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挑出」微批次的方法
要「挑出」微批次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因爲今天的天候情況比較好,特別將本日的咖啡豆和其他隔開,或者是某位農夫施肥的技術比較好,於是把他的生產和其他人的分開處理,等等。也可以是今天特別規定只採取熟成的果子,再用加倍的人工下去挑掉雜質與不良品;甚至可以是一種高風險的嘗試,例如決定是否要改種其他風味較好的品種。
微批次並沒有一定的方法,而是要透過不斷的嘗試,衆人的合作,才能找到真正優秀的品質。在理想狀態下,這樣的執着與追求,可以讓技術的改良不斷持續,甚至帶動整體一起往上提升。
這裏想要推薦三款中南美的豆子,它們是悉心挑選的微批次,分別產自重視環保的哥斯大黎加,以及生產製度完善的哥倫比亞,和備受呵護的巴拿馬 伊利達,讓我們可以放心享用好喝的咖啡:
哥斯大黎加 赫爾巴夙 蜜處理
哥斯大的蘋果酸、花香、果香、蜂蜜,1/3國土爲國家公園及保護區的中美洲瑞士
哥倫比亞 國家聯盟 薇菈
堅果、牛奶、巧克力,國家聯盟(FNC)是哥國的生產組織,確保獲益,儘可能地回到農民的手上
巴拿馬 伊利達 蜜處理
黑莓、花蜜、杏桃、榛果、可可豆,莊園主每日親自進行風味測試,嚴守品質
搜尋爐鍋咖啡 所有和微批次相關的結果
合作出來的好產品
微批次並不是生產者的單打獨鬥,在國外,有許多規模夠大的咖啡業者,或是農業技術的指導組織,正在嘗試以微批次等種種方法,協助農民精進生產品質,以及打開市場。微批次既然是建立在「讓品質更好」的前提下,就需要懂得風味測試的專業人士,也就是杯測師,來進行把關、評選的工作。至於杯測的分數要多少,才能視爲具有微批次的水準,則由各個地方自行訂定。
2007年開始的「紅櫻桃計畫(Operation Cherry Red)」,就是由荷蘭貿易商負責提供技術、資金與風味測試,而由農民揮汗再三挑選,凝聚大家的努力,因此才產生的高品質。像是紅櫻桃這樣的計畫,也進而促使一整個產區,例如西達莫.凱貝朵等的直接興起,可以說是微批次能帶來正向影響的範例。
延伸出來的討論
這樣的討論還可以繼續下去:實際上,微批次是否能夠成爲一種真正讓生產者獲益,且長久持續的生產模式,一直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要維持高品質,需要經常地、耗費更多的心力投入,背後所需要的人力與物質成本,坦白說,並不是每個地區的生產者都有能力負擔的,從這個方向來考慮,微批次並不是每個產區都能適用的方法。
而當大家都想種出好咖啡,都想要獲選進微批次的時候,技術與資訊的落差,卻讓許多農家不太瞭解怎樣種出好咖啡,或者怎樣讓自己每年都能種出好咖啡。因此,如何讓微批次不只是一次「偶然的幸運」,而是讓良好的技術能在產區當地紮根,推展出去,是當前許多人正在努力的課題。
從別的層面來考慮,許多合作社之所以要將不同社員的咖啡豆混在一起賣,正是爲了要維持對外議價時的公平,避免有人賣得好,有人賣得差,因此爭吵。畢竟,對生產組織而言,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再說,微批次的產量通常都不會太大,因此,儘管價格比較好,卻比較難成爲支撐獲利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