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一直以來在精品咖啡市場排不上前幾名,但洪都拉斯有自然環境的優勢土質、海拔高度、氣候條件等都很棒,鄰近的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也有先進的咖啡生產,洪都拉斯欠缺的是基礎建設,以及在消費者市場上名聲不夠響亮。宏國以商業豆較爲人所知,而非精品豆,就算品質再好也沒有辦法賣得好價格,有很多來自科班區和聖塔芭芭拉產區的豆子被魚目混珠爲危地馬拉豆,而且就是以危地馬拉豆的價格販售,而且長期以來也沒有意識到本身具有的精品咖啡豆種植潛力,最主要的問題是咖啡櫻桃只稍微做處理,還是溼的時候就賣給了處理廠這常常使咖啡櫻桃在正式做乾燥處理至溼度含水率只有12%之前就已經發黴損壞,這樣的櫻桃通過乾燥處理這關,也成了乾燥處理不當的瑕疵豆。由於好品質沒有相對的價格回饋,咖啡農、處理廠和出口商便沒有誘因和動力去增加成本開發咖啡種植的潛力,以致洪都拉斯咖啡豆的下場成爲公認的溫和混和豆,而非來自單一原產地或特有農莊的豆子這是個惡性循環。
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了美國國際開發援助署和Fintrac以及幾間合作社像是La Central的協助,它們極力推廣並教育宏國豆農生產好的咖啡,再適當處理使最後的咖啡風味提升至極致,加上公平交易協會(Fair Trade)資助興建處理設備與增加咖啡農的專業知識讓洪都拉斯咖啡逐漸走出谷底,成爲近一兩年新興竄起的中美洲咖啡。
洪都拉斯和其它的產地國一樣非常多樣化,我無法以一個說法涵蓋全部,最大的產區是Santa Barbara聖塔芭芭拉,還有其他產區如Copan科班、Ocotepeque奧科特佩克、Lempira倫皮拉、La Paz巴茲、以及南部的El Paraiso培瑞索區,種植高度在海拔1500米—— 2000 米,主要種植極高海拔豆(SHG)大致上我們最近杯測喝到的洪都拉斯咖啡酸度較低且甘甜度較高有明顯的焦糖味,是espresso配方豆的絕佳選擇。
Farm 名稱: Finca Santa Marta聖塔馬塔
City 城市: Tegucigalpita, Yoro
Region 產區: Ocotepeque奧科特佩克
Country 國家: Honduras洪都拉斯
Altitude 海拔高度: 1,250-1,480米
Farm Size 農場大小: 59 Hectares 59公頃
Coffee growing area 咖啡種植面積: 3——5 Hectares公頃
Annual Precipitation 年雨量:1,300豪米mm
Soil 土質: Clay loam, sandy loam黏土,砂質土
Annual Production 年產量: 400 bags of green coffee beans 400袋生豆
Certification 認證: organic有機
Shade Trees 遮蔭樹種: Guama, Liquidambar, Oak, Cedar, Guajiniquel and Musaceas瓜馬,楓香樹,橡樹,雪松,芭蕉
Water Source 水源: Natural Water Sources from the Santa Marta Farm農場自有的天然水源
Coffee Characteristics: 咖啡特性
Variety 品種:卡杜拉,卡度艾
Processing System 處理法: Washed水洗法於日曬臺乾燥
卡杜拉是Bourbon波旁一個單基因的變種,於1937年在巴西被人們發現,產能與抗病力均比波旁佳,且樹株較矮,方便採收,可惜和波旁一樣均有每兩年產能起伏的週期問題。但其風味與波旁豆不相上下或稍差,更重要是適應力超強,不需要遮蔭樹,直接曝曬豔陽下亦可生機勃勃,俗稱爲曝曬咖啡(Sun Coffee),能適應高密度栽種,但必須多施肥,增加成本,因此初期咖啡農接受度不高。
但七○年代豆價大漲,農民紛紛改種卡杜拉以提高產量,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當局大力推廣下,成果豐碩。農民接納卡杜拉,意味栽種技術大變革。巴西和哥倫比亞改採高收益、高密度的曝曬式栽種,到了一九九○年, 一百萬公頃 即可收穫1400萬袋咖啡豆,產能提高了60%,難怪高產能、高品質的卡杜拉已成爲目前各產國倚重的品種。
卡杜拉適合栽植於700米的低海拔至1700米的高海拔區,海拔適應力很強,但海拔愈高風味愈佳,產能相對減少,這是精品豆的宿命。學界有人稱卡杜拉爲密集與曝曬版的波旁,可謂一針見血。中南美洲亦有變種的黃色卡杜拉(Caturra Amarello),但風評不如黃波旁。
卡杜拉在輕度烘焙時,酸香氣明顯,整體明亮,適當處理的話,甜度可以表現得非常不錯,但是咖啡醇度與波本相比相對較低,口感的乾淨程度有點欠缺。
通常卡杜拉是紅色的漿果,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地區有黃色的卡杜拉,比如夏威夷就栽種有極少的黃色卡杜拉。