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瑞幸咖啡濱江明豪大廈店開始試營業,這是它在杭州的第一家門店,截至今日,不過3個月,其APP上顯示的杭州門店已經有35家,差不多以平均每3天一家新店的節奏,快速布點。
比它的布點更快的是瑞幸藍底白鹿的“小藍杯”在朋友圈躥紅的速度,以及直接叫板星巴克掀起的一大波爭議。
瑞幸到底是咖啡行業中的“滴滴”還是“樂視”?
瑞幸半年布店525家
幹了Costa12年的活
早上10點,錢江晚報記者到濱江的明豪大廈時,瑞幸咖啡點單臺前的休息區正坐着四五位等着取咖啡的顧客。這是瑞倖進杭州開出的第一家門店,店面很小,只佔了大廈一層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小角落,一個咖啡製作區、三四名咖啡師和三張小圓桌。
因爲人不多,等咖啡的空檔裏,咖啡師還有時間詢問個人的口感偏好,推薦他覺得不錯的單品。“我們店生意不算好,因爲不做外送,一天差不多能做300杯吧,基本都是寫字樓裏的(顧客)。”
正說着,來了兩位運動打扮的年輕人,跟咖啡師打個招呼,拎起打包好的四杯咖啡又進了電梯。“意外意外,通常一單也就一兩杯,四杯算大單了。”咖啡師透露說,馬路對面的盾安發展大廈店生意更好些,因爲有外送,所以每天的接單量能比他們店多一半。
越靠近市中心,生意越好。中午11點多,記者來到位於錢江新城的迪凱銀座店時,店裏已經有六七個人在排隊。“過了12點來的話,隊伍能從櫃檯前排到電梯口。”這裏的店面雖然跟明豪大廈店差不多大,但咖啡師卻多配了兩位,可見工作量之大,“我們店不外送,平均每天做800杯左右,送的話肯定更多,自從我們開業,隔壁星巴克的生意已經不如我們了。”
當天有兩名品控正在店裏做咖啡品質監測,七八杯各式咖啡擺成一排,他們先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否達標,再端杯喝一口,然後吐掉、漱口,接着再喝下一杯,來鑑定咖啡口感是否合格……等咖啡的顧客們饒有興趣地看着。
“如果能一直開下去倒是好,就怕開了幾個月又沒了。”cici的公司就在樓上,已經習慣了每天下樓買杯咖啡,以前是星巴克現在改成了瑞幸,因爲口感不差而且價格更實惠,“優惠券也很多,辦公室不喝咖啡的同事都被我們拉來了。”同樣杯型的拿鐵,星巴克31元,Costa31元,瑞幸定價24元,再加上各種優惠,平均12~15元就可以喝到。
離開時,記者順便拐到同一棟樓的星巴克看了一眼。同樣時段,星巴克裏有兩位顧客在用餐,還有三位正在排隊點單,100多平方米的店顯得有些空蕩。
價格實在是市場推廣的“利器”。原本,星巴克目前在國內的門店數量超過3000家,排第一;Costa超過400家,排第二。完成這些布點,前者花了19年,後者用了12年。而瑞幸咖啡官方公開的數據,其今年1月1日起陸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3個城市試營業,截至5月初已完成門店佈局525家。前後不足6個月,瑞幸完成了Costa幹了12年的活。
送一單瑞幸掙7塊
快遞小哥口中的咖啡賬
下午1點多,位於市中心的瑞幸茂泰大廈店已經等候着20多位顧客,正是咖啡師口中的“高峯期”。順豐小哥小朱剛剛送完一單回來,在門口等着接新單,跟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四位派送員。
“(瑞幸)他家給的高啊,送一單能掙7塊錢,我現在中午都來這裏。”小朱說,外賣派單裏最高的是肯德基,一單8塊,其次就是瑞幸了,而且瑞幸的單子非常集中,性價比最高,所以現在附近的小哥送完午餐外賣都喜歡來接瑞幸的單子,“剛開始差一些,現在平均中午兩小時能做100多元。”他表示原本聽說星巴克也要做外送了,大家還挺高興,後來據說因價格沒談攏,一直沒做起來。
瑞幸咖啡滿35元是免配送費的,那麼這7塊錢誰出?瑞幸補貼。聽上去又是一筆賠本生意,不過,以目前瑞幸的門店覆蓋率,不做外賣,它每家店的輻射範圍也就周邊500米,花7塊錢,把輻射半徑往外擴展兩公里,很划算了。
“你留意過嗎?我們的咖啡沒有拉花的。”所謂拉花就是將帶有奶泡的牛奶倒入咖啡時在表面作出圖案的技法,這也是判斷一名咖啡師專業技術的標準之一。一位瑞幸的咖啡師私下說,不做拉花,製作一杯咖啡所花的時間就減少了,“而且有沒有拉花並不影響口感,顧客甚至根本不會注意。”
不僅如此,減少拉花一個環節,培訓一名咖啡師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只要熟練製作步驟,而不需要更多技巧。這也是瑞幸門店擴張速度如此之快,人手還能跟上的原因之一。那麼另外的“熟練工”哪裏來?靠挖角。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瑞幸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店甚至1/4的員工被挖走。相同崗位,瑞幸咖啡用高於星巴克三倍的工資挖人。
杭州是否也是如此?“具體有多少不知道,但確實有很多咖啡師是從星巴克來的,這邊的工資高嘛。”一位瑞幸員工透露,僅他所在門店本月就有兩名新入職的咖啡師是從星巴克跳槽過來的,但是否真的工資高出三倍他不清楚,“不可能高這麼多吧,除非是高級咖啡師或者是管理崗位。”
瑞幸:短時間內不會取消優惠活動
爆發式的擴張手段和高額的用戶補貼政策,與傳統的食品企業相比,瑞幸咖啡更像一家典型的互聯網公司。錢江晚報記者聯繫瑞幸官方,他們回應了記者的相關提問。
“我以前雖然沒幹過咖啡,但是我們懂生意。”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曾任神州優車COO,也是個生意老手,她也承認,他們是在用互聯網打法快速打穿一個行業,實踐一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此前網上頗多傳言說瑞幸前期營銷投入10個億,“我們前期投入的不止10個億,具體金額不方便透露,目前有充足的現金儲備。”
瑞幸瘋狂的打法確實很快引起了投資圈的注意,不過除了神州優車CEO陸正耀曾對外透露是瑞幸的天使投資人外,再沒有公開的投資人。“有投資人找過我們,但是我都沒有見。”錢治亞說,主要是現階段太忙,精力專注在業務上,不想分神,“再者運營數據還不全,商業模式還有待驗證,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
“致星巴克的一封公開信”讓瑞幸被冠上了“碰瓷”之名,至今仍然讓錢治亞困擾,在她看來,這是團隊在業務發展中現實面臨的不公平競爭環境,起訴星巴克中國涉嫌壟斷一案雖然已經正式立案,相關投訴材料也已經向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提交併被受理,但目前的競爭環境並沒有變化。
在快速完成布點之後,瑞幸的步子會慢一點了。“公司對現有門店的密度基本滿意,下一步會放慢開店速度,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公司的運營能力,逐步開店。”錢治亞表示,目前沒有設定今年年底門店總數量的目標。
讓消費者高興的大概是,瑞幸的優惠活動短時間內不會取消。錢治亞直言,爲了培育用戶,暫時沒有停止買五送五的考慮,“應該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從以往互聯網創業的實例來看,無論是滴滴、摩拜還是樂視,真正的挑戰不是教育用戶,而是之後一系列迴歸商業本質的問題:擴張容易,活下去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