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咖啡機怎麼衝咖啡?六種手衝手法大整理
	 
	 
	  
	  使用大嘴鳥手衝壺:大嘴鳥的特色就是給水非常柔軟,可以從悶蒸的狀態看出端倪,粉層喫水狀況良好
	  
	  給水分3段
	  
	  1.小水柱推粉
	  
	  2.中水柱淹水浸泡
	  
	  3.大水柱加壓收掉
	  
	  三段手法做出適量的層次
	  
	  但還是以口感的均勻度爲主要目標
	  
	  因此給水的頻率差異不會太大
	  
	  充分利用三洋濾杯高水位排水順暢的結構
	  
	  即使給出高水位
	  
	  也不至於淹水太久造成苦澀
	  
	  確保了足量的body和甜感
	  
	  影片中可以明確分爲兩段手法
	  
	  第一段:逐漸向外擴散的點滴法
	  
	  和傳統點滴法只點中心的方式不太一樣
	  
	  從中心點出發慢慢往外滴,粉層膨脹的效果很不錯
	  
	  第二段:中心向外小水柱持續注水
	  
	  這點和傳統點滴法又不太一樣,比較像一般v60習慣的手法
	  
	  會注水到比較高的水位,確實比較適合應用在v60
	  
	  如果用kono會淹水淹得很嚴重
	  
	  風味上確實也取kono和v60的折衷
	  
	  有點滴法飽滿的前段+v60清爽的後段
	  
	  層次鮮明,學長蠻喜歡
	  
	  精彩有想法的好手法
	  
	  前半段悶蒸用類似點水的手法讓粉面均勻喫水
	  
	  下水的水量頗不小,可以看出粉面膨脹的狀況不錯
	  
	  第二段給水也是用點水的方式緩步給水
	  
	  這點也是學長歸類爲金澤流的主要原因
	  
	  用較小的水量做前段的萃取,做出較高的濃度
	  
	  這點頗符合金澤流的衝煮精神
	  
	  第三段給水換成小水柱並淹過粉面做短暫浸泡
	  
	  這點就和金澤法的補水有明顯不同
	  
	  但稍加浸泡可以讓後半段的水也有風味
	  
	  也可以比傳統金澤多一點層次
	  
	  但有後半段萃取過度的風險,算是走在危險平衡上
	  
	  所以要特別小心再小心
	  
	  手衝手法百百種,認真欣賞其他人的手法
	  
	  思考其變數和可能性
	  
	  就是讓你手衝快速進步的好法門喔~
	  
	  讓我們來看看Santa Rosa如何詮釋超紅的鑽石濾杯
	  
	  1.用相當足量的水做悶蒸,大約是30-40cc,悶蒸時間25秒
	  
	  2.分2段注水,2段都用大水,相當豪邁,配合的背景音樂也是夠狂野
	  
	  3.大水將粉層快速的推到杯壁,對於流速較慢的鑽石濾杯而言是個避免流速過慢的好方法。第一段給水後,劑量相當多,但幾乎沒淹水,瞬間就流出濾杯就可見一斑。
	  
	  4.第二段給水以不淹過粉牆爲核心目標,即可維持高排水速度,使2段都維持良好的前段風味,但因爲又有適度的浸泡時間,也萃取出適量的body。
	  
	  5.其中的關鍵在於兩段水的劑量比例,第ㄧ段水要推出粉牆,用高劑量可以做出較多前段風味
	  
	  兩把大壺都裝滿水衝煮
	  
	  (學長ㄧ把都快拿不起來了)
	  
	  而且還是大小v60ㄧ起衝
	  
	  在旁邊看只能說是神技啊
	  
	  兩把壺衝煮的變數和技巧學長就不多說了,畢竟大家平常也沒甚麼機會衝二刀流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