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非洲第一高峯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聳立境內的
坦桑尼亞,
南部的咖啡產區Ruvama以其所在的行政區命名,
該名來自於區內的主要河流Ruvuma河。
生產咖啡的Mbinga鎮坐落在
坦桑尼亞的偏遠角落。
Mbinga和其周遭區域對外主要依憑的是咖啡貿易,
咖啡種植在火山土壤上,本可擁有極佳的品質,
但早年咖啡農們爲了償還借款,通常太早採收,
自家處理用的手工剝除機、水洗設備和水都不乾淨,
乾燥過程也多於地面上進行,採收和後製處理品質讓人失望。
爲改善加工處理過程,本地曾經兩次嘗試引進碎漿機/果皮脫除機(Pulperies)。
1963到1964年,合作社建置了一批碎漿機並營運數年,
初期成效不錯,但漸漸的這些設備因爲年久失修,
產出的品質再也無法使農民們獲得足夠的收益。
1980年晚期到1990年初,在歐洲金援下部分的設施得以重建,
然而卻因爲局勢混亂而無法繼續經營生產。
1997年國內兩個私人企業決定透過投入資源來提升Mbinga的咖啡品質,
他們修復並管理村鎮中的處理設備,又新建了13座中央碎漿機和8個微型碎漿機。
爲了確保採後處理得宜,他們在Mbinga興建了一箇中央處理廠,即便天氣狀況不佳,
也可以在工廠內進行處理,並透過更細的分級作業,
首先在
坦桑尼亞將AAA級(19目)的咖啡豆區別出以做爲商品。
農民將摘採下來的咖啡櫻桃集中此處,首先攤平在檢查桌上,
確保沒有未成熟及過熟的漿果混入,挑選過後的咖啡櫻桃纔會被秤重,
並據以計算給咖啡農的收購金。秤重後的咖啡櫻桃被倒入大水缸中,
過輕而浮起的咖啡櫻桃被撈起並分級到G2另外處理,
正常重量的櫻桃則沉入缸底,順著渠道一面挑選損傷的果實,
再通過果皮脫除機抵達發酵缸槽,進行2到3天的水洗髮酵。
在清洗渠道洗取沾附的果漿後,將帶殼豆們集中到乾燥平臺進行乾燥,
並將受到損傷的豆子移除,直到帶殼豆的含水量降到適當比例下,
再送到有適合空調條件的儲存環境直到脫殼處理。
爲讓農民放棄在處理條件不好的自家進行加工處理,
處理廠願意支付一樣甚至更多的價錢來收購咖啡櫻桃,
一方面農民可以更早拿到收入,另方面也不用自己在家進行採後處理的作業,
讓農民能有更多心力專注在照護他們的咖啡和採收上,以提升收購咖啡的品質。
風味:橙柚調果酸柔和 杏果/核棗類圓潤甜順 微帶香料 麥芽巧克力
英文品名
Tanzania Ruvama AAA
國家
坦桑尼亞
產區
魯沐瑪(Ruvuma)
穆賓加(Mbinga)區
分級
AAA
生產者
當地合作社小農
處理法
水洗
品種
波旁系列的N5、N39
海拔
1200到1800米
採收期
十月到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