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咖啡浪潮就是精品咖啡店的天下。這個講究深入品嚐咖啡餘韻的文化,令飲咖啡不僅是生活品味,還有更深一層的內涵和知識。這浪潮不但在世界各地興起,還正在內地一線城市發酵;其中北京的衚衕 就四處飄來咖啡香 。對於外資,上海絕對是他們開設咖啡店的首選之地。
上海精品咖啡早已蔚然成風:日式手衝咖啡店魯馬滋 (Rumors Cafe) 、臺灣質館、美式麥隆 (Mellower Coffee)、Seesaw 等獨立咖啡店,早於幾年前已經建立自己的地位,逐漸走出小衆,將咖啡店開在人流更密集的核心商業區,而來自世界各地不少的咖啡大師亦因爲上海這個包容性強、國際化的優勢,前赴後繼地湧到上海開設咖啡店,讓上海儼然成爲了精品咖啡店的大本營。
在上海虹橋的麥隆
臺灣咖啡師 推動上海第三波咖啡潮
臺灣有悠久的咖啡文化,臺灣咖啡師在世界咖啡大賽中更屢獲殊榮,以至其他國家的咖啡師紛紛到臺灣取經。近年來,不少臺灣咖啡師選擇到上海開設咖啡店。“我發現上海是咖啡業最好和最能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我希望 GABEE. 能有更大的發展平臺,就選擇來上海開咖啡店。”臺灣冠軍咖啡大師、精品咖啡店 GABEE. 創辦人林東源早於 2005 年便到上海開設咖啡店的分店。
林東源這樣形容:“臺灣生活節奏緩慢,咖啡館就是休息放鬆時去的空間,但在上海生活,節奏快,商業元素更多。”他表示,上海消費者對咖啡的認知,還是偏向早期階段,認爲咖啡是濃郁有焦苦味,所以他想把咖啡文化傳遞給當地人:“以後我們會更專注咖啡的沖泡方式與產地來源,這有點教育消費者的意味。”
臺灣著名廣告人鄭松茂於 2013 年在上海開設咖啡店“
質館咖啡”,現已是上海精品咖啡店的代表之一。他跟林東源一樣,想把一種嶄新的咖啡觀帶給內地的消費者:“中國人正處於消費能力增長的階段,大家都樂意透過消費來體驗世界上最新的事。”
這羣臺灣咖啡師帶著對精品咖啡的理念到上海,大力推動當地的咖啡文化。上海獨立咖啡店“月球咖啡”老闆王曉楓就指出,上海三年前的精品咖啡文化遠不及今天普及,臺灣人開設的咖啡店如“純粹”及“
質館咖啡”,標榜是自家烘焙的精品豆子,讓當年只知道有星巴克的上海消費一族,開闊了視野。
GABEE. 創辦人林東源認爲,咖啡仍屬小衆市場,要利用與其他領域合作的機會,將“咖啡”與大衆連結,所以品牌有不少跨界合作。
咖啡店風格大不同 同樣有市場
上海的獨立咖啡店,各有特色。位於新天地商圈百貨大樓的 Trinity Cafe ,以高收入、高教育水平一族爲目標客羣,店風格以優雅爲主,定價較高,以 Latte 爲例,每杯約 42 元人民幣左右;惟因 TC Cafe 咖啡質量高,特別是自創的行星 Latte 大受歡迎,每天都不乏慕名而去的客人。
Trinity Cafe 焦點落在咖啡,以高消費客羣爲對象。
有亮麗堂皇的咖啡店,同樣有低調隱匿的咖啡店。隱身於江陰路一個老上海小區內的“蘆田家咖啡研習社”,其創辦人是日本烘焙師、咖啡師中島英男。他與妻子因爲資金有限,只租了一個長條形的房間,一半用作烘焙空間,一半用以手衝咖啡喝招待客人。雖然地方不大,但無論是自家烘焙的豆子,抑或是手衝咖啡都非常高品質,現在更採用預約制,因此累積了不少對咖啡品質有追求的忠實咖啡迷。
這兩間咖啡店雖然風格迥異,但正因爲擁有自己的特色,加上高品質的咖啡豆,讓他們都能在上海的精品咖啡市場站得住腳。曾參與撰寫《上海精品咖啡館逛店指南》的吳月說:“這兩年愈來愈多人關注精品咖啡和精品咖啡店,也爲這些獨立咖啡店,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不知道,不久的將來,上海的獨立咖啡店會否如臺灣般,每兩步就有一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