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Mathira Guchuko
豆種:阿拉比卡SL28 SL34
種植海拔 1830-1920米
種植土壤 紅色火山土
降雨量: 約1200MM
杯測分數 86.5
風味描述:
小紅莓、焦糖、可可、
紅蘋果、中等醇厚度
當聽到”
肯尼亞咖啡”的時候,很多咖啡愛好者最先想到的便是”
肯尼亞AA”。
因爲在咖啡店裏使用量最多的咖啡豆,而且瞭解一點咖啡豆知識的人都知曉其代表的就是優質的等級。
每個產地之間分類豆子等級的方法都略有不同。
例如,世界最大咖啡生產國巴西,他們根據生豆每300g瑕疵豆(defect beans)的個數大小標記爲No.2——No.6,危地馬拉則根據栽培高度標記爲SHB——EPW。
肯尼亞根據生豆的大小,把它們標記爲E——MH。 此時基準的生豆大小指的是”篩網大小(screen size)” (1 screen size=1/64 英寸(0.4 mm))。
肯尼亞以篩網大小爲標準,將密度和形狀結合在一起分類咖啡。這與巴西或危地馬拉一樣,不是以瑕疵豆的數量或種植高度爲標準,而是以篩網大小爲基準分類咖啡。
這麼做的理由是,豆子越大,影響咖啡風味的油脂含量越高。
肯尼亞咖啡等級分爲E-PB-AA-AB-C-TT-T-MH/ML。
篩網大小18以上,稱爲“Elephant Bean”。兩顆面對面兩顆種子合二爲一,突然變異的豆子。
它還包含在肯尼亞E,意指“Peaberry”。在櫻果裏不是兩個種子,而是由一個圓形的種子形成的豆子。
篩網大小17——18,1,400——2,000m高地上種植,是正常生豆中最大的尺寸。它有極佳的中等醇度,酥脆而清爽的口感。
篩網大小15——16,A等級(篩網大小16——17)與B等級(篩網大小15——16)混合而成。雖然不被認作似肯尼亞AA高價的咖啡,但也被評價爲premium等級的咖啡。
篩網大小14——15,比等級B密度低。
篩網大小15——17,豆子大小與AA——AB相似,但是密度低。
篩網大小12以下,破碎、瑕疵或偏小的豆子,等級C的碎片。
在收穫之前,由於過熟因此加工自行掉落的豆子。其中重的爲MH等級(MassHeavy),輕的爲ML等級(Mass Light)來區分,因爲品質較低,所以多數以低價交易。
除上述等級以外,還有HE等級(HeavyEars)、UG等級(UnGraded)、SB等級(SortedBeans)。
從級別的順序來看,AA雖然比AB級別高,但AB比AA只不過在體積上略小而已,其質量不亞於AA。
可能,現在因爲人們普遍認爲肯尼亞AA是最優秀的咖啡等級。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肯尼亞AB被認爲質量較低的認知。
在
肯尼亞的咖啡等級分類標準中,沒有對味道或瑕疵豆的數量等質量評價要素。
因爲等級高並不能完全代表品質優秀,所以不能輕易斷定
肯尼亞AA的品質就優於
肯尼亞AB。
因爲上述理由,出口
肯尼亞咖啡的企業們會根據自身制定的系統重新分類和劃分等級:以肯尼亞E,PB,AA,AB,C爲例子,它們被分爲 Top –Plus – FAQ plus – FAQ – FAQ minus – Minus;肯尼亞T,HE, SB, UG分爲Grinder plus – Bold grinder – Lowgrinder;肯尼亞MH/ML分爲Clean cup – Unclean cup。
像這樣,
肯尼亞咖啡很難單純的以AA和AB的等級去判斷品質的高低。
是不是因爲被”肯尼亞AA”的名字“捆綁”,而無法享受更多
肯尼亞咖啡的味道了呢?
如果想要尋找高品質的肯尼亞咖啡,請不要偏執於AA或AB等等級,去直接感受咖啡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