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的黎巴嫩學者Faustus Nairous Barlesius在其著作《不眠的修道院》中曾寫道,咖啡的起源,是由六世紀住在埃塞俄比亞高原的牧羊人所發現的。
非洲—被譽爲咖啡起源地的埃塞俄比亞。有人說,埃塞俄比亞是“咖啡伊甸園”,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阿拉比卡咖啡樹種的地方,境內幾乎各處都在種植咖啡,計有數千、甚至上萬種咖啡品種,迄今仍有許多生長在山林間的野生品種未被研究者發現。
在這個熱帶國家,約有1500萬人從事咖啡生產的相關行業,其中咖啡農則有110萬人左右。埃塞俄比亞有9成以上的農場或合作社都屬小面積種植,出產的咖啡多爲傳統的阿拉比卡品種。衣國的咖啡是世界公認兼具品質與產量的生產大國,每年的咖啡產量約爲35萬噸,並有7成以上出口至世界各國,佔衣國GDP的一半以上,是很重要的出口農產品。
埃塞俄比亞的產區風味
埃塞俄比亞是世界知名的精品咖啡豆產區,也因爲是咖啡的起源地,而有著無數的咖啡原生品種,是許多咖啡愛好者心中的一塊寶地,令人能忠實地追隨它的風味。
在非洲東部坐落著廣闊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平均海拔高度排名世界第六,遂有“非洲屋脊”之稱。其境內有東非大裂谷縱貫中部地區,將之分割爲東西二壁,而沙漠及半沙漠共佔領土的28%,多河流及湖泊,形成多元的地理環境與水文氣候,因此埃塞俄比亞的咖啡風味既多元,層次也非常豐富。
其中較爲知名的產區如下:
Sidamo 西達摩
風味:花香、可可、葡萄甜韻
是埃塞俄比亞精品咖啡的主要產區,也是日曬處理法的發源地,衣國多數兼具品質與風味的日曬豆皆自此產出。西達摩因爲具有不同的土壤成份、區域微型氣候及無數的原生咖啡品種,因此咖啡風味多元而具獨特性,酸度適中,品質上等,年產量約3.7萬噸。
Yirgacheffe 耶加雪夫
風味:花香、焦糖、檸檬香氣
位於西達摩省區裏,有個舉國平均海拔最高的咖啡產區—耶加雪夫,是埃塞俄比亞境內少數水洗處理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被世界評爲非洲咖啡中的極品,更被世人稱爲“香水咖啡”,年產量約2.8萬噸。
風味:果香、可可、葡萄酒香
此產區是位於埃塞俄比亞東部的一座古城,氣候乾爽舒適,採用日曬處理法,主要出產品種爲長果哈拉(Longberry Harrar),又名哈拉摩卡,是摩卡咖啡的始祖。由於種植地區是火山灰土壤,日照充足,氣候溫度差異大,造就了哈拉摩卡風味中的優質酸與甘甜味,年產量約2.6萬噸。
藝伎出身的傳言
其實提到Geisha這個咖啡品種,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競賽中屢屢獲獎的咖啡品種—藝伎(也有音譯“瑰夏”一稱)。許多人並不知道,藝伎在來到巴拿馬之前,有著多麼坎坷的身世,又流浪過多少個國家。
自2004年崛起後,咖啡界的新星“藝伎”便備受世界關注,據說它源於埃塞俄比亞藝伎山的森林,在聯合國植物學家進入山區進行豆種取樣後,於1932年移植到肯尼亞試種,後來歷經坦桑尼亞、哥斯達黎加等國,幾經輾轉最後才抵達巴拿馬,成爲現今得獎無數的咖啡品種。也因此,許多喝過藝伎和埃塞俄比亞耶加雪夫的人總說,它們的風味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
原味的美好
咖啡從埃塞俄比亞開始,從豐富的原生咖啡樹種,經過環境、氣候與人爲的混種與培育後,發展出其與衆不同的地域風味。在第三波咖啡美學化的潮流中,人們提倡品嚐咖啡的原始風味,拒絕糖奶等對身體有害的添加物—試想,一杯有著花果香、焦糖尾韻的黑咖啡,和糖奶溶合、香氣與口感被覆蓋的情況下,您還覺得它是一杯好咖啡嗎?
(a)森林咖啡Forest Coffee:即野生咖啡,佔埃塞俄比亞全國產量10%,分佈於西部與西南部的喀法森林Kaffa(埃塞俄比亞蓋拉族語的咖啡樹即kafa,ka指上帝,afa表大地或其上的植物),咖啡農直接到林地採收。
(b)半森林咖啡Semi Forest Coffee:同樣分佈在西部與西南部的喀法森林,佔衣國總產量35%,咖啡農選定一小片野生咖啡,進行人工剪枝協助咖啡樹光合作用及成長,併除草以增加咖啡產量。
(c)田園咖啡Garden Coffee:農民在自家後院或農田栽種咖啡樹,並與其他作物混種,主要分佈於南部西達摩Sidamo及東部哈拉Harar,佔衣國總產量50%,衣國當局也大力推廣此種栽培法。(小農會組成村莊合作社,村莊合作社再組成更大型的合作社,衣國精品咖啡主力)
(d)栽培場咖啡Plantation Coffee:國營咖啡農場,佔5%,但政府當局爲提高效率正努力朝私有化經營轉型,從育苗、剪枝、施肥、噴藥、栽植密度等均有規定,是唯一非有機的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