶新酒”模式的“原創專輯”。當時誰也不知道這竟成爲Ray Charles生前最後一張作品。它在次年一傢伙拿下了八座葛萊美獎,在景氣每況愈下的唱片市場,這張專輯創下550萬張的銷售紀錄,其中竟有四分之一的營業額來自星巴克店頭直營販售,遙遙領先任何一家傳統唱片通路。
     
    2007年,在《Genius Loves Company》大獲全勝之後,Hear Music的下一樁投資,再度震撼娛樂圈:他們說服Paul McCartney(知名樂團Beatles成員之一)離開四十幾年的老東家EMI,簽下了由Hear Music發行全新創作專輯的授權約。《Memory Almost Full》獲得三項葛萊美獎提名,賣出逾百萬張,打破了Sir Paul十年來的市場紀錄,據說Paul龍心大悅,鄭重考慮和Hear Music簽下長期深度合作的新約。
     
     
    Hear Music說服Paul McCartney離開老東家EMI,由Hear Music發行全新創作專輯,《Memory Almost Full》獲得三項葛萊美獎提名,賣出逾百萬張,打破了Sir Paul十年來的市場紀錄。
     
     
    爵士樂界的國民天后Ella Fitzgerald 50年代錄制的一系列American Songbook專輯,重新詮釋Cole Porter、Duke Ellington和George Gershwin幾位大師的作品,早已成爲美國當代文化的“核心正典”。這張濃縮版的選輯曲曲強打,非常適合入門聆聽。
     
     
    這年他們還另外簽下了兩位重量級藝人的發行授權,分別是“嬰兒潮世代”的天王天后James Taylor和Joni Mitchell。其中Joni Mitchell“重出江湖”的消息尤其令人激動:她老人家早已宣稱對唱片圈心灰意冷,決定永遠退出樂壇,專心回家作畫去也。就在歌迷的眼淚都哭幹了的時候,Hear Music說服她出版九年來首張全新創作專輯《Shine》。專輯問世以來,只聽到全球樂評人輪番起立鼓掌、老中青樂迷痛哭流涕。Joni阿姨爲什麼願意改變主意、重回歌壇?據說首先是世局之壞讓她忍無可忍、不吐不快,非得寫幾首新歌抒發一下,其次是Hear Music獨特的通路和行銷企劃,讓她可以不用重新“醬”進那個她厭恨至極的娛樂圈,而能用比較自在的方式面對“出唱片”這件事。經此一役,Hear Music在當代樂史已經註定留下傲人的傳奇。
     
     
    Joni Mitchell原本對唱片圈心灰意冷,決定永遠退出樂壇,專心回家作畫去也。不料,Hear Music說服她出版九年來首張全新創作專輯《Shine》。專輯問世以來,只聽到全球各地的樂評人輪番起立鼓掌。
     
     
    “藝人嚴選”(artist's choice)系列是Hear Music極受歡迎的合輯產品。他們廣邀重量級音樂人選出影響他們的歌曲,內頁則是他們親自剖析每首歌的入選緣由,從馬友友到Rolling Stones到Bob Dylan都參與了這個系列,每張“藝人嚴選”專輯都可以是一場認真樂迷“尋根溯源之旅”的起點。
     
     
     
    2006年和iTunes合作推出“星巴克專區”,2007年重要城市提供現場下載服務
     
    如何在咖啡店現場引進多元化的買賣方式,讓客人願意付錢買下更多和咖啡未必有關的東西?星巴克不是沒有栽過跟斗:2004年,他們在美國45間分店推出“音樂小站(Music Kiosk)”的服務,讓客人可以在店裏試聽、燒錄音樂CD。不幸的是,彼時MP3隨身聽早已取代CD,成爲絕大多數顧客聽音樂的主要接口。“音樂小站”乏人問津,兩年後悄悄喊停。不過他們記取教訓,先是在2006年和蘋果電腦的iTunes線上音樂商店合作推出“星巴克專區”,2007年夏天又在美國幾個指標性都會區推出全新的下載服務:客人若在店裏聽到喜歡的歌,只消拿出筆記電腦、iPod Touch或iPhone,便能透過店裏的無線網絡連到iTunes線上商店,直接下載你聽到的歌,還包括剛剛播過的十首曲目。可不是,這樣的玩法才叫酷嘛。
     
    在唱片工業的舊結構搖搖欲墜的時代,星巴克大膽抓住了幾個重點:“咖啡店即實體通路”、“開發自有原生產品”、“精準掌握主流顧客品味”、“深耕分衆市場”、“正確挑選異業結盟對象”。他們依照這些原則砸下去的錢,顯然比大多數音樂圈的競爭品牌都更能命中要害。當然,星巴克有得是“把遊戲玩大”的雄厚本錢,然而看看他們“做對了”的這幾件事,假如你對“文化創意產業”念茲在茲,星巴克的豪舉,還是頗能激發若干靈感的。
  •  

 

2018-03-10 15:12:3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