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卡咖啡豆品鑑報告 鐵皮卡Typica與波旁Bourbon的區別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鐵皮卡 > 2024-06-29 06:12:02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我們都知道咖啡品種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爲什麼而重要。
     
    舉個栗子,就像我們喫螃蟹,大閘蟹和河蟹的區別有很大,那麼這就是品種的區別。也許這個栗子不恰當,但在我看來是最貼近的比喻。
     
    在過去對咖啡的認知中,大部分人都知道咖啡豆中有三個大品種
     
    “阿拉比卡”“羅布斯塔”“帝比利卡”
     
    但隨著歲月的流失,市場的優勝劣汰,第三種“帝比利卡”已經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而現在是前兩者獨大,那麼就來說說這還活躍在市場上的“阿拉比卡&羅布斯塔”
     
    由來:
     
    阿拉比卡:這個詞是原產地阿拉伯半島也門山的名稱,也就是現在的埃塞俄比亞西南部的高地和蘇丹東南部,最早的咖啡被稱爲“阿拉伯灌木(coffee shrub of Arabia)”、“山地咖啡”和“阿拉比卡”。
     
    不過由於前兩者比較繞口或者其他原因,咖啡的豆種叫法被“阿拉比卡Arabica”所代替,現仍有些區域稱之爲“阿拉伯灌木”。“資料源於完美日報,以獲授權”
     
    而阿拉比卡被認爲是第一種種植的咖啡,在阿拉伯的西南部種植了1000多年;阿拉比卡咖啡因的含量則比其他商業栽培的咖啡因含量更少,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當然了,栽種的環境與成活率比其他商業栽培的咖啡更有難度,在這種情況下,阿拉比卡的銷量還遙遙領先,主導了咖啡的品種地位,約佔全球總產量的60%。
     
    羅布斯塔:關於羅布斯塔的歷史和由來,最近在翻閱資料中找到了很多不同點。
     
    1, Ukers在“All About coffee”中對羅布斯塔的描述是:1898年,Emil Laurent發現了一種在剛果生長的咖啡。它是由布魯塞爾的一家園藝公司爲市場而種植的一款咖啡,這家公司給了咖啡的名稱 羅巴斯達種,雖然它已經被賦予發現者的名字,被稱爲 小粒羅倫( Coffea laurentii.)
     
    2,1954年的一本書“Brown Gold”中描述道:第三種種植咖啡是在爪哇和非洲,通常被稱之爲“Robusta”,而最早發現是在剛果,從二十世紀開始栽種的。
     
    3,Frederick Wellman在1961年撰寫的文章中有幾點不同的意見,並提供了更多細節:在某些地方,具體名稱C.canephora與C.quillou,C.ugandae,C.robusta等混淆使用,而他認爲C.canephora是最早羅布斯塔的名字。
     
    在後面越來越多對於Robusta的解釋和研究,但最終還是C.canephora被認爲是羅布斯塔最早的名字,而發現的地點到現在也沒有統一的說法,根據Wiki的資料則認爲是西非,起源則是在埃塞俄比亞,但是商業種植顯然是以Ukers的爲準。
     
    根據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羅列出來羅布斯塔的一些信息了。
     
    發現於西非和中非,後面流傳到西非開始商業種植,最早的名字不是robusta而是C.canephora。
     
    由於羅布斯塔的栽種條件及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多數的羅布斯塔都只用於速溶和拼配當中,大部分的咖啡廳商業豆的拼配多少都有羅布斯塔的身影在裏面。不知各位看官可記得前幾年肯德基打出一個廣告稱之爲“100%阿拉比卡豆”,原意就在於此,也是爲數不多采用純阿拉比卡拼配的“快餐廳”比例佔多少的問題罷了。
     
    而另一部分咖啡廳,在“精品咖啡的時代”影響下,往往會在豆子欄目都會打上詳細的豆種,如“鐵皮卡”“波旁家族”等品種,那麼很多人也是不理解這是什麼的;現在我們來聊聊豆種的那些事。
     
    說起豆種之前,先要注意兩個點:“基因變種”“原生種”
     
    先來說說基因變種;
     
    基因變種指的是不同樹之間交配所產生的品種,或者是原生種變異而產生的,在此頭稱爲“基因變種”,“基因變種”的代表則有非常多,著名的有“鐵皮卡”“黃波旁”等。
     
    而原生種一般指的都是埃塞爾比亞發現的“阿拉比卡“稱之爲原生種。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幾個市面上常見的豆種及其優缺點。
     
    鐵皮卡咖啡豆 Typica”
     
    鐵皮卡這個品種是通過基因突變所產生的,這品種最早是在埃塞爾比亞所發現,甜度非常高,但風味較雜(可能)與其他品種相對比,鐵皮卡的產量屬於較少的了。
     
    “波旁 Bourbon”
     
    波旁分之爲三種,分別爲黃、紅、橙波旁。
     
    而波旁這個名字則源於它的種植地波旁島(現稱留尼汪島),是早期阿拉伯咖啡的變種,屬於鐵皮卡的兄弟,產量則略高於鐵皮卡,但也是不多。
     
    波旁因爲收成較早與抗葉鏽病則成爲新寵兒,也是巴西成爲咖啡超級國的功臣元老之一。
     
    而風味代表無不例外的就是“酸”和“甜”,至於酸度如何和甜感如何,則取決於種植的區域,如薩爾瓦多的波旁則偏向太妃糖和明亮的酸,盧旺達的波旁則偏向水果酸和甜。
     
    “傳家寶 Heirloom”
     
    這是最常出現在埃塞爾比亞的一種“高品質”代表,雖然它類似於“鐵皮卡”但是究竟是不是屬於“鐵皮卡”,迄今爲止是沒有定論的。
     
    現在據說有超過千種的不同的傳家寶品種,但還沒有全部被開發出來。
     
    而它代表的則是“花香、柑橘、茶、漿果”等等很埃塞爾比亞的風格。
     
    “卡杜拉 Caturra”
     
    卡杜拉最早是在巴西發現的,它是屬於波旁的“兒子”,而卡杜拉也有以“黃、紅”顏色之分,兩者差別是在咖啡櫻桃上體現,黃色卡杜拉成熟的時候,果子並不是傳統的紅色,而是黃色,所以得名“黃卡杜拉”。
     
    紅卡杜拉的甜度優於黃卡杜拉,而紅色卡杜拉更多體現的則是“漿果、葡萄、巧克力等。”
     
    而黃卡杜拉則更多的體現“熱帶水果”的風味,酸度優於紅卡杜拉。
     
    “帕卡馬拉”
     
    這款豆以大而聞名,最早是出現在薩爾瓦多,這是個基因變種,母親是Pacas,父親則是Maragogype“象豆”,而“兒子”帕卡馬拉則繼承了父親的體型,母親的風味和酸度。
     
    帕卡馬拉以優異的花香及平衡性而被世人認同;包括去年剛剛結束的BOP當中也有屬於它的單獨比賽。
     
    另外還有“卡杜艾、卡蒂莫、新世界、Java、西達摩、傳教士”等等豆種,然而這些豆太著名了,已人盡皆知,就不再贅述,其他的我們下期在補充。

 

2018-06-09 21:23:4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