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季風咖啡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圖片 > 咖啡 > 2024-06-03 04:24:53

說起印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僅次於我國的人口數量。印度有着悠久的歷史,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阿育王時期的印度國勢強盛。印度也是發展中國家裏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漸趨流行的瑜伽運動也和印度有着絲絲縷縷的關係。瑜伽最早出現在5000年前的古印度。瑜伽一詞原意是結合、和諧,古印度人修練瑜伽術是追求天人合一的修行最高境界。公元2世紀,鉢顛闍利 (Patañjali) 撰寫《瑜伽經》,將瑜伽定義爲:niyama純潔的操守;Asana身體姿態;Pranayama呼吸的控制;dharana集中意念;dhyana冥想;Samadhi至善境界等分支,意在傳播瑜伽的智慧精髓。位於印度北部Uttarnchal邦的瑞詩凱詩Rishikesh堪稱世界瑜伽之都,全球有資質的瑜伽教練60%以上都到瑞詩凱詩修行過。

咖啡醇香之旅(三十)印度——季風咖啡
(著名景點——泰姬陵)
咖啡醇香之旅(三十)印度——季風咖啡
(喀拉拉邦——印度人心中的神之國)

相信印度咖啡大多人都沒有聽過。的確,印度的咖啡沒有很出名品牌,一半以上的咖啡是羅布斯塔咖啡,阿拉比卡咖啡產量很少。大多咖啡出口到俄羅斯,德國和意大利。印度又是著名的紅茶產地,咖啡不出名也就不足爲怪了。但是說起季風咖啡,相信很多的咖啡愛好者都聽說過。季風咖啡和印度有什麼關係呢?

季風咖啡在早期是指一種特殊的咖啡,現在則更多的代表了咖啡豆的特殊處理過程。在交通運輸還不發達的時代,咖啡生豆由印度運到歐洲需要乘船在海上顛簸幾個月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使得咖啡豆在抵達目的地後顏色由綠色變爲隱約的黃色,再加上長時間受到海風和海洋的影響使得這種咖啡豆製成的咖啡具有不同其他咖啡的味道特點,似乎帶有海風和海洋的氣息,深受歐洲人的喜愛,於是這種咖啡就被稱爲季風咖啡。

咖啡醇香之旅(三十)印度——季風咖啡

隨着時代的進步,交通運輸工具越來越先進,運送咖啡生豆也不必一定要使用船運。這使得咖啡在到達目的地後仍能保持本有的特點,但卻失去了以前那種咖啡特殊的風味,這樣的咖啡讓已經習慣了季風咖啡的人們不甚滿意,於是印度的咖啡生產者們便發明了利用季風生產的咖啡——季風咖啡。

每年的5—6月,印度西南部地區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雨季和旱季交替出現。在此期間,咖啡生產者將咖啡生豆堆至約20釐米左右高,鋪放在一種特殊的建築物旁(爲了在下雨時保護咖啡豆不受影響),堆放一週左右。在此期間要不時用耙子扒攏咖啡豆使得陽光更充分均勻的照射。然後將咖啡豆鬆散的放入袋子裏,讓其接受季風的吹拂。在7周的時間裏要反覆將豆子從袋中取出再放回,這樣季風咖啡就初步製成了。最後只要進行一次手選,將優質的生豆裝袋以供出口即可。雖然沒有在海上顛簸的經歷,但是這種咖啡經過季風處理所具有的風味卻是和以前的那種咖啡口味相似,這是種只可意會的感受吧,想象一下這樣自然浪漫的處理過程就會讓人對咖啡的味道多幾分讚許吧。

咖啡醇香之旅(三十)印度——季風咖啡

印度的季風咖啡以“季風馬拉巴”和“季風巴桑尼克利”最爲有名,其中尤以後者的出口量更大。也有其他一些國家爲了達到季風咖啡類似的風味,在生豆處理過程中進行發酵處理,但是卻沒有像印度這樣利用季風來進行咖啡生豆的處理,季風咖啡可以說是印度咖啡的一大亮點吧。

印度雖以紅茶生產聞名,但是能有季風咖啡這樣的特色出品,印度咖啡的發展潛力應該很大吧。畢竟在那場使印度咖啡生產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鏽蝕病之前,印度的咖啡產業是相當繁榮的。也許在某個日子裏印度咖啡業可以重現以前的輝煌呢。期待着可以有更多的特色咖啡奉獻給世界,期待着精品咖啡的浪潮也更流行。

咖啡醇香之旅(三十)印度——季風咖啡
(印度國鳥——藍孔雀) 

2014-09-02 10:43:4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