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教程視頻 手衝咖啡的五大手法之Coffeecarrot式咖啡萃取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手衝咖啡 > 2024-06-03 07:01:1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如何簡單的衝出好喝的咖啡
     

    精品手衝咖啡教程視頻 

     

     
    Coffeecarrot式咖啡萃取法
     
    ※粉的用量 20g
     
    ※萃取液:300ml
     
    Step1:首先把剛燒開的開水,置於手衝壺和分享壺中來回倒,重複兩三次動作後水溫會降到85℃到90℃之間,不但水溫達到了我們需要的萃取溫度,也完成了溫壺,可謂一舉兩得。
     
    Step2:下粉後,在濾杯中注入少量的水,進行30s左右的燜蒸。
     
    Step3:注意不要衝垮濾杯壁的咖啡粉,在濾杯的中心部分緩慢地注水。
     
    Step4:第二次注水時水位已降,注意維持咖啡的水位,然後在濾杯中心進行螺旋式注水。
     
    Step5:萃取到150ml的時候,需要及時的移除濾杯,然後加入熱水(適中溫度)到300ml,將萃取液與加入的熱水充分攪拌後即可飲用。
     
    【萃取時的注意事項】
     
    1.不要注入溫度過高的水,Carrot店鋪中使用87℃的水溫萃取中度烘焙的咖啡。
     
    2.不要一次性往濾杯中注入大量的水。
     
    3.不要讓水流衝到濾紙邊緣。
     
    4.請務必進行燜蒸。
     
    Carrot所主張的萃取方法重點在於只萃取出前中段,後段則補充水來滿足杯量。這種萃取手法比起一般的手法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咖啡會變的稀薄,寡淡。但是實際上,咖啡的風味成分和Body基本在前中段就被萃取出來,所以就算加了水也不會導致咖啡變得寡淡。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加水的量是要嚴格遵從水粉比的,因爲根據補水的量不同,會影響到咖啡最終的濃度,從而最終直觀的改變咖啡的味道,這也就是有些人在衝咖啡的時候,會發現每一杯的味道都會有所偏差的原因,其實有一部分的問題就出在了水分比過大或過小上面。實際上,哪怕是僅僅30ml的偏差,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杯咖啡的最終味道。
     
    注意開頭寫的需要注意的萃取事項,然後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的水粉比,按照標準的水粉比和沖泡數據進行沖泡的話,誰都可以很容易的沖泡出美味,且穩定的咖啡。
     
    其他需要強調的是,在看分享壺上面的刻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刻度和視線是保證平行的。從上向下看刻度是不準的,另外就是如果沒有手衝架的話,稱上面的數字也只能起到一個輔助參考的作用,因爲濾杯上殘餘在咖啡粉中的吸水量是無法清零的。
     
    23g咖啡豆
     
    實際萃取液100m
     
    完成杯量250ml
     
    1:使用87℃的熱水,進行1分鐘左右的燜蒸。
     
    2:之後使用極細的水流一次性完成注水,完成時間在3分鐘左右。(如果沒有辦法一次性完成注水的話,那麼像平時一樣多次少量的進行注水也是可以的)。
     
    3:完成萃取後加入熱水來滿足預定杯量。
     
    4:喝喝喝!
     
    咖啡萃取的重中之重,無非是有效的萃取出風味成分,和儘量的避免萃出雜味這兩點。只要滿足了這兩點,不管是誰都可以輕易的做出好喝的咖啡,所以在入門篇所強調的注意事項也全是爲了高效率的萃取和避免雜質的釋出。可就算如此,在實際的萃取中還是會無法避免萃取中微量的雜質。
     
    而應用篇中所介紹的這個萃取方式,在滿足萃取出風味成分的同時,又避免了雜味被萃取出這一問題,所得到的咖啡萃取液幾乎是沒有雜質的。
     
    這個衝煮手法最大的疑問或許就在於爲什麼加了水之後,味道卻不會變得寡淡。實際上,使用同樣的分量進行萃取的話,這個萃取手法萃取出來的咖啡的確是要比普通的手法萃出來的味道寡淡一些的,於是我們多用了一些咖啡豆(23g)進行萃取,避免這一問題。
     
    爲了方便理解,我們把咖啡萃取過程分爲前中段和後段來思考。
     
    說明:萃取200ml咖啡的時候,100ml的咖啡和後半段萃取出的100ml咖啡有什麼的不同?
     
    ■抽出前半段100ml的咖啡液濃度:4。5%
     
    在咖啡萃取中,咖啡的風味成分和糖分都在前半段被萃取出來,前半段的萃取液是濃縮了咖啡風味物質,並且完全沒有雜味濃縮液。
     
    ■抽出後半段100ml的咖啡液濃度:1%
     
    然而後段的咖啡液,則含有大量導致澀味,苦味的雜質,不僅如此,body還非常的薄,(前段液體的4分之1左右)
     
    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咖啡的風味成分在前中段就被完全萃取,後段的萃取液不但滿是雜味,並且口感十分寡淡。在我個人來看,萃取咖啡的後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進行普通萃取的時候大家都會強調,一旦滿足杯量,就儘快移除濾杯。這麼做也是爲了避免萃取出過多的雜味。
     
    而實際上,一旦過了萃取時間的三分之二,就不可避免的會萃出雜味。
     
    ▼咖啡濃度的變化對比(依據咖啡豆和烘焙度會有變化)
     
    1號是使用基本篇中介紹的辦法萃取出的250ml的萃取液。
     
    2號是使用應用篇所介紹的萃取方法,加了150ml的水來滿足杯量。
     
    3號是2號咖啡的後半段100ml的萃取液,加了150ml的水。
     
    根據上圖,1號和2號的咖啡濃度是一致(1.8%)的,只不過2號的豆量比1號多了3g。
     
    但2號的咖啡的口感明顯的比1號的咖啡清亮,毫無雜味。
     
    3號的咖啡,是2號咖啡濃度的4分之1左右,雜味和苦味都很重。
     
    通過這樣的對比,可以一眼就看出咖啡萃取中,前半段的萃取是多麼重要了。
     
    應用篇所介紹的萃取手法,有着如下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
     
    不會萃取出雜味,咖啡的口感十分清亮。
     
    不會有苦味和焦味,所以喝很多杯也不會有不適感。
     
    味道特別好喝。(比什麼都重要)
     
    【壞處】
     
    比平常的手衝手法多用1成左右的咖啡豆。
     
    雖然會多用1成左右的咖啡豆,但是換來的卻是美味多倍的咖啡。請大家務必嘗試一下這個手法。
     
    【豆量和萃取量的參考】
     
    豆量       萃取量   加水量
     
    23g      100ml   150ml
     
    30g      150ml   200ml
     
    45g      150ml   300ml
     
    ※上述的參考中,最後得到的咖啡液的濃度基本是一致的
     
    ※加水量請根據個人喜好做調整。
     
    原文來自Coffeecarrot 官網http://www.coffeecarrot.com/
     
    文章版權以及文中所介紹的萃取手法歸Coffeecarrot所有。
     
    全文由Siny.H翻譯,Max潤稿。
     
    轉載公衆號:精品咖啡師雜誌

 

2018-03-28 14:44:3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