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非洲咖啡豆名稱 Archives非洲最好的咖啡豆產自哪裏?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非洲咖啡精品莊園 > 2024-06-26 18:57:06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最好的非洲咖啡豆

    豆名 埃塞俄比亞 卡法森林
     
    價格 HKD70/200g
     
    產地 / 莊園 卡法森林
     
    生產地理環境 1700-1900米
     
    處理方式 日曬
     
    口感特式 花香, 可可, 水果類香氣
     
    介紹 來自於埃塞俄比亞中最原始的卡法野生叢林,
     
    叢林中所種植的咖啡樹皆爲野生森林生態中的一部分,
     
    同時也在雨林樹木的保護下自然生長,
     
    而枯枝落葉便是最好的天然有機肥料。
     
    許多人認爲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誕生地,
     
    因爲第一顆咖啡樹即是在古老的“阿比西尼亞”Abyssinia 發現,
     
    也就是現今的埃塞俄比亞。這些樹開花的地區被稱爲“ Kaffa”,
     
    樹木被稱爲“ Kafa”,這可能就是咖啡的最原始發音。卡法森林是依索比亞最原始的森林,所種植的咖啡豆也是野生森林生態中的一部分;皆因野生古老樹種高大,不好打理,所以農民大都採取放任方式,在海拔、氣候、加上最原始的山地森林所汲取日夜精華。依索比亞豆子都富有濃郁的巧克力香及葡萄酒的果酸香,入口溫和,咖啡的果酸味輕柔、適度、舒適地留在舌尖
     
    布隆迪 AA
     
    價格 HKD60/200g
     
    產地 / 莊園聖安娜 Burundi Kayanza
     
    生產地理環境 1700——2000米
     
    處理方式 水洗
     
    口感特式 茶香、橘皮、乳脂巧克力、豆蔻、葡萄乾、普洱茶口感
     
    介紹 布隆迪位於非洲的東部,爲一個小型不靠海的內陸國家,全國土地面積僅有2.8萬平方公里,但以農業爲主要收入的人民卻高達90%,其中就以咖啡又佔農業的80%。咖啡產業在這裏,毫不誇張的拯救了大多人民的生活以及生命,當地居民對於咖啡的種植重視,可想而知。
     
    布隆迪雖是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成員,但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由於布隆迪長期被比利時殖民,目前官方語言仍延用法語,其狀況與鄰近小國盧旺達相似;但爲了與其他東非英語系大國(肯尼亞、坦桑尼亞及烏干達)融合,布隆迪也跟隨盧旺達的腳步,致力推廣英語。布隆迪其北、東、西面分別爲盧旺達、坦桑尼亞與剛果所包圍,其中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界有超過一半是座落在著名的坦幹依喀湖面上。布隆迪因位於形勢陡峭的東非裂谷之上,境內地形複雜,坦幹依喀湖東岸突然高聳起來的壯麗山脊也是非洲兩大河流尼羅河水系與剛果河水系的分水嶺,固有“非洲之心”(The heart of Africa)的優美稱號。
     
    布隆迪的咖啡豆主要爲波旁品種,多生長在1700-2000m的高海拔地區,當地農民會同香蕉與其他豆類交錯種植。咖啡種植產地多集中於卡揚扎(Kayanza)產區和恩戈齊(Ngozi)產區,多以小農種植,然後集中送到大的水洗處理廠。
     
    品名 盧旺達 G2
     
    價格 HKD70/200g
     
    產地 / 莊園
     
    生產地理環境 海抆 1900米以上
     
    處理方式 水洗髮酵
     
    口感特式 明亮的果酸,帶有焦糖及奶油味,順滑的口感
     
    介紹 盧旺達咖啡,是繼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後最受歡迎的非洲咖啡。但跟兩個著名產國不同,它沒有悠久的栽種歷史,更沒有野生遍地的原生品種;這個非洲小國,是一隻劫後重生的火鳳凰。
     
    盧旺達(Rwanda)號稱千山之國(Land of a Thousand Hills),坐落在赤道之上,被剛果、烏干達、坦桑尼亞和布隆迪等東非衆國包圍。地理上,它擁有適合栽種咖啡的條件,但自1904年由德國傳教士傳入起,盧旺達的咖啡都是處理不良的商用級別,當中大部分被出口到宗主國比利時。推動精品咖啡生產,是在經歷戰火蹂躪後、經濟重回正軌後纔開始。
     
