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咖啡樹常見的病蟲和防治方法

作者:咖啡沙龍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10:47:13

  1、咖啡虎天牛

  在世界各咖啡產區均有分佈,我國雲南、廣西和海南島也有發生。它是咖啡的重大害蟲之一。 咖啡虎天牛以幼蟲爲害2年以上的咖啡樹幹,開始時在形成 層與木質部之間蛀食,進而蛀食木質部。被害處呈一條彎曲的隧道,道中填滿木屑,對咖啡的影響很大,輕者使植株萎黃、枯枝、落果,嚴重者整株死亡。受害部位因失去機械支持作用常在風雨中被折斷。有時還蛀食咖啡根部,使植株失去再生能力。爲害初期外表無明顯的蛀入孔,僅在被害處表皮稍隆起。

  防治方法:

  (1)創造適於咖啡生長的生態環境,加強管理,合理修剪,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有適當的廕庇環境比全光的環境較少發生咖啡虎天牛的爲害,生長健壯的咖啡樹具有一定的抗蟲能力。

  (2) 人工捕殺成蟲及幼蟲,並及時將被害枝幹砍除焚燬。

  (3) 在2~6月成蟲出孔前,凡是莖粗達1.5釐米以上的,可用 林丹或甲莖1605加黃泥、牛糞和水混合成槳,塗於已木栓化的主幹上,效果很好。

  2、咖啡黑枝小蠹蟲

  我國的中粒種咖啡遭此蟲的爲害較嚴重。多爲害一年生的分枝及嫩幹,爲害後幾周內引起枯枝落葉。5~6月是爲害高峯期,據調查,在高峯期爲害率可達60%。

  從受害枝條外表看被害狀爲一小孔,孔內有坑道,在同一枝條上有時可出現十多個蛀孔,蟲道內卵、幼蟲、成蟲可同時並存,世代重疊。越冬期主要是成蟲,低溫期有休眠現象。

  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清除蟲害枝條。1~3月份,當成蟲處於越冬期時,進行全園性清除枯枝,把所有的蟲害枯枝,尤其是部位的枯枝徹底清除,集中燒燬。當天剪除,當天燒燬,經試驗,此法的防治可達85%。

  (2)在5月上旬,用1:500倍殺螟松或1:400倍馬拉磷進行一次全園性噴射,對抑制蟲口有一定作用。

  (3)經常清理園外防風林雜生灌木,砍除乾淨。

  3、咖啡豹紋木蠹蛾

  分佈很廣,是常見的咖啡害蟲之一,還爲害多種經濟作物。它能把4~5釐米粗的主幹環蛀斷掉。以幼蟲在枝幹內越冬,幼蟲在枝幹內常是向上蛀食,形成30~60釐米的隧道。

  防治方法:

  (1) 結合咖啡樹整型修剪,把受害的枝條剪除,集中燒燬。

  (2) 用鐵絲捅入蟲道把幼蟲刺死。

  (3) 從蟲道孔注入1:10倍敵敵畏水劑,然後用沾藥的棉花塞 入洞內,再用泥漿封住洞口,這樣可以毒殺爲害咖啡主幹的幼蟲。

  4、蚧殼蟲尖

  (1) 咖啡綠蚧殼蟲,無論成年樹或幼苗均可爲害,枝、葉、幹、 果都是爲害對象。葉片受害後發黃,畸形縐縮,並經常誘導煤煙病大量發生,對咖啡的光合作用及植株生勢影響很大。

  防治方法:

  用樂果或馬拉硫磷1:400~500倍水劑噴殺,每隔一星期噴1次,連續3次,效果很好。也可用石硫合劑或松脂合劑噴殺。 在自然環境中,綠蚧殼蟲的許多天敵,其中以白僵菌和蚧黑菌最好,在雨季,白僵菌的寄主率達90%以上。

  (2)咖啡根粉蚧主要爲害根部,初期在根頸附近爲害,以後逐漸蔓延至主根、側根各部,吸食其液汁。此蟲靠螞蟻搬運傳播,並與真菌共生。爲害後期,真菌在根部形成一串灰褐色瘤包,把蟲包裹在其中,影響因根部發黑腐爛而死亡。爲害對象爲小粒種。

  防治方法:

  爲害初期爲二氯苯粉撒於根頸周圍、深約10釐米的土中,7天后死蟲率達到92%。 爲害後期,可撥開根部周圍的表土,深約10釐米左右,撒下對位二氯苯30克,然後蓋土踏實,7天后死亡率可達100%。

2014-09-02 16:24:01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