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卡布奇諾(意大利文:Cappuccino,又有譯名“加倍情濃”)意思是意大利泡沫咖啡。20世紀初期,意大利人發展出了
卡布奇諾咖啡。在濃縮咖啡上,倒入以蒸汽發泡的牛奶。此時咖啡的顏色,就像聖方濟會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條頭巾一樣,
卡布奇諾咖啡因此得名。
創設於1525年以後的聖方濟會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頭戴一頂尖尖帽子,傳到意大利時,當地人給他們的服飾取名“Cappuccino”,因爲聖方濟修士的頭巾像非洲的一種僧帽猴Capuchin,此字的意大利文源自頭巾(即Cappuccio),指寬鬆長袍和小尖帽。
卡布奇諾與拿鐵咖啡的差別在與多了奶泡,調法是濃縮咖啡(Espresso)、鮮奶與奶泡各1:1:1,首先倒入濃縮咖啡,然後淋上熱奶,之後可以在奶泡上灑上些許肉桂粉、可可粉或是橙橘檸檬類的果皮絲用以裝飾或增加風味。
Cappuccino原來是奧地利咖啡?
在168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大軍圍困維也納達兩個月之久,史稱“第二次維也納之圍”(Zweite Wiener Türkenbelagerung)。最後,哈布斯堡王朝在波蘭聯軍的幫助下擊退了來犯之敵,徹底終結了奧斯曼帝國對於歐洲的擴張幻想。相傳在解圍之日,人們發現了好多裝滿咖啡豆的袋子。於是,咖啡這種飲料就在維也納紮下根來,維也納第一家咖啡館也因此誕生。當然,這是歷史傳說。事實是,在17世紀下半葉,有一個勤勞的希臘商人在維也納開辦了第一家咖啡館。
德國人的咖啡館文化應該來自於法國,因爲德語中使用的咖啡館一詞Café就來自於法語。但是在奧地利,人們使用的卻是純正的德語詞Kaffeehaus,那是因爲奧地利,尤其是維也納有着完全不遜色於法國的咖啡文化,完全不需要使用外來詞。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與巴黎拉丁區的咖啡館文化並稱爲歐洲兩大咖啡館文化。有人說,維也納光輝燦爛的文化成就有一半要歸功於它的咖啡香氣。此語雖有誇張成分,但數不清的歌唱家、作曲家、畫家、演員、戲劇家、文學家正是在咖啡與蛋糕那“苦與甜”的旋律伴奏下迸發出無數的靈感的。
對於維也納人而言,咖啡館就是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你想聽到優美動聽的華爾茲,那你要去咖啡館!如果你需要一種居家的氣氛,但又不想呆在家裏,那你要去咖啡館!如果午夜十二點,你孤身一人,但你還想外出走走,看看維也納的人們,那你要去咖啡館!如果你想嚐嚐,一個曾經讓茜茜公主無比欣喜的冰激凌,那你要去咖啡館!如果你想去感受一下,維也納文學是如何產生的,那你要去咖啡館!如果你喜歡看報紙,還不想出錢買,那你一定要去咖啡館!
而在每一個維也納咖啡館裏,你都會遇到一種名叫“卡布奇納”(Kapuziner)的咖啡。這是維也納的一種特色咖啡,它需要一小份黑色的摩卡,然後再配上打稀的摜奶油(Schlagobers),以便得到的咖啡能夠變成深棕色。個別時候還可以加上一個奶油做的帽子,或者撒些可可粉。咖啡的顏色讓製作它的維也納咖啡館店主們聯想到了方濟嘉布遣會修士。該會修士通常會身着深棕色的頭蓬。同時,白色的奶油還會讓人們想起嘉布遣會修士腰間繫的白色腰帶。於是人們將其稱爲Kapuziner,也就是方濟嘉布遣會修士之意。
而在茜茜公主的丈夫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在位期間,當時的意大利北部威尼斯與倫巴第地區乃是奧匈帝國的屬地。當地有很多奧地利士兵駐紮,相傳是他們將“卡布奇納”咖啡帶到了當地。但也有人說是意大利旅行者將它從維也納帶回了意大利。不管怎樣,意大利地區的人們馬上也喜歡上了這種咖啡,因爲意大利語中“方濟嘉布遣會修士”的寫法是“ cappuccini”,因此這種咖啡被稱爲“Cappuccino”,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
卡布奇諾咖啡。
據咖啡文化史專家考證,在炎熱的意大利,打稀的摜奶油不容易保存,因此當地人直接使用牛奶來調配咖啡的顏色,同時捨棄了沉重的奶油帽子,而加上了泡沫牛奶。此外,咖啡本身也摒棄了傳統的摩卡,而使用了更具意大利特色的濃縮咖啡。而伴隨着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大。後者成了廣受意大利人喜愛的本土咖啡,並且風靡全世界。意大利人喜歡在早晨喝一杯
卡布奇諾來開始一天的好心情,使用的杯子一般要求要有厚厚的杯壁,這樣就可以儘可能地保持咖啡滾燙的溫度。據說,喝
卡布奇諾時,越燙就越好。
而維也納的卡布奇納咖啡則一直作爲維也納的一道地方特色保留下來,不過已經受到了它的繼承者
卡布奇諾的全面擠壓,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以至於很多奧地利年輕人也只知
卡布奇諾,而不知卡布奇納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