    在政府的支持下,農民由粗糙的自家處理,改爲運送新鮮採收的果實到鄰近的水洗站(Coffee Washing Station)以全水洗法處理。在短短12年間,全國的水洗站由兩間增至220間。現全屬私營,即出口商或農民合作社所擁有。由於農地平均面積小(每個農莊平均少於200棵咖啡樹),每站大概服務50至100個農莊。NAEB僱有200位植物學家和杯測師,會定期到水洗站檢視質素,並教育農民土壤管理、有機種植、修剪、除蟲和採摘等知識。
     
    嚴控風乾速度
     
    波旁(Bourbon)品種佔了盧旺達九成以上的出產。當中有小部分農民栽種波旁變種BM-139及Jackson。南部和西部的山地較多,而水洗站也較著名。例如Gitesi、Huye Mountain和Mibirizi等。跟中美洲普遍在石屎地上晾曬比較,盧旺達會把連殼豆(parchment coffee)在非洲牀上以帆布遮蓋,控制風乾速度,並將豆的含水量在10至15日間緩緩降至目標的11%。比起以日光暴曬,此法有助保留有機物。
     
    盧旺達是首個舉辦COE賽事的非洲國家。今年已是第5屆。味道上,盧旺達咖啡的花香、果香明顯,口感幼滑如茶。平衡度是非洲衆國中最高的。
     
    品名 西達摩
     
    價格 HKD70/200g
     
    產地 / 莊園 埃塞俄比亞 西達摩 G2
     
    生產地理環境 海抆 1900 米
     
    處理方式 水洗髮酵
     
    口感特式 甜美檸檬、柑橘水果香甜、平衡的伯爵茶感
     
    介紹 埃塞俄比亞咖啡主要有八大產區分別爲:Ekempti、Limu、Illubabor、Djimma、Harrar、Teppi/Bebeka、Sidamo、Yirgacheffe。埃塞俄比亞咖啡在臺灣評價極高,尤其國人對埃塞俄比亞的哈拉(Harrar),
     
    西達摩(Sidamo)和耶加雪菲(Yirgacheffe)三個比較出名產區特別感興趣和熱愛。西達摩(Sidama)省位於埃塞俄比亞南方,北部是Arsi省,東邊延伸連接Bale省、西邊則是Gamu Gofa省行政區。西達摩(Sidama)省行政區管轄包括耶加雪菲(Yirgacheffe)、科契爾(Kochere)兩個極有名氣的產區。產業以農業爲主,咖啡的種植區域位於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周圍。西達摩產區(Sidamo)位於埃塞俄比亞南方。這裏的產業以農業爲主,咖啡種植區位於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周圍。西達摩(Sidamo)省最大的城鎮爲 Hawassa,是當地重要的咖啡出口集散地。西達摩的咖啡風味非常多元,因爲不同的土壤成份、區域微型氣候及數不清的原生咖啡品種,造就了每個城鎮區域所生產的咖啡都有明顯的差異與特色。夏奇索(Shakisso),位於古吉(Guji),奧羅米亞(Oromia)地區南部,緊鄰西達摩(Sidamo)和基迪歐(Gedeo)。這個區域有許多礦坑,是早期用來挖金礦的,所以這個咖啡種植區有很多坑洞。這讓人在咖啡種植區域間行走時,充滿危險。夏奇索則是古吉/西達莫里獨樹一格的產區,即便在西達莫里也是遠離大部分咖啡產地的一個偏遠區域,而當地另一項著名的產品是金礦。礦工、土地、種族等因素也使該區域於2006年動盪不安。因此,現在此區域面對最大的問題是─需要人力來維護種植區以及採收咖啡。此地方當地小農在 2001 年開始種植有機咖啡,並與中型咖啡生產者密切合作,因爲他們熟知如何在高地種植森林咖啡。
     
    荷蘭最大咖啡豆商 Trabocca 在五年前踏入這個區域,和當地咖啡莊園共同稱生產。他們捐贈咖啡杯測實驗室,並每年盡力提升咖啡豆的品質和產量。Trabocca 公司擁有 640 公頃的咖啡苗圃。現今有12位擁有超過10多年咖啡種植、生產、加工、行銷經歷的長期員工。除了這 12 位,也聘請 3 位合格諮詢師,和幾位短期員工。在採收季,有超過 300 人來幫忙採收,而其中 150 人獨立作業。
     
