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咖啡豆
錯誤1:研磨度
好的磨豆機可以保證磨出的咖啡粉粗細均勻。如果咖啡粉不均勻,細粉過多,就會讓出品的咖啡口感不夠「純」。
答案就是:中度研磨,如砂糖粒般大小。若咖啡粉太粗,熱水過快流過,就很難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質。若咖啡粉太細,濾嘴容易堵塞,導致水與粉浸泡時間過長,咖啡會出現苦、澀的口感。
錯誤2:新鮮度
很多人都爲了圖方便選擇已磨好的咖啡粉,或者一次性磨很多,放在冰箱裏。其實「新鮮研磨」是好咖啡的第一條件,它保證了咖啡的口感。
當咖啡磨成粉後,就會加快咖啡粉氧化速度,40秒香氣就開始散失。咖啡粉香氣損失嚴重的話,自然咖啡的風味也就消失了。
錯誤3:布粉
咖啡粉倒進滴濾杯後需輕輕搖晃下使其平鋪,這是個非常容易忽視的步驟,或者用力過猛,搖晃太多下,都是不可取的。粉面的平整度決定了手衝咖啡燜蒸和萃取的均勻度,直接導致了咖啡的口感。
2水
錯誤1:水質
如果你對味道斤斤計較,那拿來
衝煮咖啡的水也別忽略,一杯手衝咖啡98%的成分都是水,水中可溶性物質(TDS)範圍最好在100-250ppm之間。不建議用純淨水製作咖啡,用純淨水製作出的咖啡往往口味會比較呆板,缺少層次感。但更不要使用雜牌礦泉水或雜牌桶裝水,一但水中有異味,它將更加明顯的放大體現在咖啡之中。
錯誤2:水溫
水溫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一項重要指標,水溫過高會使咖啡的苦味變強,水溫低則會使酸味變強。建議:深焙咖啡豆適合80-85度的溫度,中淺焙咖啡豆適合90度左右的水溫來萃取。
錯誤3:水流
咖啡芳香與層次感能否盡情的釋放出來,關鍵就在於注水。一般常見錯誤有:
A.注入水柱過大,水柱方向過於傾斜,這樣會導致水流把粉層側面衝出個洞,直接從濾紙處跑掉了,造成咖啡萃取不足。
B.水柱拉的過高,導致水流破壞咖啡粉成,容易注入氣泡,咖啡萃取不均勻。也會導致水柱與接觸空氣面積過多,水溫受到了影響,因此水柱必須愈靠近咖啡愈好。
C.水流不穩定,水流忽大忽小,時而猛衝,時而滴答滴答斷掉,導致咖啡粉各個區域浸泡程度不一,咖啡的口味都會被影響。
錯誤4:水量
由於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對濃淡要求不一樣,萃取濃度範圍是1.15%-1.35%,用水比例大概在1:13到15上下。有些人單純爲了追求濃郁用很少的水,但喝起來並不適口。而相反一些人期望用更多的水萃取出更多物質,殊不知萃取越到後面的越淡,最後濃度不足。
是否在這些地方尋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呢?想要做出一杯好咖啡,各方面的把控都要十分精緻的!勤加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3手衝咖啡時注水大小該如何拿捏?
沖泡
手衝咖啡時,首先會先經過悶蒸階段,時間大概是15~30秒,讓咖啡粉吸水,吸飽水的咖啡粉會膨脹,併產出另外一種香氣,悶蒸時間越久咖啡味會越濃,通常悶蒸的水量是咖啡粉的兩倍,例如30公克的咖啡粉,大約倒60cc的水,才能讓咖啡粉吸飽水分。
悶蒸完後,就進行注水的動作,一般建議初學者使用細口的手衝壺,注水量不會過多也不易失敗;注水剛開始,容易萃取出咖啡,如果你是普通的手衝壺,一開始的水量別過大,等到快結束時在使用大的水注,能避免衝出過多的雜質。整個注水的理想時間約1分半到2分半,若你希望咖啡味道能厚實一些,速度就可以放慢 ,「要出味,但不可過火」
4又該怎麼掌握注水方向與速度?
注水的方向可以從正中心開始,繞圈外往順時針方向外繞,要記住最大影響在於不要衝到濾紙。
另外,沖泡咖啡時還有一個技巧稱爲斷水,就是中斷注水過程,這動作是可以讓
手衝咖啡味道不會過重或太稀,例如360cc的水可在一半180cc的時候就中斷下來,等到咖啡粉上的水位下降再繼續注水,這樣能調整手衝咖啡的風味,讓味道變得更濃;此外當水柱過大時也得斷水,以免造成味道過淡,因此透過斷水能改變手衝咖啡的味道也調整萃取節奏,次數建議一到兩次即可。
聽起來很容易、很理所當然的事,做起來卻有千百種方法。只是倒水打圈的手勢便可分爲順逆時針、大小圓圈、打十字、畫M字等。把水注入咖啡粉餅,就是希望將每一粒粉的味道洗刷出來,希望每個顆粒都會一起均勻地「出味」。要做到這點,首先要把全部茶包同時弄溼。這個,就是第一注水(或一點也不悶的「悶蒸」)的目標。
但若以顯微鏡放大看漏斗,會發現咖啡粉的大小不同,縱然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萃取,待大的那個出夠味時,細的那顆已經過了萃。要避免這現象,除了高質素的磨豆機外,就只有以水流牽引令體積較大的咖啡粒在細粉萃取過度前儘快出味了。
所以第二注水開始,衝擊力很重要。手衝咖啡 | 第一次注水技巧和第二次注水的時間點
手衝咖啡的學問就大了。從不同類型的濾杯、原漿濾紙還是漂白濾紙、細嘴壺還是鶴嘴壺、細水流大水流、悶蒸和浸泡、斷水不斷水……處處充滿學問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