    品名 坦桑尼亞 AAA
     
    價格 HKD80/200g
     
    產地 / 莊園 Mwenga Estate
     
    生產地理環境 海抆 1600-1900米
     
    處理方式 水洗
     
    口感特式 明亮的香氣, 不野不嗆的果酸,
     
    介紹 東非洲是許多優良咖啡的生產地,包含熟知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盧旺達等,坦桑尼亞是東非另一個生產好咖啡的國家,在2008年直達咖啡引進又香又甜的坦桑尼亞基戈馬小圓豆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咖啡在坦桑尼亞是最大宗的農作物約有45萬人從事咖啡相關農業,由於緊鄰肯尼亞,坦桑尼亞的咖啡風味走向與肯尼亞咖啡相近,但因爲不便利的交通運輸與基礎咖啡設備落後,咖啡常在運送過程中遭到污染或因爲處理過程設備不足造成咖啡損壞,造成人們對坦桑尼亞咖啡不好的印象,以爲整體的坦桑尼亞咖啡酸質較不新鮮不強盛口感較爲緩和,不過這兩年南方的魯伍馬(Ruvuma)產區靠近印度洋有交通便利的條件,加上與歐美生豆商採預訂的契約先下單纔出咖啡的制度,確保咖啡的品質。坦桑尼亞咖啡主要樹種爲阿拉比卡,以自然水洗法處理咖啡豆,咖啡分級與肯尼亞相同以AAA等級最佳,咖啡的銷售採精品競拍與直接銷售兩種管道,2010年新一季引進由魯伍馬(Ruvuma)產區出產的咖啡,咖啡生豆呈現翡翠綠,咖啡顆粒大且大小一致均勻度高比起肯尼亞AA等級有更好的半圓體形狀
     
    品名 也門 摩卡 馬塔裏  Yemen Mocca Mattari
     
    價格 HKD200/200g
     
    產地 / 莊園 也門 馬塔裏
     
    生產地理環境 海拔 1400米 以上
     
    處理方式 日曬
     
    口感特式 酸度十足,強勁刺激,比水果味更加突出,擁有完美的深度和濃度。當咖啡冷卻後有一點果香和巧克力味
     
    介紹 直至在公元六世紀前,也門一直被稱爲阿拉伯,因而從也門運至其他地方的咖啡樹也被稱爲阿拉伯咖啡樹。是些樹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是荷蘭人把這些咖啡樹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向東般行繞過好望角的荷蘭商人,在他們開始長途跋
     
    涉到達印度以前,要先經過非洲的東海岸至也門的摩卡(Mocha)港。1696年荷蘭人把咖啡樹引入錫蘭(現名斯里蘭卡),然後又引入到爪哇的巴塔維亞(Batavia)。摩卡咖啡豆比絕大多數咖啡豆更小更圓,這使得摩卡咖啡豆看起來很像豌豆——事實上豆形漿果咖啡豆(Peaberry bean)有時也被稱爲摩卡咖啡豆。摩卡咖啡豆的外形又與埃塞俄比亞的哈拉(Harrar)咖啡豆相似,它顆粒小、酸度高,還能辨別出一點巧克力味,因此把巧克力加入咖啡的嘗試是一種很自然的發展過程。在也門,咖啡種植者栽種楊樹來給咖啡樹提供生長所需的蔭涼。如同過去一樣,這些樹種植在陡峭的梯田上,以便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較少的降雨和有限的土地資源。除了蒂比卡和波旁咖啡樹以外,還有十多種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不同咖啡樹種在也門種植。但是,即使是上好的咖啡,如優等摩卡咖啡,風乾後果皮都和豆連在一起。直到現在還經常使用傳統的石磨除去幹硬的果殼,這樣一來就使咖啡豆的形狀很不規則,而且經常損傷咖啡豆。儘管也門咖啡質量上乘,滑膩芳香,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質量不能得到持續保證,其咖啡豆等級的劃分也是不確定的。傳統上認爲,也門最好的咖啡豆來自馬塔裏(Mattari),沙爾奇(Sharki)次之,然後是薩那尼(Sanani)。這些產區都是日曬法處理,所以咖啡豆帶著狂野的風味,總體來說也門咖啡性格獨特,野性強、複雜、刺激,尤其是迷人的葡萄酒酸與深厚的黑巧克力味道讓許多人喜愛。這些咖啡豆咖啡因含量低,在12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口。過去一直存在的問題是產自北方的咖啡在從南部港口亞當(Aden)裝運前就被摻入劣質之物。只有從霍德達(Hodeida)港口裝運的咖啡才能被確定爲真正產自北方。

 

2018-07-01 15:33:5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